• 11月13日 星期三

甘肃麻鞋传统技艺复兴 年产200万双热销海外

中新社兰州11月25日电 题:甘肃麻鞋传统技艺“重出江湖” 年产200万双热销海外

作者 闫姣

王应武埋头将大青麻编成辫,置于平案,盘成麻丝紧密的“千层底”,再用麻绳穿紧左右,固定鞋底。

站在一旁的师傅叹了口气说,“做麻鞋的是穷人,穿麻鞋的也是穷人。有能力、有学问的人都去挣大钱致富,你学这个被社会淘汰、快要失传的行业干啥呢?”

王应武没吭声,手里的编织钩针三来两去就钩出了麻花辫鞋面、鞋耳。

“我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挖空心思就想把这门快要失传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到死,我都要为这门手艺拼搏。”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王应武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时和师傅在一起的日子,现在,他更加坚定要把这门手艺传承好。

史料记载,甘谷麻鞋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东汉以前。唐代时,麻鞋的制作技艺趋于成熟。随着对制作技艺的不断完善,甘谷麻鞋曾一度享有盛誉。工业化、城市化的来临,却使这项传承了几千年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

天水是“伏羲故里”,相传,伏羲因受网罟(音同“古”,意为渔网)启发而结草为鞋,甘谷麻鞋由此起源。甘谷麻鞋是用纯天然麻料、麻布、棉布及相关编织用具,以传统手工工艺制成,其原料大青麻均来自本地,甘谷栽培麻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渴望回归自然,而麻鞋由纯天然原料,纯手工制成,加之其具有凉爽透气、防潮防滑、治疗脚气、疏经活络等作用,麻鞋及其传统制作技艺“重出江湖”。王应武说自己当初学习麻鞋技艺,就是对自然材质利用的向往。

经过师傅十个春秋言传身教,王应武出师后自立门户创建公司。对王应武来说,他遇见了一位美国“伯乐”,让他的事业走了上坡路,也拓宽了甘谷麻鞋销往海外的道路。

“在一个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我认识了柯雷恩。”柯雷恩为王应武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市场信息和需求,随后,甘谷传统麻鞋的出口数量逐步增多。王应武说柯雷恩是他的引路人,也是麻鞋走向国际市场的开拓者。“一个美国人,只身来到西北,与工人同吃同住,坚持用一年多时间往返于中美之间,为生产麻鞋制定标准,提高技术,改进工艺,足以看出他对甘谷麻鞋的喜爱。”

本土“绿色”麻鞋遇上美国“伯乐”,王应武的麻鞋生意越做越大。近年来,甘谷的麻鞋以订单形式销往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及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甘谷麻鞋已经达到年产200万双。

为了让麻鞋的款式、色彩更符合现代人的要求,王应武请来三名国外设计师,专门针对海外不同国家的风格设计。王应武介绍说,现在工厂能生产300多款麻鞋,销量最好的有日本拖鞋、欧美布鞋和凉鞋。(完)

上一篇新闻

在线答题|广西党史学习教育“感党恩 跟党走”•党史知识大家答(第114期)

下一篇新闻

来自全球高校的中国大学生 行路万里丈量祖国发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