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战列舰三国志 -“金刚”号 如何征战两洋
温馨提示:本文比较长,建议收藏看~
上篇讲到“金刚”号于1941年8月15日编入第一舰队第3战队,开始备战。
两次擦肩而过
11月5日,山本五十六下达了《联合舰队绝密第1号作战命令》:开战后第一阶段海军除了对珍珠港发动奇袭还将同时攻略南洋,这才是整个“南下”战略的真正目标。
11月10日,“金刚”号和“榛名”号于佐世保外海进行射击训练,在15500米距离上取得14%的平均命中率,这也就是炮术专家黛治夫大佐提出“命中率三倍于美国海军”的数据来源。11月22日,“金刚”2舰抵达柱岛锚地进行出航前的最后补给。
> 珍珠港事件前夕,一架一式陆攻正在对“金刚”号进行模拟低空攻击
11月26日,南云忠一的第一航空舰队从择捉岛单冠湾出发驶向珍珠港。和日后庞大的中途岛攻略部队相比,南云舰队的规模并不大,除了6艘航母外只有“比睿”号和“雾岛”号2艘战列舰、3艘重巡和9艘驱逐舰。偷袭成功的最大砝码来自于穿越北太平洋风暴带的东北隐蔽航线,出动2艘金刚型也是为了不拖累整个航空舰队的速度。
11月29日,由“金刚”号和“榛名”号组成的第3战队第2分队加入近藤信竹中将指挥的第二舰队,率领第4战队的三艘高雄级重巡以及8艘驱逐舰前往澎湖马公。
12月2日,在马公的近藤和东北8千公里外的南云同时收到了山本的密令“Niitakayama Nobore(攀登新高峰)1208”,即按原计划于12月8日(珍珠港时间为12月7日)向盟军发起进攻。这个新高峰其实指的是台湾的玉山,在日占时期它被命名为Mount Niitaka - 新高峰,因为它的海拔比日本第一山富士山还高176米。
12月4日,第二舰队驶往南海,为南方军提供远程海上支援。
> 平心而论,日军在开战阶段体现出来的跨战区级多点陆海空协同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说在当时无人能及
【 马来亚 】
12月8日凌晨00:30,小泽治三郎的南遣舰队开始炮击马来半岛北端的哥打巴鲁,为山下奉文中将的第25军进行登陆准备,打响了太平洋战争的第一炮,此时离第一批炸弹落在珍珠港还有约48分钟。
12月9日,第二舰队航行到西贡东南海域。14:15,伊-65号潜艇报告发现英国舰队,航向北北西,航速14节。这正是汤姆·菲利普斯上将率领的Z舰队,编成为半年前刚和“俾斯麦”号交过手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四艘驱逐舰。它们在一个星期前才刚刚经过2万7千公里的长途跋涉从本土抵达新加坡,原本希望用自己的大舰巨炮对日本进行战略威慑,阻止战争的爆发。但一天前日军的登陆作战以及对新加坡的空袭已经宣告威慑破产,菲利普斯不得不紧急出动Z舰队前去摧毁日军的登陆场。
> 停泊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的“威尔士亲王”号,入役不满11个月,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说不出的悲壮
近藤在发现英国舰队后立即率队南下,虽然自己的2艘战列舰16门356毫米炮对阵英国的10门新式356毫米炮加6门381毫米炮毫无优势;航速也仅比“威尔士亲王”号快了2节,比“反击”号甚至还要慢1节;防御力更是相差近一倍 - “威尔士亲王”号的主装甲带厚达14.7英寸,但近藤的盘算是组织一次夜袭,利用自己的夜战优势打垮对手。当然英舰配备了先进的雷达系统,并不惧怕夜战,如果不计空中力量和日本重巡,纯粹主力舰单挑的话赢面还要大一些。
当时距离Z舰队最近的是位于它北方的南遣舰队,只有120海里。小泽手中最大的军舰是旗舰“鸟海”号,加上栗田健男的第7战队共5艘重巡、1艘轻巡和4艘驱逐舰,在Z舰队2艘主力舰面前可谓不堪一击。宋卡、北大年等几个日本登陆滩头形势一度十分紧张,运兵船纷纷向暹罗湾深处躲避。但小泽颇有大将之风,面对强敌调集手下全部力量南下准备投入夜袭雷击。
当天傍晚小泽派出的侦察机发现Z舰队,没有任何空中掩护的菲利普斯也同时发现了日本侦察机。他特意往东绕了一大圈以避开日本的空中威胁,希望对登陆滩头发起突然袭击。如今被发现后只好掉头返回新加坡,由此和在东北方搜索前进的第二舰队2艘金刚型战列舰擦肩而过,错过了一次战列舰夜间遭遇战的机会,双方最近时距离仅100海里。小泽的南遣舰队也因为当夜的暴雨而很快转向东北和主队汇合,离Z舰队最近时只有20几海里。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10日凌晨时分Z舰队收到一份错误的情报:日军在离新加坡更近的关丹登陆,于是舰队转向关丹(事后发现是一头水牛在滩头踩响了地雷)。英舰于上午9点半抵达关丹海面却没有发现任何目标,徘徊了一个小时后折返新加坡,但为时已晚。11:45,搜索了一个早上的日机终于发现Z舰队,88架来自西贡的陆基鱼雷机和轰炸机发起了凶狠的进攻,“反击”号身中14枚鱼雷和1枚炸弹,“威尔士亲王”号被命中7枚鱼雷和2枚炸弹,双双沉入海底。两舰战死840人,其中包括菲利普斯上将,他也是盟军在二战中牺牲的军阶最高的将领之一。
> 日机攻击下的Z舰队,右前为“快速”号驱逐舰,左前是PoW,左后为“反击”号
八卦一下,绰号“大拇指”的菲利普斯上将身高只有1米62,甚至比英国海军军神纳尔逊还矮半厘米。他随PoW战死时只有53岁,在开赴新加坡之前刚刚升任acting admiral - 战时海军上将,是皇家海军最年轻的上将和舰队司令之一。
> 1941年12月2日,菲利普斯上将和他的副手 - 东方舰队参谋长Arthur Palliser少将在樟宜海军基地码头上的最后合影。Palliser没有随舰出击,他在1940-41年担任“马来亚”号舰长,同时兼任英王乔治六世的侍从官。
【 荷属东印度 】
之后的1个月内,第二舰队以金兰湾为基地多次出动掩护陆军的运输船队,日军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马来亚和菲律宾。
1942年1月中,第二舰队前往帕劳,准备接下来对荷属东印度的J行动。
当时日本大本营将所有作战行动按英文字母编号:
FU作战 - 法属印度支那
B作战(1941) - 婆罗洲
M作战 - 菲律宾
AI作战 - 珍珠港
B作战(1942) - 缅甸
C作战 - 印度洋
D作战 - 安达曼群岛
H作战 - 苏拉维西、安汶、帝汶
J作战 - 爪哇
Ka作战 - 所罗门(瓜达尔卡纳尔)
L作战 - 苏门答腊巨港
MI作战 - 中途岛
AL作战 - 阿留申
MO作战 - 莫尔兹比港
R作战 - 俾斯麦群岛、拉包尔
SR作战 - 新几内亚莱城
Z舰队覆灭后,盟军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海军力量只剩下美、英、荷、澳联合突击编队 - ABDA舰队的2艘重巡(“埃克塞特”号和“休斯顿”号)、3艘轻巡和9艘驱逐舰。和它对阵的日军实力是碾压性的,正面进攻的是南遣舰队第7战队和第二舰队第5战队的重巡加驱逐舰,身后是第二舰队本队,加上2月21日到来的一航舰 - 南云忠一率领的珍珠港大胜之师,共有5艘航母、2艘战列舰、9艘重巡、8艘轻巡和43艘驱逐舰。
2月19日,一航舰的四艘航母派出188架飞机空袭了达尔文,这是二战中日本海军对澳大利亚本土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击。这次空袭后“加贺”号在帕劳触礁,不得不返回本土修理,从而错过了后来的印度洋空袭和珊瑚海海战。
经过2月27日的爪哇海海战和3月1日的巽他海峡海战,ABDA舰队的全部巡洋舰和大部分驱逐舰都被送入海底,盟国海军灰飞烟灭,整个爪哇岛也迅速陷落。因为初次登场的93氧气鱼雷过于神勇,“金刚”号在这一阶段几乎无所事事,只是在3月7日和“榛名”号一起炮击了圣诞岛,开战以来第一次实战试了试炮。
> “埃克塞特”号被日本“电”号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命中瞬间
【 横扫印度洋 】
3月中下旬,在连续征战了3个多月后整个第3战队的四艘金刚型战列舰在苏拉威西岛的凝望湾休整了半个月。
3月26日,南云忠一的第一航空舰队兵发印度洋,旗下的航母除了“加贺”号回国修理,其余和珍珠港时一样,护航兵力则加入了“金刚”号和“榛名”号,拥有全部4艘金刚型战列舰。
> 1942年4月1日,四艘金刚型战列舰在印度洋上一起右转机动,这是4艘姐妹舰非常罕见的一张合影
虽然“大和”号已经在1941年12月16日服役,但这才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5艘两三万吨级的舰队航母,350架性能强悍的舰载机,在侵华战场和珍珠港久经战阵的精英飞行员,4艘30节伴随护航的快速战列舰,7艘34节以上的重巡,这样豪华的配置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德国、意大利舰队遇到了都得跪,只有到1944年初埃塞克斯级开始在太平洋下饺子后才会被超出。
南云舰队从帝汶海绕过小巽他群岛进入印度洋,目标锡兰。这一部分的故事在“厌战”号的印度洋假日里已经介绍过了,参见战列舰三国志 -“厌战”号(6)纵横四海、老兵不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样编组在航母编队中,当时日本对战列舰的运用和美国是不同的。日本战列舰并不承担航母的对空防御任务,只是作为水面突击力量一字排开,耀武扬威犹如日德兰时的战列线,防空是轻巡和驱逐舰的事;而美国特混编队中战列舰是作为防空中坚和其它护航舰只一起呈环形排列在航母周围的。
> 从左到右分别为“赤城”、“苍龙”、“飞龙”、“比叡”、“雾岛”、“榛名”和“金刚”,3月30日摄自“瑞鹤”号,“翔鹤”号被它挡住
这一战萨默维尔上将主动后退避开强敌,英、日水面舰艇主力再次擦肩而过。4月5日13:55,“多塞特郡”号、“康沃尔”号重巡被日本舰载机发现并在18分钟内被击沉,此时此时“厌战”号仅仅在84英里之外。18:45,A编队曾报告空中侦察发现敌方2艘战列舰和3艘重巡,双方战列舰最近时大约相距200公里。
如果不计入双方的航母和重巡力量,单凭A编队“厌战”号一艘战列舰的8门381毫米主炮对阵2艘金刚型的16门356毫米主炮,孰强孰弱将非常微妙。金刚型的主炮不能保证击穿“厌战”号厚达14英寸的主装,反过来却是秒杀,而且“厌战”号配备有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远距离交战能力很强;但金刚型30节的航速远高于“厌战”号的23节,无论是追击、占位还是撤退都有很大的机动性优势。所以如果狭路相逢结果将难以预料,可能两败俱伤也可能各自撤退。
最终还是由日本舰载机大开杀戒,击沉了2艘重巡和“竞技神”号航母,然后整个舰队扬长而去,经新加坡返回日本本土,只留下退往蒙巴萨的英国东方舰队望洋兴叹。
日本战列舰也不是完全没有战绩,“竞技神”号就是被“榛名”号的水上飞机发现的。当天有9架皇家空军第11中队的“布伦海姆”中型轰炸机向“金刚”号发起攻击,但无一命中,英机却被零式击落了5架。
从中途岛到瓜岛
【 中途岛 】
4月22日,“金刚”号回到佐世保,第二天入坞9天对高射炮进行改装(舰载机的威力给日本人自己也敲响了警钟)。
4月18日,“金刚”号还在回家路上,杜立特中校的B-25轰炸了东京。这让山本五十六更坚定地将下一步目标从西南太平洋转向中途岛,计划诱歼珍珠港漏网的美国航母。
从“大黄蜂”号甲板上艰难起飞的B-25
5月4日-8日,珊瑚海海战爆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超视距的纯航母对战,美国损失“列克星敦”号,日本则损失了“祥凤”号轻型航母。
5月27日,以“金刚”号、“比睿”号领衔的中途岛攻略部队在近藤信竹的指挥下出海参加MI作战,其编成是田中赖三的登陆部队打头阵,栗田健男的第7战队4艘重巡负责登陆火力支援,然后才是作为支援群的近藤主队,包括2艘战列舰、“瑞凤”号轻型航母和第4、第5战队的4艘重巡。
而整支攻略部队只不过是吸引美国航母特混舰队出击的诱饵,它的东北方向500英里外是南云忠一的第1航空舰队,原本计划出动全部6艘舰队航母,但“翔鹤”号和“瑞鹤”号在珊瑚海海战中受损,只剩下“赤城”、“加贺”、“飞龙”、“苍龙”四舰,南云手下还有“雾岛”、“榛名”2艘战列舰和2艘重巡。
一航舰身后才是山本五十六亲率的联合舰队主力,包括“大和”、“长门”、“陆奥”3艘主力战列舰和“凤翔”号艘轻型航母,它的任务是寻机和美国海军的战列舰队决战。
同时发动的还有AL作战,除了直接攻击阿留申的北方部队2艘轻型航母3艘重巡,在山本主队和阿留申之间还布置了第一舰队司令长官高须四郎中将率领的阿留申警戒部队,主力是第二战队的4艘扶桑型和伊势型老战列舰。
联合舰队倾巢而出,共动用了4艘舰队航母、4艘轻型航母、11艘战列舰、13艘重巡,加上轻巡、驱逐舰、潜艇、运输船、补给船等总数多达350艘,作战海域从阿留申一直延申到夏威夷。
写到这我真是得感叹一声,这么多超级王炸在手,“仙人参谋”黑岛龟人愣是给拆成了一桌七零八落的臭牌。如果能集中优势兵力,不要说中途岛,就是珍珠港都能拿得下来。哪怕11艘战列舰在前面猛冲,撞都能把美国的航母撞沉了。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6月4日10:22,当第一枚500磅炸弹落在“加贺”号飞行甲板上时,双方航母编队的距离只有90英里,而山本坐镇的“大和”号远在300英里之外。到下午16:45,“飞龙”号被来自“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命中,整个太平洋的战局就此被翻过一页。
6月5日上午,全部4艘日本航母均已沉没。山本五十六一边试图用“瑞凤”号引诱美国舰队前出进行夜战,一边决定分兵支援阿留申方向。当天23:30,山本命令“金刚”号、“比睿”号率领2艘重巡和7艘驱逐舰、2个潜艇战队脱离本队,向北加入角田觉治少将的第二机动舰队。它们在基斯卡岛西南方向巡逻了600英里,以拦截预料中美国海军对阿留申的反击,但什么都没发现。
6月24日,“金刚”号一炮未发地回到青森陆奥湾,规模宏大的中途岛海战落幕。11艘日本战列舰中只有“雾岛”号在6月4日当天对抗美国陆航4架B-26空袭时用主炮发射过356毫米三式弹对空烧霰弹。
【 瓜达尔卡纳尔 】
8月1日,“金刚”号在吴海军船厂入坞整修,在桅楼顶部的测距仪上方安装了21型对空电探。这是日本海军首批舰载搜索雷达,也具有一定的对海搜索能力,功率5千瓦,可探测到100公里内的大机群、70公里内的单机、20公里内的大型舰只,测距误差1-2公里。
金刚号1944年的状态,主桅顶就是21型电探
这种雷达还相当原始,没有配备PPI屏幕的方位显示器,无法提供目标方位角和仰角信息,只能在示波器那样的A屏幕上测量距离,并采用“最大感度法”手动转动天线,通过雷达回波的大小粗略估算目标方位。21型电探重量大、功率低、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直到1943年8月才真正堪用,但总算比纯粹靠肉眼观测提高了一点预警能力。
8月5日,“武藏”号超级战列舰在“金刚”号身旁入役,成为日本拥有的第12艘现役战列舰。
1942年8月刚入役的“武藏”号,甲板上还很干净,没被堆满高射炮
8月7日,美国陆战一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海空绞肉机已经启动:8月8日就爆发了萨沃岛海战。这一阶段的作战参见:战列舰三国志 -“华盛顿”号(中)。
9月6日,改装完毕的“金刚”号和“榛名”号前往特鲁克加入第二舰队先遣队的前卫群,随后伴随南云忠一的第三舰队南下支援瓜岛作战。2支舰队的4艘金刚型战列舰、8艘重巡护卫着“翔鹤”、“瑞鹤”和“瑞凤”3艘航母。
9月23日舰队回到特鲁克,这期间没有发生大的水面战斗,只是在9月15日由“伊-19”号潜艇击沉了“黄蜂”号航母。
为了支持第2师团预定在10月底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海军组织力量向瓜岛运输增援的第16和第230联队。鉴于亨德森机场的仙人掌飞行队太过横行霸道,山本五十六特意组建了两支机场炮击部队。10月11日参加埃斯帕恩斯角海战的就是其中的“第一挺身攻击队” - 五藤存知少将率领的第6战队3艘重巡。结果美国小胜,五藤阵亡,日军未能炮击机场。
紧随其后的是 “第二挺身攻击队” - 由栗田健男亲率“金刚”号和“榛名”号,在一艘轻巡和9艘驱逐舰的护航下从特鲁克出发,力图彻底瘫痪亨德森机场。
1942年8月底拍摄的亨德森机场,主跑道右侧的战斗机机场尚未建成
动用宝贵的战列舰在如此狭小的海域执行对陆轰击任务,目标只是一个小小的机场,这在过去的日本海军是不可想象的。但在神奇的瓜岛,这已经是日本海军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不摧毁机场,瓜岛就像一艘不沉的航母,白天的槽海就是仙人掌航空队的天下,会把一切日本舰船送入海底,岛上的皇军就没粮没弹,拿不下这个只关乎皇军面子的饿岛。要摧毁机场,实战证明无论是陆军的万岁冲锋、陆基大型爆击机的轰炸还是海军的驱逐舰、巡洋舰都不好使,只有拿战列舰的重炮赌一把了。
1942年11月16日在塔萨法隆加角抢滩并被美机炸毁的4艘日本运输船
那12条战列舰里为什么一定要挑4艘金刚型来干这个苦活呢呢?主炮口径更大的长门型、大和型是不能随便动用的绝对主力,得待在特鲁克准备舰队决战;主炮数量更多的扶桑型、伊势型过于老迈、舰况很差,只能作为训练舰留在本土。更重要的一点,只有金刚的30节航速才能保证半夜炮击后在天亮前能够脱离瓜岛或者附近美国航母飞机的作战半径,否则就是“威尔士亲王”号的下场。
1942年5月2日,“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四艘老态龙钟的旧舰在柱岛海面进行炮术训练,摄自“长门”号
生性谨慎的栗田健男对这项任务是极为反对的,认为在狭窄海域使用战列舰很容易被攻击,是“给猫脖子装铃铛,穷途一策”的自杀行动。但山本严令出击,不惜以亲自督战威胁,并规定如果战列舰被击沉,水兵将作为陆战队登岛作战,还给大部分水兵配发了三八大盖,真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10月13日20:30,栗田舰队进入一级战备。22:00,舰队到达萨沃岛以北并加速到28节。当晚22:10月落,此时海面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整个瓜岛上也是一片沉寂。
22:30,“金刚”号猫眼报告发现埃斯佩兰斯角的火光,这是瓜岛上海军特别陆战队在围绕机场的三处预定地点点燃的篝火,栗田的航海长根据这三处标记点的坐标通过三角测量就能推导出亨德森机场的正确位置。随后舰队通过萨沃岛南水道进入铁底湾,并弹射出2架零式水侦。
23:33,水上飞机在机场上空投下了三颗红、绿、白色的大型照明弹为战列舰指示目标。“金刚”号和“榛名”号将航速降低到18节,沿着瓜岛海岸平行航行。
23:37,在距离机场2.5万码(22.86公里)处“金刚”号主炮率先向右舷开炮,一分半后“榛名”号也开始射击。两舰首先发射曳光弹标示弹着点,由水上飞机和机场西南奥斯滕山上的炮兵观察组报告修正诸元,校射完毕后,两舰开始效力射,16门356毫米巨炮持续不断地向亨德森机场喷吐出毁灭之火,整个瓜岛一片地动山摇。
“金刚”号在这次行动中首次使用了三式通常弹,也就是著名的对空烧夷弹。它是根据侵华战争经验研制的,有多种口径,从金刚型的356毫米、长门型的410毫米到大和型的460毫米都有,战争后期还开发了缩小的203毫米和127毫米版本,也就是日本的大中口径舰炮都能发射。
356毫米三式弹弹头重553公斤,内部填充了480根直径2.5厘米、长7厘米、质量182克的钢管,钢管内装有混合燃烧剂(56.2%铝热剂、28%硫酸钡、15.2%生/熟橡胶、0.4%硫磺、0.2%硬脂酸)。对空射击时由定时引信在预设的距离上引爆,小钢管被点燃成为上千个持续燃烧5秒种、温度达到3千度的高温高速破片,像霰弹一样在炮弹15度的圆锥内形成直径56米的杀伤区,燃烧的火焰长达5米,可烧穿4毫米厚的钢板。
“大和”号发射三式弹的试验记录
这种炮弹也可以对陆地目标进行覆盖射击,采用碰炸引信,具有强烈的纵火效果。之前“雾岛”号就已经在中途岛对空作战中发射过三式弹,但这次只有“金刚”号携带了104发,因为特鲁克的全部库存就这么多了,“榛名”号没有分配到,只能发射常规的零式高爆榴弹。
按当晚美国大兵的描述,每一发烧霰弹剧烈的燃烧都会消耗掉周围几十米范围内的氧气,肺里的空气都仿佛被抽了出去;高爆弹的爆炸把粗大的椰子树拦腰斩断,坚固的椰木垒起的工事也被巨大的气浪掀翻,整个机场犹如地狱一般。
面对如此凶狠的炮击,部署在伦加角的美国陆战队第三防御大队在岸防探照灯的配合下用6门127毫米海岸炮对日本舰队发起了还击。这6门炮是用珍珠港事件后从“亚利桑那”号和“加利福尼亚”号上拆下来的副炮改装的,但日本舰队一直保持在岸炮射程之外,够不着。
23:53,各舰打开探照灯,战列舰的副炮开火射击美军的探照灯阵地。5分钟后,“金刚”号的全部104发三式弹耗尽,“榛名”号则打出了189发零式通常弹。
00:13,在到达预定航线的最东端后,舰队180度掉头向西折返,转换到左舷用一式穿甲弹齐射。00:27,图拉吉岛的4艘美军鱼雷艇出击,被日本驱逐舰击退。
00:56,日舰射击完毕,加速到29节撤离战区。在持续83分钟的炮击中,两艘战列舰共发射了898发356毫米炮弹,落点非常密集。战后美国历史学家评价道:历史上从没有过如此小范围的目标在短时间内遭受如此强度的炮击。
没有找到这次炮击行动的航行记录图,上图为个人推测航迹,仅供参考
“金刚”号和“榛名”号各发射了311发和294发一式穿甲弹,其中“榛名”号的一发没有爆炸,二战后被上岛凭吊战场的日本人发现运回国内,如今和大和号、三景舰的主炮炮弹一起陈列在江田岛海自第一术科学校校园内。
江田岛海校旧址陈列的“榛名”号一式弹
04:48,日出前一小时,第三舰队航母上起飞的零战在微微晨曦中抵达第三战队上空,双眼布满血丝的日本水兵们长出一口气。当日在岛上观战的第17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给海军发去贺电:“两艘战列舰的炮击,可当野炮千门”。
这次炮击在战术上非常成功,亨德森机场的主跑道布满了穿甲弹留下的大弹坑完全瘫痪,塔台被炸塌,燃料库和弹药库也被炸毁。机场上的96架飞机被炸毁65架,包括海军的32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9架F4F“野猫”战斗机、全部8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还有陆航的4架P-39和2架B-17。本来就库存不多的数千加仑航空汽油被付之一炬,第二天清晨地勤从炸毁飞机的油箱里抽出剩油也只能保障4架飞机升空。
美方的人员损失却出乎意料的少,仅有41人丧生,其中包括第141侦察/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作战官和行政官,一百多人受伤。相对于肉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打击还是精神上的。炮击过后,士兵们从狐洞中把自己挖出来,两眼圆睁、耳膜出血、体如筛糠。许多老兵经历过泰纳鲁河口和血岭恶战,迎着日本步兵的万岁冲锋面不改色,这一晚却被炸得精神失常,几天都没恢复过来。
日方唯一的损失是“榛名”号的2名弹药兵,因为在温度过高的弹药库内玩命进行输弹作业而中暑,医治无效后死亡。
紧接着14日晚,第8战队在萨沃岛海战英雄三川军一中将的指挥下由“鸟海”、“衣笠”两艘重巡再次炮击亨德森机场,打了750发203毫米炮弹,炸死10名陆战队员。15日晚第5战队的“妙高”和“摩耶”两艘重巡又轰出了813发,炸死9人。连着3晚砸场子,“仙人掌航空队”只剩下7架P-39、11架SBD和9架野猫,短时间内几乎丧失了瓜岛的制空权。
但从战略上看,这次史无前例的战列舰炮击机场行动几乎没有泛起什么水花。日本人当时完全不知道亨德森机场的地盘已经被美国佬扩大了很多,除了原来的2条主跑道外,又在旁边修建了一个稍小的战斗机专用机场。它在炮击中损伤轻微,第二天一早就被用推土机和压路机武装到牙齿的“海蜂”修好投入使用了。
1942年9月15日,海蜂们正在机场上铺设打孔钢板
美国的后勤补给能力是远超日本想象的,动用了运输机、水上飞机供应舰、潜艇甚至巡逻艇等一切手段向瓜岛运去急需的油料和弹药,在整个瓜岛作战期间亨德森机场从来就没有彻底停止运作过,飞机的数量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而日本人以为神勇的秘密武器三式弹在实战中并不好用。一是燃烧弹虽然烧掉了大片草地但对跑道地基的破坏作用很小,二是对陆攻击时换用的触发引信很不敏感,撞击在亨德森机场松软的土地上往往变成哑弹。
土质松软的亨德森机场
该引信研制成功后是在特鲁克进行的实弹试验,特鲁克坚硬的珊瑚礁可以顺利触发引爆,所以日本人一直到战后都不了解三式弹的这一缺陷。即使是对空射击的老本行,它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无论是“长门”号、“武藏”号还是“大和”号用它对空射击都没取得什么战绩。
最讽刺的是,三式对空弹最大的战果反而可能是反舰!1943年6月8日中午12:10,“陆奥”号在吴港柱岛锚地忽然发生大爆炸,重达360吨的三号炮塔被炸飞到舰桥的高度,舰体在瞬间折为两段,前段立即翻覆,后段竖起在第二天凌晨沉没。这起重大事故被日本官方一直隐瞒到战后,调查结论也没有公布,显得非常神秘,有间谍破坏说,“潮”号驱逐舰深水炸弹跌落爆炸说等。但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士兵在饭后吸烟时间违规在弹药库内抽烟,不慎点燃了非常不稳定的三式弹,引发殉爆,白白葬送了毫无战绩的老四“陆奥”号。
1941年时的“陆奥”号
我查了一下“陆奥”号的舰历,它只到过所罗门群岛以北水域进行战斗巡逻,并没有进入过铁底湾,所以也不指望它和“华盛顿”号能来个偶遇了。
十月份瓜岛海空战进入最高潮,4艘金刚型都参加了10月26日的圣克鲁斯大海战,但没有任何战果。当天来自“企业”号的4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曾攻击了“金刚”号,没有命中。
11月13日和15日凌晨,“比睿”号和“雾岛”号先后沉没在铁底湾,这期间“金刚”号和“榛名”号的第3战队在瓜岛以北450公里的Ontong Java环礁待命提供远程支援,“雾岛”号被击沉后第3战队立即返回特鲁克。
1943年1月30日,第3战队护卫“瑞鹤”、“瑞凤”、“隼鹰”三艘航母前往所罗门群岛北部水域执行K号作战,掩护日军进行了一场“敦刻尔克”式的完美大撤退,5天内分三次用驱逐舰成功从瓜撤出了10652人。瓜岛战事结束,日本在开战后一年内的迅猛扩张步伐也在这座距离东京5400公里远的蛮荒海岛上嘎然而止,开始转进。
1942年底日本的最大扩张范围
2月20日,“金刚”号回到佐世保,5个月的西南太平洋征战,4兄弟挂了2个。
2月27日到3月13日,“金刚”号入坞改装,根据“比睿”号和“雾岛”号的实战教训,在舵机附近增加了水泥防护层以保护脆弱的艉部;轮机舱的通风条件得到改善;安装了柴油机驱动的紧急燃油泵和新的水密隔舱;拆除了6座炮廓炮,安装了2座三联装25毫米高射炮。
4月18日,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在布干维尔岛上空被P-38击落,这位著名赌徒最终赌上了自己的性命。
作为日本海军中最大的亲美派、哈佛毕业生,山本是海军航空兵的坚定支持者,反BB党。他曾强烈反对入侵东北、全面侵华战争和日本加入轴心国,也反对建造“大和”号和“武藏”号,认为是在浪费资源。
至今仍深藏在布干维尔岛丛林中的山本座机残骸,他在空中已经被2发航空机枪子弹直接命中殒命,当日本搜索队员发现飞机残骸时仍保持着双手扶持佩刀的坐姿。
接下来的整个1943年,“金刚”号有一半时间在本土训练维修,另一半时间在特鲁克待命。8月16日,“金刚”号在特鲁克度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这一天它在港内戒备,而“武藏”号和“扶桑”号则前往埃尼威托克环礁对美军进攻塔拉瓦做出反应,但没有发生任何战斗。
血腥的塔拉瓦滩头
这期间太平洋上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被日本炸沉的“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又化身为新建的埃塞克斯级回到舞台上,还有源源不断涌入的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战列舰和大批轻型航母,海军决战的1944年即将到来。
1943年中期的CV-10新“约克城”号
下篇预告:莱特湾大海战、“金刚”号的归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