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汶川见证:举国动员 全民记忆

汶川见证:举国动员 全民记忆

制图:李晗

汶川见证:举国动员 全民记忆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在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参加救援的武警8690部队指战员与全国人民一道,向遇难者表达无尽的哀思。贺延光/摄

汶川见证:举国动员 全民记忆

2008年5月15日,父亲程林祥背着儿子程磊的遗体回25公里之外的水磨镇,要让17岁的孩子与家人过最后一夜,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的程磊,于“5·12”大地震中不幸遇难。 贺延光/摄

在成都建川博物馆的一角,汶川特大地震主题的分馆内,大大小小的摆钟、挂钟、闹钟的指针都停留在了14时28分——纪念2008年5月12日强震发生的那个时刻。

静止的挂历、抗震救灾标语、当年部队使用过的冲锋舟……13年来,这些物件静静地记录着这场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份,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亿元的特大地震。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博物馆记录了破坏,50余万平方公里的震区随后则见证了新生。仅在四川,365万户受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新建26万套城镇住房,150万户毁损农房重建——541万户城乡受灾居民“家家有房住”。

“通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我们国家应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子祥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中国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的一个典型案例,特别是所形成的对口支援机制,是一种举国救灾模式,具有社会主义的特征,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非常有效。

13年前那场灾难的画面,至今深深地烙印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大院回族乡党委书记刘祥君的记忆里。

2008年5月12日下午,时任共青团青川县委副书记的刘祥君正和县里的其他干部一起,等着14时30分一场会议的开始。14时28分,突如其来的剧烈晃动打乱了现场的气氛:玻璃被震碎,从高处砸下来,楼梯间传来哗哗的响声……

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的这场8.0级地震,震感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5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

刘祥君回忆,震后的青川县成了一座“孤岛”,道路受阻、通信中断、余震频发。惊魂之后,和他一起开会的基层干部迅速返回各自乡镇,组织开展抗震救灾。他们或步行,或断断续续搭便车,想尽一切办法赶回工作岗位。

震感也传到了北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第一时间对震情作出反应。

地震后1个多小时,新华社播发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震后两个多小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上了从北京飞往成都的专机。当晚10时许,温家宝率领的前方指挥部在都江堰市就地搭建的帐篷里开展工作。温家宝站在一家医院的废墟上举着扩音喇叭朝受困群众喊话的画面,令很多人难忘。

当晚,中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从地震当天到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召开3次会议。会议强调的是同一个主题: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

据中组部2008年5月底披露的数据,地震灾区共有超过1.75万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超过228.8万名共产党员投身抗震救灾一线。外媒在引述这组数据时说,共产党展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这场前所未有的动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路透社的报道说,面对中国32年来最强烈的地震,执政的共产党迅速调集人力、公布消息、控制局面,这些举动反映了其执政方式的变化和不变之处。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站引述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杨大利的评论说:“(中国)政府对此次灾难的反应显示出他们能够采取行动,他们能够关心民间疾苦。他们似乎意识到,像这样的灾难能够让整个国家团结起来。”

2008年6月,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基层干部刘祥君前往受灾严重的石坝乡挂职。石坝乡地处主震断裂带,整体掩埋、倒塌的房屋随处可见。

没有房屋就搭帐篷,没有床就用垮塌房屋的木板当床。白天,刘祥君和同事进村入户统计受灾情况,晚上,十几个人挤在一张通铺上休息。据他回忆,余震很多,有时一天十几次。有一次,对面山体垮塌,帐篷都被砸了。

四川面临着有记载以来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最为惨重的一次灾难,重建任务艰巨。2008年6月,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说,能不能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严峻考验。

震后不到一个月,中央作出了“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的决定,国务院明确提出“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州),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一恢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抗灾史上的首例。

大灾之下,整个国家看上去像一个大家庭,各省区市为震区提供了大量的支持。由于伤员太多,四川医疗救治资源紧张,1万多名重伤员被转送至20个省区市370余家医院进行救治。

胡子祥说,十九个省份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使灾区在短短两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至少前进了30年,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鲜明的优越性。

灾情最重的四川确定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四川人喊出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口号,并在灾后重建中践行。

刘祥君感慨,灾后重建为当地带来的改变“特别明显”。“医院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全面更新,老百姓喝上了更安全的饮用水,为后续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经历过抗震救灾的刘祥君说,大灾面前每个人身上体现出的团结和互助精神,是对自己的一次精神洗礼。“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经历始终激励我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为群众办好实事,为地方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马晓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新闻

净土阿坝、金色之旅

下一篇新闻

大陆希望集团:党建铸魂固基 引领创新发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