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44张
全文3848字
阅读约12分钟
牧羊博士
四十年
普利兹克不仅是建筑界的旗帜
也是酒店美学的风向标
2021年3月16日,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授予法国建筑师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这对组合也成为奖项创立第43年以来第49、50位获奖者。
作为建筑界的最高荣誉,许多建筑师都将普利兹克奖作为毕生追逐的目标。
点击图片:这些房子如此“普通”,他们却拿下建筑界最厉害的大奖
而就在同一天,大阪W酒店也震撼揭幕,其建筑设计师正是1995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安藤忠雄。
历年来,获奖建筑大师们不仅设计博物馆、飞机场、大剧院、办公楼,亦有精彩绝伦的酒店建筑问世。
扎哈设计的长沙梅溪湖剧院
让·努维尔设计的阿布扎比卢浮宫
不妨趁此时机,随本文进行一次特殊的酒店之旅。
看看历年来普利兹克奖的获奖者们,都曾为酒店建筑注入了哪些灵感与才华。
摘得普利兹克奖的日本建筑师们
矶崎新
2019年
2019年获奖的矶崎新对中国项目偏爱有加,其中位于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由两个巨大的立方体组成,分别是文化创意空间和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
他设计的元素中处处渗透着中国元素:仿象形文字的建筑外墙、中国红的落客门厅、天圆地方的中庭空间,无不展现着设计师对中国元素的痴迷和专精。
坂茂
2014年
2014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则在日本轻井泽挥洒自己的创作才情。他将目光瞄向了精品酒店,试图在微妙的空间里捕捉自然的灵感。
这间名为Shishi-Iwa House 的酒店距离东京市区仅一小时车程。酒店的主体建筑为三栋仅两层的独立别墅,建筑以木质材料为主,相互贯通。同时整体又置身于种植了250棵见证四季变迁变化的树木的日式庭院里,住酒店便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
这间酒店没有固定的房价,需要客人打电话咨询预订,神秘感十足。
伊东丰雄
2013年
2013年获奖的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被评价为“永恒建筑的缔造者”,他将精神内涵赋予到设计中,使建筑具有诗意之美。
他打造的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普乐塔菲拉酒店(Hotel Santos Porta Fira),酒店其实属于双塔建筑中的一座,另一座则是b720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办公楼。
他在这间酒店进行了一次实验性的演绎,建筑外观采用两种材料:内层是不锈钢材质,外层覆盖以由金属树脂包裹的铝管。
整个不规则塔楼与隔壁的规整的办公楼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话关系,同时也成为连接巴塞罗那市区和机场路线上的重要枢纽。
安藤忠雄
1995年
近日,日本首家W酒店在大阪正式开业,酒店的建筑设计师正是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在大阪人安藤忠雄。
作为1995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安藤忠雄对于混凝土和光影在建筑中的理解和运用自成一派。
大阪W酒店所在的建筑在形状上棱角分明,号称”在极简主义的外观下包裹着色彩丰富的内部装饰“,与W酒店内部繁复奔放的设计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安藤忠雄对于故乡大阪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他在另一间杰作和谐大使酒店(Harmonie Embrassee)里除了运用惯用的清水泥加钢玻璃的标志性材质以外,还为住客们留了一个彩蛋。
在酒店的顶楼有一座天空教堂,仅开放给在此结婚的新人,而住店客人则可以预约免费参观。
丹下健三
1987年
作为日本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丹下健三早在1987年就摘得普利兹克奖。
亚洲首家柏悦酒店——东京柏悦便居于由他设计的新宿公园塔的顶部十四层。与其余建筑惯用的双塔不同的是,新宿公园塔的建筑是由三座大楼组成,高低有致,从各个角度望过去都有着不同的美感。
酒店开业十年后,由美艳不可方物的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文艺片《迷失东京》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柏悦。
片中如梦幻般的高空泳池、幽深暧昧的客房走廊、人声喧闹的酒吧和充满诙谐的电梯厅将柏悦的高楼隐世的疏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普利兹克建筑师的作品
让·努维尔
2008年
近日,深圳歌剧院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结果揭晓。凭借”海之光“项目中标的让·努维尔正是2008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
这位来自法国的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以敢于打破常规、 不拘一格的设计方式而闻名。
让·努维尔对酒店的设计很有辨识度,在他的发挥下,让商务酒店品牌万丽惊艳四方。
这间位于巴塞罗那的110米高的万丽酒店俨然是一座垂直绿色花园,近看其实是两座在空中相连的塔楼。
出于对吸收太阳光的考虑,酒店的建筑外墙三面为灰白色,一面为磨砂黑,正面外墙的棕榈形状的窗户格外引人注目,而一旦走到建筑内侧,又会发现中庭空间其实大量引种了各种绿色植物,用来突出酒店的都市绿洲理念。
去年,让·努维尔公布了位于沙特阿拉伯,名为Sharaan的新开酒店项目设计方案。
酒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当地岩凿石屋的古老居住生活方式,试图将现代的酒店设施引入到古老而自然的环境中。
扎哈·哈迪德
2004年
2004年,摘得普利兹克奖的扎哈·哈迪德是名副其实的天才。
早在学生时代,扎哈便对酒店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就连毕业的课题都是关于在伦敦的一座大桥上修建一间14层楼高的酒店。
泰晤士河畔亨格福德桥上的酒店图纸
她设计的建筑具有鲜明而动感的线条,这一理念也被沿用到她的酒店作品中。
其中,广为人知的酒店当属在她去世后才正式开业的澳门摩珀斯酒店。
酒店大楼以“玉”为灵感,首次采用了自由形态外骨骼网架结构。外观上有如一尊宏伟的充满力与美的现代甚至是未来的雕塑。
澳门摩珀斯酒店开业以后也在这座奢华酒店扎堆的城市,仅凭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便俘获了无数游客目光。
同样舍得在建筑上花大价钱的中东,扎哈还打造了迪拜ME酒店,这是首家室外和室内全部都由扎哈设计操刀的酒店。
外观以立方体形式整合在一起的双子塔楼,充满了对线条的崇拜、对雕塑的情感,是一间面向未来的建筑杰作。
只可惜被称为建筑女魔头的扎哈已经于早几年间去世,她的超凡才华,也只能通过这些遗作来追思了。
诺曼·福斯特
1999年
1999年获奖的诺曼·福斯特在酒店建筑领域惊人地高产。
近日,事务所还公布了位于沙特阿拉伯Ummahat AlShaykh岛上的12号酒店(Hotel 12)的设计方案。
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引入人类活动的载体——酒店,并试图通过建筑语言探讨如何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一理念也与让·努维尔的想法不谋而合。
此外,诺曼·福斯特最经典作品之一当属新加坡嘉佩乐酒店,酒店的原址是殖民时代英国政府在此的会议场地。
他将原建筑改造为酒店时,在大门入口处保留了原建筑的殖民气息,又采用精巧的弧线赋予了建筑主体强烈的现代感。
这间酒店被奉为嘉佩乐的全球旗舰店,也在开业之后成为了明星和政要的青睐之所:天后孙燕姿的婚礼、美朝领导人的会晤均曾在此举行。
在香港,诺曼·福斯特同样巧手把旧政府的写字楼改为全新的奢华酒店。
2009年,政府提出将位于香港中环的美利大厦改造为一间酒店,但又得保留建筑的原有外部设计,这对于建筑师来说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整座建筑的特色是充满秩序感的方形窗,诺曼·福斯特对此没有推翻,而是革新。他将方窗面积做了扩充,增加了采光面积,但同时又通过内凹式设计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
在操作空间更大的一楼,则采用了金属材质覆盖的连廊、超高的弧形门拱来突出气势与奢华。
这家酒店是香港美利酒店,隶属于尼依格罗旗下,是香港近几年新开业酒店中的热门选择。
伦佐·皮亚诺
1998年
比诺曼·福斯特早一年获奖的伦佐·皮亚诺也是一位成功出圈的建筑大师,他的酒店建筑作品堪称艺术品,其中英国第一摩登高楼碎片大厦便是他的代表作。
整座建筑据称由11000个玻璃薄片组成,高度310米,从远看很像是一座线条感十足的、细挑的现代版金字塔。香格里拉酒店位于建筑的34到52楼,是伦敦不可不打卡的新地标酒店。
贝聿铭
1983年
贝聿铭,一位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建筑领域的建筑大师。细数他的酒店设计作品,与他的个人经历一样,看似潮起潮落却又波澜不惊。
他曾在80年代末受邀回国主持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由于设计理念与当时国内对一家大饭店的期待不同,这家酒店并没有获得商业角度的成功,失望的贝老在酒店开业后就再也没有重返过香山。
但在纽约,贝聿铭在90年代初携手当时正声名鹊起的四季呈现了一座经典作品——纽约四季酒店。
这座52层楼高的摩天大楼耸立在有着 Billionaires Row之称的全纽约最贵地段57街,毗邻曼哈顿最标志性的麦迪逊大街和中央公园,并请来了大师级建筑设计师贝聿铭操刀建筑外观以及部分室内设计。
贝聿铭对这间酒店的设计匠心独运,大胆的采用了曾风靡一时的Art Deco(装饰艺术)作为整个酒店的基调,同时又不忘彰显自己的审美趣味,多处细节均流露出浓厚的个人色彩。
凯文·洛奇
1982年
你也许对凯文·洛奇的名字有些陌生,但你一定知道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凯文·洛奇对于现代酒店建筑的推动功不可没。70年代末,他接下位于纽约下城区的联合国广场的整体扩建项目,他的设计理念中包括两座40层的摩天大楼以及一栋15层的附属楼。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整个项目中包含了一间摩登高楼酒店,占据着两栋高楼的顶层位置,在彼时的纽约拥有着几乎无敌的高度和视野。
酒店空间的点睛之笔当属酒店的核心公共空间Ambassador Grill and Lounge——万花筒效果的穹顶和菱形纹路的黑白大理石地板营造出的未来感对于70年代末的建筑体验来说,是一次带有未来视角的颠覆。
1982年,凯文洛奇拿到了当年的普利兹克奖,评奖宣言中将他称之为“一位不盲从潮流的建筑师”。
不止于此,普利兹克奖背后的酒店帝国,凯悦酒店还曾在90年代将这间酒店作为一件柏悦运营(当时名为UN Plaza Park Hyatt),足可见其作品受普利兹克家族的青睐程度。目前这家酒店归希尔顿管理。
在90年代中期,技艺早已炉火纯青的凯文洛奇联手室内设计公司HBA带来了另一间重磅作品。
拥有迷人湾景的新加坡丽思卡尔顿美年酒店,这也是狮王在亚洲的一次震撼亮相。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收藏、让人流连忘返的地理位置选择和现代却又带有东方神韵的设计理念使得这家丽思卡尔顿成为了二十多年来的经典之作。
酒店在这个时代,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居停之所,而在设计美学的驱动下,也成为一处大型的公共展览装置。
它传达着建筑师对公民建筑的时代性思考,也提前预示着新一轮的建筑审美风向。
时间筛选后,被记住的,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