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力挺鲁迅 最早报道苏联办申报揭露日军 俞颂华的重庆风雨浮沉
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他被黄炎培誉为“新闻界的释迦摩尼”;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是挚友并共同前往苏俄考察,成为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的记者;他受命主编创办《申报月刊》,曾任《申报》总主笔即总编辑,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报;他有德有言不朽,无党无派以终,淞沪会战期间,《申报》选派了许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地一线报道中国军队奋起抗战的英勇行为。太仓市“新闻奖”以他的姓名命名;他就是一生献给新闻事业、尽瘁报业三十多年的著名报人——俞颂华。
俞颂华挚友瞿秋白,他们曾共同前往苏联考察,成为中国最早报道苏联的记者
新闻纸所刊出的文章,事情简而能祥,文字通俗,不仅士大夫欣赏,即使工、农、商贾皆能通晓。
新闻纸内容,有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
有了新闻纸才能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使人们不出户庭而知天下之事。
赴苏俄采访,让国人知晓了“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
1920年,俞颂华在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以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他当时正任《解放与改造》编辑,收到瞿秋白投稿,他力主发表后与瞿秋白时通音讯,交往日深。而瞿秋白当时正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甚佳。俞颂华就与年轻的瞿秋白等人同行访苏。1920年10月他们踏上远途,到莫斯科与列宁格勒考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在俄国考察了五个月,采访了列宁、莫洛托夫等革命领袖,详细考察了当时苏俄的工农业发展状况、市场分配政策以及现行体制与社会环境等,也见识到了在苏俄国内弥漫的昂扬革命精神与普遍劳动的事实,写下许多见闻游记、通讯等报送回国,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和纷涌来信,风行一时。因他们是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最早前往苏俄实地报道的记者,他们第一手的讯息与报道使国内的民众与知识界了解到当时苏俄的真实情况。
1920年10月16日,28岁俞颂华(中)和21岁瞿秋白(右)、李仲武(左)赴苏联采访,成为我国头一次走出国门并常驻国外的记者。
俞颂华主编《申报月刊》宣传十九路军英勇事迹支援前线
十九路军奋勇杀敌,商务印书馆和俞颂华住处都被日军炸毁,《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被迫停刊,《新社会》也难以维持。俞颂华表示愿尽义务继续主编《新社会》,热情地支持和宣传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
这一年是《申报》创办60周年,史量才等人借此制定全面改革计划,把报纸作为基础,从事新闻文化事业。经报馆顾问陶行知、黄炎培的建议,史量才特地在同兴楼宴请俞颂华,邀请他创办并主编《申报月刊》,填补《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留下的空缺。
1932年5月,俞颂华开始筹备《申报月刊》,凭借广泛交游,邀约许多知名专家和进步人士撰稿。对于创办月刊的前景,俞颂华很有信心,同年7月15日《申报月刊》发刊词中宣称,要把此月刊办成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刊物,大有赶超《东方杂志》之势。其刊载国内时事、国际形势评论、学术研究文章和通俗文学作品,设有外论摘要、时事小言、室内谭瀛、小说、海外通信等栏目。
《申报月刊》创刊号果然不同凡响,刊有武堉干、俞寰澄、林语堂、胡愈之、潘光旦、舒新城、翁昭垣、张明养等人文章,还有沈雁冰《林家铺子》、巴金《沙丁》等文艺作品。读者争相购买,供不应求,俞颂华等人急忙再版月刊创刊号。
淞沪会战期间,《申报》选派了许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地一线,以照相机为武器拍摄了大量反映日军暴行的照片。血淋淋的躯体、残垣断壁的城乡、流离失所的难民等,这些照片内容构成了对读者的巨大视觉冲击,坚定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意志。
《申报》以大量篇幅正面报道中国军队奋起抗战的英勇行为。如1937年8月22日、8月26日、9月26日等,《申报》分别刊载以《浦东今晨之炮战》《川沙敌军受挫而退》《南汇残敌全被消灭》《浦东方面敌我发生空前炮战》等为标题的文章颂扬中国军队在浦东战场的出色表现。中国军队542团在韩宪元率领下防守闸北与敌激战,历经两月有余,所守阵地,寸土未失,战果显著,名震沪上。《申报》以《英雄团长访问记》为题,报道524团英勇杀敌事绩,并刊登韩宪元戎装照片及其钢笔亲笔题词“抗战图存”四字,一时国内各地书报、画刊竞相转登。中国军队51师在上海北郊的罗店屡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进攻,并多次主动出击展开进攻,击毙日军步兵联队队长竹田与炮兵联队队长莫森等,给日军造成重大打击。9月29日,《申报》以专题报道了该师不俗战绩并配发师长王耀武的大幅戎装照片,大涨了中国军民士气。9月30日,又在文章中称赞道:“此次51师夜袭大捷,其勇敢机智,实令国人内心振奋。此非仅前方军人之光荣,亦是全体国民之光荣,其赫赫战绩必将鼓荡起我九州同胞更高的抗敌斗志。”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事迹流传广、影响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报》多次进行集中报道,歌颂了谢晋元与“八百壮士”的抗日义举,激励上海人民与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努力、永不言败。1937年10月28日,《申报》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描述了“八百壮士”的事迹:“盖我八十八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八百余人,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周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战也。”29日,以特写通讯形式报道了四行仓库重新升起中国国旗的事件,饱含深情地写道:“朝曦初上,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这就是后来伴随全民族抗日烽火而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八百壮士》歌曲中“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这句歌词的来历。
《申报》宣传各界群众在募捐活动中的感人事迹,激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各界群众不分阶级、阶层、团体、行业、职业等,掀起了沪上全面抗战初期的募捐热潮。民国元老黄郛夫人沈景英将杭州住宅所有房产器具字画陈设等捐献出来用于抗日事业,“黄夫人献产报国”在沪上名噪一时。民国报业巨子史量才的夫人沈秋水请《申报》将庐山庐林老三号门牌房产以及家具等物无偿捐送国民政府拍卖,以所得款项捐充抗日捐,并不必调换为救国公债。来沪观光的新加坡华侨叶逸君女士为沪上民众热烈捐输场景而深深感动,特托《申报》报馆将二百元代转前线将士。五岁小姑娘刘侬荪向《申报》寄去节省下来的糖果钱国币两元用来慰劳抗日将士,并附上亲笔字条:“这两块钱贡献给我爸爸的战友们。”原来她的父亲刘蕴嘉“亦抗战中之一员也”。难得可贵的是,平时衣食有忧、生活艰辛的底层群众也将微薄收入或财物捐献出来。拳拳之心,天日可鉴。拉都路明霞屯十来户以做女佣与拉洋车为业的住户让人将44元的血汗钱送到《申报》报馆,请报社转交前方浴血将士。1937年10月10日,《申报夕刊》写到:“不论贩夫走卒,爱国心颇为热烈,马路上之卖冰水、卖糖果者,均以全日收入连本报效,其他炒面摊、卖夜茶等处,大都定一日期将该晚营业收入全数报效(卖茶者均有食招待者,每晚约有四五十元或一二十元之数)。炒面摊等连本报效为数颇巨,约在一二百元之间,其他如搬货汽车,各种小工等等,均有一日收入报销者。”
形势紧迫,上海市区陷落,租界变成"孤岛"。由于战争形势对中国军队极为不利,上海租界各种报刊的处境也日益艰难。日寇加紧压迫爱国、宣传抗日的报刊。1937年11月20日,日本方面照会租界工部局与法国当局,提出要求:
(一)遏止抗日与其他恶意活动,解散国民党支部等一切机关,禁止张贴抗日标语与散发抗日文字,与夫剧本影片、无线电播音之作抗日宣传、遏止华人"间谍"之狂热,与"卖国贼"之猎求。
(二)排除中政府中央与地方各机关、与彼等之代表,认真监视中政府与党部领袖之活动。
(三)禁止中政府所设对邮电之检查。
(四)禁止中政府所设对中国报纸与新闻之检查。
归纳起来,日本侵略者提出的要求其实就是要遏止一切抗日活动,禁止中国政府检查邮电、报纸及新闻等。
在这种情况下,各报纷纷停刊。20日,《救亡日报》停刊。24日,中央通讯社停止发稿。25日,《时事新报》、《立报》、《中华日报》、《神州日报》、《民报》停止在上海发行。《申报》在艰难的环境当中,依然尽力支撑,继续宣传抗日。1938年1月、3月,汉口版、香港版先后复刊,但汉口版于当年7月停刊,香港版于次年7月停刊。1938年10月10日,《申报》借美商之名在上海租界复刊。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进上海公共租界,申报再次停刊。
华成烟公司刊登在《申报》上的烟广告
上海各界同仇敌忾,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抗战。
上海“八·一三”全面抗战后,俞颂华辗转湘西、重庆、香港、新加坡、桂林、衡阳等地继续新闻和报业生涯,期间他担任了多份报纸的总编辑或主笔,但宗旨都是宣传抗日和进步思想。有史记载:“1940年夏,他离开重庆去香港,在香港先任《星报》总主编,由于与同仁志趣不同,数月后赴新加坡任《星洲日报》总编辑。1941年10月,应梁漱溟之邀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总编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他转移到桂林,任《广西日报》主笔。1943年5月,应《大刚报》社长毛健吾之邀,赴衡阳任该报总编辑。1944年4月,《大刚报》馆迁往贵阳,俞颂华经不住长期颠沛流离,身体虚弱不堪。
民国报人俞颂华在重庆风雨浮沉风骨铮铮
俞颂华的太太在上海某银行做事,儿子俞彪文在上海中央信托局工作,女儿俞湘文在常熟教书,女婿葛思恩是政治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与俞颂华衣钵相承。按常理讲,这个家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小康之家,但因俞颂华体弱多病,全家收入的大半都用于为他诊病吃药上,所以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在重庆时,俞颂华的背已经弯成45度,但为了生活,还得工作下去。担任《国讯》的主编时,因收入微薄,他只得参加集团的大伙食,饭菜令人难以下咽,但他却不以为苦。他夫人为增加收入、能给他加点营养,后来不得不出去工作,他的儿子白天做事,下班后读夜大,自食其力。在这种艰苦的情形下,每当别人问及他的经济情况,他总是怒目以视,不要身边的人谈及此事,他说:“我是可以活下去的!”葛思恩回忆说,1946年冬天,俞颂华的大衣破烂不堪而无力添置,幸而后来俞庆棠女士赠他一袭,才得勉强过冬。然而,在《申报月刊》《申报周刊》时代,凡举行座谈会、招待会,他都是自掏腰包,不开公账。俞颂华对于自己的生活标准要求不高,但对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至为关切。大概一个失去健康的人更知健康的宝贵,他总是对学生多方照顾,以免他们重蹈自己的覆辙。严淮冰回忆说:“为了让我少吃酒,他曾当面使我的一些酒友难看。为了使我有足够的睡眠,更是一早就坐在房门口,不论任何人,一概不准来打扰我。关于我与严问天兄的婚姻问题,他老人家也常常操心。记得我与妻刚认识的时候,俞先生就担任我的恋爱顾问。每天晚上归来,他总要垂询一番,并且告诉我第二天的步骤。我本是情场的失败者,果然,这次在俞先生的指导下,我圆满地完成了婚事。当我与问天兄在筑举行联合婚礼时,俞先生在渝全家聚餐,为我们遥祝。” 友人谢在田在《哭俞颂华先生》一文中记述到,学生来访时,俞先生总是一脸笑容地热情招待,先送过来一支烟,再用顶好的茶叶沏上水。他很健谈,学生说的时候少,听的时候多。他说罢一段落,就笑着问,你看我说的对不对?问过了又笑。谈得高兴,上午谈过,下午再来。谈话中小半是时局,大半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也谈他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不知疲倦。关于时局,他总是叹息,因为现实生活多是事与愿违。到后来,他说得越来越少了,终至三缄其口。他劝学生们多研究,少发表意见,总要学生“把握时间,努力读书”。对于学潮后离院的学生,嘱咐他们不要进报馆,最好去教书。他认为,在当年的形势下已经无报可办,清一色的论调,进了报馆势必要做违心之论,不如教书自修为好。1946年夏,他回到上海,贫病交迫,过着清苦的生活。同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由四川璧山迁到苏州,他应邀任该院新闻系主任。1947年夏秋以后,他肺病加重,卧榻不起,10月11日在拙政园病故,时年54岁。
俞颂华逝世后,国立苏州教育学院(现苏州大学大学前身)和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先后举行了追悼会。苏州《大江南报》主编冯英子组稿“悼念俞颂华先生”特刊。上海《人物杂志》刊出“悼念俞颂华先生逝世纪念特辑”。上海各大报刊均刊载悼念俞颂华的文章或消息。1947年12月7日,各界人士在上海静安寺举行追悼大会,黄炎培致悼词:“俞颂华以新闻事业为终身事业,奋斗不倦,实是‘新闻界的释迦牟尼’”。黄炎培文《新闻界之释迦牟尼——俞颂华》,1947年10月11日,俞颂华病逝,上海各界在静安寺举行追悼大会,黄炎培致悼词。(原载《俞颂华文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太仓博物馆的俞颂华展台
俞颂华的幼孙俞颂荪在上海川沙镇黄炎培故居,赠送黄炎培和俞颂华合作的史料(2009年)。
上海愚园路1065号《历史名人墙》,2018年为愚园路建成百年纪念的《口述历史》大屏幕:右俞梅荪在江苏路480弄76号假3层家中的阳台,即“俞颂华旧居”,讲述俞颂华和家父及自己和弟弟俞颂荪在此长大的往事。
俞颂华后人这样说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的俞梅荪先生是俞颂华的孙子,他说:“祖父曾说过人生为一大事而来,以他的生平经历看,他的确是实践了真实的人生,坚守了自己选定的事业。他矢志不渝的报国信仰、持身正直的品格操守、择业立志的奋斗雄心、大公无私的爱民情怀,都是值得我们后辈和今天的年轻人所学习和铭记的”。
俞梅荪讲解祖父俞颂华和蔡元培合作的往事,1906年12岁的俞颂华、胡适、竺可桢在蔡元培担任校长的上海澄衷学堂上学;1919年“五四运动”俞颂华撰文支持蔡元培和北大学生;1932年俞创办《申报月刊》请蔡元培撰文。2019年于上海愚园路1065号《历史名人墙》。
2019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在愚园路历史名人墙的俞颂华展牌。俞梅荪介绍,1943年俞颂华在湖南衡阳《大刚报》任总编辑,创办《敌后航空版》,通报各战场情况,报纸由驻在衡阳的美国空军送到敌后空投,使敌占区人民了解抗战形势,增强必胜信念,被“美国记者认为是世界创举”,被报界同行称为“中国新闻界开始向敌伪反攻的先声”被称为“纸弹”,在当时传为美谈。《历史名人墙》有曾在本社区的陈独秀、蔡元培、瞿秋白、俞颂华、张爱玲、傅雷等40位民国人物的展牌。
后记
2019年春,俞梅荪拜访俞颂华的学生,93岁的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他步履矫健,思维敏捷,侃侃而谈,像73岁。他深情回忆1940年代的上学往事,1980年曾撰写大百科全书《新闻卷》的《俞颂华》词条。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
俞梅荪到苏州拜访俞颂华的学生,94岁的张英霖(苏州博物馆原馆长),他说:“当年俞颂华名声很大,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是冲着俞颂华的声望来报考的。1946年,国立苏州教育学院迁到拙政园里办学,俞颂华的讲课和起居在拙政园的东院。2015年,拙政园在东院设立“国立苏州教育学院纪念碑”,张英霖撰写碑文,记述俞颂华曾任新闻系主任。
俞梅荪与苏州博物馆原馆长张英霖
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文汇报等 鸣谢俞梅荪先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