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育才助振兴 三衢满城春 衢州市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二)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衢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衢州不断探索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人才的引进、培育、留住、激励等创新实践,全面建设乡村振兴讲堂,组建乡村振兴融媒体中心,开办乡村振兴学院,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助力建设“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

育才助振兴 三衢满城春 衢州市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二)

近年来,柯城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探索社会事业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以人才引领社会事业发展、以社会事业集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基层治理:高端人才下沉的柯城探索

“当初得知柯城区‘零门槛’招聘社区干部,我特别意外,很多大城市也没有基层直接聘用高端人才的政策。”厦门大学社会学研究生林珊珊说道,“我现在已经是府山街道县学街社区网格8指导员,主要负责省级社会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方案材料设计工作。”

高端人才下沉基层服务基层治理,林珊珊并非个例。今年6月,为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活力,柯城区发出力度空前的基层“招才令”:“零门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国家211、985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普通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优秀人才,免除笔试面试直接进入体检程序……合计招录“双一流”毕业生30余名,其中研究生10名,极大地补充了柯城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

“除了招引人才,怎么把这些高端人才留在基层,也是我们区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柯城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道,去年以来,我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社区治理人才“三岗八级”工资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了“三岗十八级”工资体系,全面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除岗位等级增长、工资基数增长“双增长”外,还对取得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分别给予100元和200元的职称月津贴,公积金也由原先的每月600多元增加到1800多元,平均增幅达三倍多。

“福利待遇的提升不仅增加了社区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提高了社工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社区工作更加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卫生事业:“筑巢引凤”的柯城实践

人才最关注的,除了环境,还有是否有干事创业的平台。近年来,柯城区高度重视人才平台建设,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博士工作站8家,人才平台量质齐增。特别是在卫健系统,为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卫健人才高地,在区委、区政府的努力下,柯城区人民医院与省肿瘤医院达成合作,建立人才培育“飞地”。在肿瘤医院指导下先后培育正高副高名医8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7名,定向培育医疗人才30余人,临床肿瘤学科建成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

今年11月,柯城区又一家公立医院——柯城区中医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不仅标志着柯城区结束了建区30余年来没有中医院的历史,更是为广大中医人才施展抱负提供了新的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与省立同德医院接洽,探索合作新模式。”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同德医院的大平台,拓宽中医人才培育通道,加速提升我区中医医疗水平,同时也希望能引进更多优秀中医人才扎根柯城。”

教育事业:用心用情引才育才留才的柯城标杆

“何校长,信息学奥数初中组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兴华中学又拿了7个一等奖,还有1名高中组一等奖!”柯城区兴华中学信息学教师张双说道。近年来,柯城区在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中连续获得优异成绩,最好的一次有26人获得全国普及组一等奖,浙江省普及组前十名有8位同学来自张双团队,占浙江省普及组一等奖总人数的13.8%。其中团队中的方汤骐同学更是以满分60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浙江赛区提高组第一名,刷新了全市信息学奥赛成绩的历史。同样,在柯城区新世纪小学的陈昱安机器人团队也屡次获得国内外机器人比赛大奖。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在这成绩的背后,是柯城教育引才育才留才的长期努力。

柯城区作为衢州市主城区,一直以来是衢州教育的领跑者。近年来,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柯城教育师资队伍,培育省级、市级综合性人才30余名,引进各类人才60余名。2019年更是启动“百万重金聘英才”计划,一次性就引进了高端教育人才22名。除了政策引才,在育才、留才上柯城区教育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我们定期调整教育人才津贴,同时,我们为了能让张双这样优秀的教育人才留在,我们还先后设立了专业团队奖励基金,每年拿出350余万元专门用于教育的专项研发和人才激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是一块成就人才的热土。”正如张双老师所说,相信随着柯城人才生态的日益优化,柯城这片沃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落地生根。

(图片由柯城区委组织部提供)

《论语》“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教不分类,教不择人,“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概括,也是孔子一生的教育理念和追求。扩展到现代,“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大教育观,一种通识教育,而教育关键在师资。

今年上半年,衢江区连续召开了建区以来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教育大会以及教育工作座谈会,区委主要负责人与会并强调指出,教育是国策、是民生、是经济、是未来……

衢江区教育局立即行动,今年重点加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坚定不移把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立了人才引进、专业提升、待遇保障等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公开竞聘激活力

今年,该区教育系统开创性实行校长公开竞聘制,拿出7个校长岗位和12个副校长岗位用于公开竞聘。此次竞聘人数高达120人,抽取衢州市外专家团队担任评委,邀请区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经过初选、竞职演说、面试、考察等一系列程序,最终确定人选。本次公开竞聘产生了3名80后校长、8名80后副校长(90后2人)。该举措极大地激活了教育管理活力,一批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教育理念新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奠定了基础。

外引精英提战力

今年,该区在衢州市6个县(市、区)中率先启动了教师招聘工作,35个岗位报考人数超过900人。会同相关部门赴重点高校、师范院校招聘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共签约6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7人、“211”“985”高校6人,招聘质量和数量均创历史之最。该区制定《衢江区加快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面向全国重点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同时,以引进杭州育才中学为契机,邀请全国著名校长郜晏中、特级教师潘晓芙等高端教育人才团队“进驻”衢江,吸引20余名市内外行业骨干投身衢江教育。

优化培育添动力

全区教育大会以后,衢江区教育局按照区委对教育提出的“四个一”要求,先后举办了3期教育大讲坛,邀请郜晏中、徐建平、马骉等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全方位提升教师培训层次和档次。同时确定每年定期举办“校长论坛”“暑期教师读书会”等活动,开拓校长专业视野,提高教师培育精准度。今年计划组织10余名校长外出考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安排部分校长、骨干教师到杭州、宁波、上海等地知名学校,跟岗锻炼、交流任职,学习前沿理念、先进教法。

强化保障增引力

在增强保障方面,该区设立教师荣誉奖项,区级财政安排150万元资金专项奖励各类荣誉,激发教师教学活力。同时实施教师储备员额制度,招收储备员额教师60名,实现“加人加钱不加编”。区级财政在原基础上新增750万元,大幅加强农村教师岗位、班主任岗位等补贴力度,将农村特岗教师津贴由300~600元提高至500~1400元;将小学、幼儿园班主任补贴由280元提高至600元,初中、高中提高至1000元;对农村外地单身青年教师发放租房补贴,努力让衢江教师“安心教”“教得好”“留得住”。

同样,在衢江区卫健系统,结合人才实际现状及医疗改革大方向,出台“10+N”人才新政,设立区卫健系统“人才激励资金池”,每年由财政注入资金不少于500万元,重点从引进、留住、培育、激励几个方面着手,加大高端医卫人才引进力度、做大基础人才队伍、强化中坚骨干力量培养、夯实基层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待遇、突出强科强院激励导向。在人才住房问题上也给予大力度支持与保障,对新引进普通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3万元。同时为吸引更多外地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到区医共体分院工作,对医共体分院(不含樟潭、浮石街道)的外地且未婚医务人员,每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000元,补贴期限最高5年。

(图片由衢江区委组织部、衢江区教育局、衢江区卫健局提供)

1984年,在开化县林山乡梅岭村的一幢土房内,时年18岁的徐谷青结缘根雕,从雕刻一些桌椅、花鸟开始。7年后,开化根雕厂成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国唯一一个以根雕文化展示为主题的景区成为开化的“金名片”,景区内随处可见工匠元素,工匠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齐头并进、融合互促的局面。

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在徐谷青的带领下,“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一生情”的工匠精神贯穿着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所有醉根人都发自内心尊重技能、尊重人才,到目前已经培养出一大批根雕创作高级人才。同时,“人才为王”也是开化县始终坚持的政策导向,多年来开化县委人才办实行系统谋划、持续推进,大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工匠,为加快高技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开化县先后制定出台先后《开化县加快乡土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实行乡土人才“十千万人”工程计划》《“乡土八师”培育行动》等几十个配套实施办法及操作细则等政策。

2013年起,开化在打造“乡土人才”之路上,目的更加清晰、政策更加全面。通过开设技能培训班,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每年全县性培训技能人才4000余人,让“工匠精神”在开化广为传播。

为了实现从“乡土人才”遍地开花到“乡村工匠”层出不穷,全县技能大赛实现专业化和常态化,电工、钳工、根艺、茶艺、美食、美发等工种的技师人才在“看、比、学”中提升技能水平,层层选拔,积极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市级以上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脱颖而出一批技能扎实的“乡村工匠”,成为各个领域的楷模和典范。

茶艺技师石春生获2018年衢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浙江省茶艺师技能竞赛二等奖;电子商务师余志军代表省人力社保厅参加由国家人力社会部2018年10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决赛,并荣获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电工高级技师吴盛通过各级竞赛脱颖而出,于2017年入选浙江省“金蓝领”高技能人才,赴新加坡参加电气电力技术培训,学习行业先进技术技能;组队参加浙江省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包揽大赛金、银、铜奖,其中金奖获得者评茶技师李群勇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拥有行业一流技能的工匠层出不穷,让开化的“乡土人才”不仅有数量,更有“高精尖”的“乡村工匠”。

在开化的不懈努力下,根雕制作、清水鱼养殖、气糕制作等3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标准获得国家人社部批准,成为国家标准;龙顶茶制作、食用菌种植、开化保姆等3项考核标准获得省人社厅批准,成为省级标准。

据统计,近三年共举办气糕制作、根雕、龙顶茶制作等各工种实用技术培训150余场次、参训7530余人,其中累计取证的气糕师1150名、根雕高级125人、龙顶茶制作高级156人、清水鱼养殖高级226人。通过气糕办、龙顶名茶协会、清水鱼协会等平台,引领乡土人才打响开化气糕、开化龙顶茶、开化“醉根”、开化清水鱼等品牌。全县家庭农场数量达665家,根雕从业人员850余人,茶叶制作加工人员670余人,清水鱼养殖户1930余户,在促进开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最重要的是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乡村致富。

下一步,开化会继续聚焦绿色产业发展需要,深挖乡土人才潜力,狠抓专项培训、加大政策激励、发挥示范带动,进一步做好做实“乡村工匠”保障发展,切实用真情实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图片由开化县委组织部提供)

上一篇新闻

衢州新闻网丨智造新城打造数字产业发展新高地

下一篇新闻

“好听衢州”走进“一带一路”唱出国际风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