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中国时报》社论:新加坡、香港可以清零,台湾做得到吗?
台湾疫情严重失控,4日累计确诊数达10446例,已经破万。民众虽高度配合,代表病毒传染能力的RO值也下降,但群聚与家户内感染问题益发严重,疫情可能加剧。在此同时,邻近的香港和新加坡正式宣告,最新一波疫情结束,生活与经济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这波疫情三地状况近似,而且都属华人为主的社会,生活方式接近,星、港抗疫有成的经验值得台湾参考。
香港第4波疫情长达近半年,情势十分严峻,香港特区政府改变过去温和抗疫的做法,学习大陆的抗疫措施后,终于压制住疫情,已有1个月没有出现本土病例。去年初,特区政府先是以欧美思维进行抗疫行动,但疫情绵延不绝,后来借鉴大陆经验,一方面严堵入境检疫漏洞,重设闭环式酒店隔离SOP,另一方面果断封区封楼强制检测,甚至禁闭全体社区居民21天,并对30余万外佣普筛,防抗效果转趋明显。
香港第4波疫情始于去年11月,得大陆之助,大力增强核酸检测与快筛能量,进行大量检测,去年底办的全民普筛,共检测了170多万名市民。此后一直做到"须检必检"、"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特区政府成立19个社区检测中心,针对特定对象免费检测的样本超过人口数1/6;至于自愿接受检测者,当局也以极低费用尽量满足市民诉求。检测能量与检测率远远高于台湾,所以较能发现感染源,迅速隔离治疗。
台湾的"疫情指挥中心"至今仍然排斥普筛、广筛和快筛,香港、新加坡和大陆一发现确诊即强制社区居民检测。新加坡甚至关闭国际机场14天,并封锁多个社区,严密进行普筛与隔离,所以能快速掌控新一波疫情。
香港特区政府也强制市民接受检测,一栋大楼只要出现两个互不相关的确诊个案,整栋大楼的居民或是曾在过去14天逗留超过两小时的人士,都须接受强制检测。在较高风险的指定区域,甚至把区内大楼须进行强制检测的门槛由两个个案减至1个,并在更高风险的受限区域进行封闭式强制检测,加上其他类别的检测,力度极大。万华是台湾岛内这波疫情起爆点,如果立即全区封闭,强制全体住民和近14天停留超过两小时以上者接受检测,想必疫情可以控制得较好,不至于向全台扩散到这等地步。
香港和新加坡防疫采取"外防输入、严防死守"对策,力求防守设计和部署形成系统。高风险地区来的旅客,规定必须隔离检疫,从旅客抵达做初步检测到指定酒店隔离后,还要多次检测,都远比台湾周密。例如入境乘客普筛,台湾就未全面落实。检测是严防死守重要关口,这个环节有漏洞,病毒就会进入社区。华航机师隔离检疫天数一减再减,终酿成大祸,就是把关不如香港、新加坡与大陆严密的结果。
香港特区政府为防变种病毒扩散,出手甚重,除了外佣强检,但凡大楼有发现变种病毒确诊者,全栋居民都要撤离检疫,曾有上千民众被送到检疫中心隔离21天。如果抗疫措施不是如此严厉,很难想像第4波严重失控的疫情可以达到清零地步。香港和新加坡经过前面3波的抗疫磨练,已经形成一套常态化、动态化、精准化、高效化的防疫模式了。
抗疫的下一步重点是大量注射疫苗。香港特区政府提供德国BNT和大陆科兴两种疫苗给民众自选,一律免费,上网登记就有。新加坡广设疫苗注射站,60岁以上者不必预约,随到随打,特区政府还派医生和护士到行动不便者家中施打,就是希望提供便利,加快接种速度。新加坡政府全力冲刺,预计于8月底前为每个符合条件的人提供至少第1剂疫苗,香港施打率也已破20%。台湾远远落后,当局购进疫苗不顺利,又多方限制捐献者、自主购进者,企图让他们知难而退,只将希望寄托于连二期试验都未完成的自产疫苗,施打速度实在难以乐观。
台湾疫情已失控,应加大筛检能量,广泛进行快筛服务,以便及早发现感染者;同时应追上新加坡、香港,立即补足医疗能量,台湾无论在重症医治和轻症收治上,目前都有不足。疫苗方面,当局采购显然力有未逮,应该鼓励甚至协助NGO(非政府组织)采购,也应开放企业采购,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放企业自购,当局应可仿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