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在天津繁华的商业中心,有一条传奇的街道。它虽历经百年,却仍沿袭着最初的名字,保持着最初的样貌,浓荫下的街道里巷,落寞却也淡然,这便是扬福荫路。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1901年,原法国工部局以“扩充界”的名义拓展租界范围。1902年,法租界在该区域修建了福熙将军路(今滨江道),西面建起了窦总领事路(今长春道),与该路平行的南面道路是毕格海路(今兴安路),北面是海大道(今大沽北路)。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该区域的西侧在1915年前是法租界的露天菜市场。1918年,在天津经营福荫公司的广东商人杨仲绰在“法国菜市”的东侧出资建起了一片由二、三层楼房围合而成的相对独立的社区,并在楼房的南部与北部中间留有一条100余米长,近6米宽的道路,于是便是以其经营的公司“福荫”为名又冠其“杨”姓命名这条路为扬福荫路。房子建好后,杨仲绰便把临街的房屋全部租给了钱庄和银号。7号的德华昌银号,21号的聚元银号,23号的广瑞银号,24号的春和银号,29号d利和银号清理处,31号的乾义面粉公司,32号的广业银号,中国丝茶银行、信诚银行……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共同承载着那个时期的繁荣与富足。也正因此,这条路又被人们称为“钱庄街”。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杨福荫路——曾经的繁华之地,北临当年的“法国菜市”,西接海河马家口渡口和日租界,南望梨栈大街和天祥市场,东衔海大道。其建造年代,正是天津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过渡的阶段,独特的围式建筑风格,鱼骨状里弄分布,鲜明的过街楼特色,就像一座城堡,即融得进繁华,亦守得住宁静。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杨仲绰,广东人,祖父杨大贯于光绪初年(1875-1876)在香港创建了“广发源皮木行”,主营皮草,兼营红木等名贵木料和家具。其父杨易初、叔父杨晋初、杨乐初在上海开设有分号。杨氏兄弟三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过努力又在新加坡、柬埔寨的金边以及东南亚等地开设了众多工厂。在国内长沙、汉口、北平(北京)、奉天(沈阳)、烟台、宁波等地开设有分号。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后杨仲绰的父辈到天津创业,于次年在津开设了“广发源皮木行”并在天津注册了“天津福荫公司”。杨仲绰原在上海的分号主持外贸生意,由于其经营有道加之其天生聪慧,上海的生意十分红火。后杨仲绰受父辈委派由沪来津主持天津“广发源”分号和福荫公司工作。“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福荫公司经常受到日军的骚扰与敲诈。1943年,福荫公司宣布倒闭。杨仲绰本人也在建国后移居香港。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早已写进历史的银号,没有了喧闹。如今这里,小买卖和餐馆占据了大部分临街门面。恒隆广场阻断了锦州道与长春道的人流往来,变短的兴安路,消失的法国菜市,加宽的海大道……仿佛一切都在改变。只有这条老街像是被光阴遗忘似的,依然精致的铁艺窗栏、立面雕饰,错落的格局,让我们可以看到它最初的模样,追忆它逝去的繁华。杨福荫路——一条承载天津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

充满传奇的扬福荫路

上一篇新闻

新股前瞻 | 9个月盈利1.4亿美元 易商红木想薅“物流地产”羊毛

下一篇新闻

易商红木发财报了:市值超700亿港元,资管规模达1/3个普洛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