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机构投资者参与衍生品市场交易条件已成熟 基金业参与大宗市场规模在逐步提升

■本报记者王宁

作为市场重要参与主体之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一直受监管层高度重视。现阶段,随着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丰富,监管层在制度上不断优化,多方正合力引导机构投资者进入衍生品市场。

在8月27日举行的“2019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上,多位市场人士对近年来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们认为,当前衍生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且市场前景巨大,机构投资者应加快进入脚步,共同为衍生品市场发展做出努力。

交易所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迎来了机遇期,市场的投资环境也比较良好,此时,引入机构投资者加快进入衍生品市场成为各方共识。

“我们高度重视服务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衍生品市场的工作。”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衍生品市场营造了良好环境,例如加强市场培育、优化和完善平台建设,以及丰富交易模式的多样性等。

据悉,大商所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方面,已经作出了多方面努力。李正强说,交易所不断丰富品种体系,不断拓展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渠道和服务实体经济范围;目前上市的18个期货品种和2个期权产品已构建起粮食、油脂油料、木材、畜牧、化工和能源矿产等六大产品板块,形成油脂油料、玉米生产加工、饲料养殖、塑料化工、煤焦矿等五大产业避险链条。此外,提供较为充足的市场容量,为机构投资者配置资产、服务实体提供相应空间。

与此同时,通过持续加大指数研发及应用力度,为市场投资者及产业客户提供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已编制发布37只商品期货指数和2个现货指数系列,今年以来各类市场机构基于大商所指数共发行银行结构性存款及理财、券商收益凭证、期货资管计划、指数保险等产品17支。

“基金应该积极参与衍生品市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郑富仕表示支持。他说,衍生品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排头兵,衍生品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郑富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涵盖场内场外、商品与金融、期货与期权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衍生品与股票、债券等资产关联度比较低,是优质配置标的,为资产管理机构提供丰富风险管理工具,能够有效降低业务风险。同时,衍生品市场丰富了投资交易策略,推动构造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满足投资者理财需求。这些都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衍生品市场交易提供了条件。

据了解,在监管部门、交易所等各方面推动下,基金行业参与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规模正在逐步提升。从参与衍生品市场情况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私募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规模总共有566.33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39%,其中私募基金389.08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48.1%;证券公司资管计划16.75亿元,较2018年年底下降了16.1%;基金公司及基金专户子公司资管计划130.58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23.5%;期货公司资管计划29.92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55.6%。

多方合力引导机构投资者

据了解,为了加快机构投资者进入衍生品市场,交易所和协会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下一步我们还要让更多市场机构通过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建设,分享期货市场发展的新成果。”李正强说,接下来会加快推进新品种新工具建设步伐,丰富产品供给。将加快推进苯乙烯、液化石油气、生猪、干辣椒期货及铁矿石期权上市,加快推进集装箱运力、气煤、废钢期货和焦煤、焦炭期权研究,继续扩大商品互换业务规模,继续加强商品指数研发和推广。

同时,加快推进已上市品种的国际化,提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价格。将持续完善优化国际化相关业务规则,加快推进棕榈油、黄大豆1号、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品种国际化,做好QFII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政策设计和落地服务。

李正强还向记者透露说,交易所将联合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加快推进“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持续做好银期合作、产融基地等机构服务实体平台,并积极完善合约制度及规则,提供更加高效的市场。

“基金行业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在改善衍生品市场流动性,加强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等方面都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郑富仕说,未来基金也将多角度参与衍生品市场发展建设。例如将进一步改善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衍生品市场功能发挥;将推动基金行业更多配置衍生品,进行组合投资和风险管理;基金产品多样化的发展,风险管理需求增强,将深度参与衍生品市场。同时,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资产管理中需应对风险因素也更加复杂,利用衍生品市场对冲和化解风险的意识和需求将逐渐增强。

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张冀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证券公司不仅提供公司债券,而且还有大宗商品、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工具,涵盖FICC五大业务条线互换、远期、期货和期权等所有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结构日渐丰富。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场外衍生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证券公司在满足实体经济个性化风险管理,财务需求等方面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证券公司新增挂钩大商所焦煤期货、玉米期货和棕榈油期货的场外期权名义本金分别为26.83亿元、14.95亿元、11.96亿元。挂钩聚乙烯期货、焦煤期货、棕榈油期货和玉米淀粉期货的互换名义本金分别为5.66亿元、5.13亿元、3.99亿元和3.38亿元。去年证券公司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为426亿元,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白银、黄金、豆粕互换等合计50.93亿元,便利实体企业管理大宗商品跨境风险。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上一篇新闻

银价暴涨!还能买吗?

下一篇新闻

《白银帝国》:波澜壮阔,一部壮志未酬的晋商史诗巨制(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