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4年前刘公岛的招商广告,看清末衰败动荡社会图景
“刘公岛现招商卖鸦片”,这是114年前的一则招商广告,刊于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初四(1905年2月7日)《新闻报》。这份老报信息量大,几十则新闻看下来,一幅清末衰败动荡的社会图景便展现在读者眼前,而当年记者留下的一份新春冀望更让人久久回味。
01
鸦片招商上了《新闻报》头版
《新闻报》是份什么报纸呢?它于清代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日(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创刊,即甲午海战前一年。该报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广告与新闻并重,内容丰富,发布消息快是其一大特色。细细比较一下,笔者手中为数不多的几十种清代报纸,就它少有官样,虽文字半文半白,但现代人能看得懂。最初由中外商人合资创办,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也与时俱进,改组为有限公司,英人福开森任总董,朱葆三、何丹书、苏宝森等为华人董事。所藏这份《新闻报》品相不错,仅四边略有破损,字迹清楚,整整一大张,展开后长110厘米,宽60厘米。
刘公岛乃当年清政府耗巨资打造的海防重地和北洋水师驻港地,怎会成了鸦片贩卖地?这是真的吗?
确实如此,有头版广告为证:“威海卫华务司庄谕:为招人接办威海卫刘公岛等处包办鸦片烟利权事,查从前投票包办之人所有利权,现在将届期满。为此,预先招替,如有情愿包办者,务于西六月一号以前投票到本华务司署。票中详细注明包办一年缴银若干、二年若干、三年若干,如欲知其中章程,亦可来署询问。所准之利权与香港、新加坡等处烟土律例章程相仿。所有投票包办者以一年或二年或三年为度。惟接包办之日,自一千九百零五年七月一号起。并查本地居民人等约有十五万之数,将来利益必多,为此通知,万勿观望自误切切,特谕。”
广告词讲得很明白,就是要为刘公岛上的鸦片经营再次招商,因其利润多多,所以广而告之,直接营销对象就是当时威海的15万居民。笔者想到的是,鸦片为国之禁物,危害极大,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鸦片开始向中国内陆渗透,而且拿刘公岛当了招商地。守海防大门的未守住,曾经的家门口居然成了鸦片集散地,还要扩大招商,期限放宽到三年了。
这是为什么?很简单,甲午海战,清廷战败,国不成国,军不成军了。清政府耗巨资打造的一支海军舰队,下场竟然是这样。1898年日军撤离时,对岛上进行了大破坏,刘公岛彻底是有岛无防,只能沦落为这种“批发鸦片”之所了。当年的海防重地,可以公开买卖烟土,对清王朝真是莫大讽刺。
北洋水师驻港地为何成了鸦片公开贩卖地?原来,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割地赔款,战争红利之多引得列强纷纷前来。英国以调停有功,要租地经商,强行租下威海卫和刘公岛,按照英国的要求开门经商。岛被人家强租了,对登广告买卖鸦片这种事,清廷也是束手无策。这份刊有鸦片招商广告的老报,为国之衰败留下了标志性文献。
02
《新闻报》“闹剧式”新闻不少
海防重地被强租,可以公开买卖鸦片,那么清政府在忙什么呢?《新闻报》上有所披露,他们竟然还在做“禁烟”的官样文章。同样在头版,有这样一则官方消息:“户部奏请禁烟,先从土药入手,宜即清查各省种土地亩,收浆、造饼、熬骨等事,次等由官经办,以期逐年减少,再商英国减运洋药。”
清政府腐败无能,官样文章居然还在做。一个“商”字,就可看清清政府官员的心态。这些昏官们为不刺激洋人和朝廷,竟然将鸦片称为“土药”“洋药”,真是奇谈怪论。
国家衰败成这样,官员都在糊弄,可有人没消停。这张《新闻报》二版的一则国内消息同样引人注目:“库伦办事大臣有电至京,谓达赖喇嘛密与某国领事订议约期私遁,现已派员暗加防范,请示办法等。云闻有密谕,令速派员伴送进京。”“私遁”是要去哪里?干什么?要割地还是要私订盟约讨封号去,清廷慌了神,密令要“伴送”入京,就是押送的意思。
此时,在我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烟台遂成为俄人避难中转地。报上的一则消息透露了这点:“探闻烟台俄领事所租之黄埔轮船已于六日驶抵本埠,共计运到俄国非战事人×百零六名……。九日烟台电,午后五点钟转载俄非战人己毕。据可靠消息,当在旅顺之俄人约有二百五十人。”
03
一块“肥肉”,引来众多列强
国内乱相十足,诸列强也没闲着。
日俄为争夺在华利益开打。这份《新闻报》便报道了日本海军的动向:“日联合舰队司令东乡海军大将于日历二月六日(笔者注,这一天为中国新年正月初三日,即这份报纸出版日期的前一天,新闻登得够快的)下午四点半钟率部由东京启程至旗舰,前往旅顺。将俄极(远)东重镇之太平洋第一舰队剿灭后,而使满洲日军处十分安全之地。而俄新派太平洋第二舰队往来游弋,预备开战,是以再命东乡大将出征。”日军这是吃到了甜头,刚灭了俄海军太平洋第一舰队,还要再次主动出击,欲灭远道而来的俄海军太平洋第二舰队。果然,五个月后,在对马海峡,日军击败了俄海军太平洋第二和第三舰队,从此日本坐上了东亚霸主位置。
列强之间打的是利益,一方利益一旦有了,就不想再打了,要歇歇脚,此时想分点儿肉的其他强盗就来了。英法来调停了,要来分一口肉吃吃。《新闻报》载有一则“法国调停战务”:“法国以俄国外患未平,内讧又起,政府主战之意难孚众望,拟奉劝俄军与日军决一死战之后,出面调停战局。”注意,是双方“决一死战”之后来调停,一副帝国主义贪婪嘴脸跃然纸上。
英国也没闲着:“英国驻俄公使海定治君已派武随员往瓦尔琐查究俄军攻击英总领事之事。”“英致电俄内务大臣,俄允担保英民间利权。”瞧瞧,都忙着往自己锅里装东西,中国百姓的死活他们才不管。
此时,西北新疆边境也不安宁,《新闻报》以“伊犁戒严”为题予以报道:“俄兵迫令喀什噶尔城官兵迁让,并在山岭筑垒加炮……望政府速与俄政府理论。”怎是一个“迫令”之说,分明是侵略,外国大炮已架上中国国土,还让去“理论”吗?
令人心痛之时,不禁想,国家这个样,清军忙什么呢?巧了,这天《新闻报》有一则消息谈到了清军,原来清军忙着改军装制式呢:“近日常备军改订新章,各营幕友曰,军佐均换穿戎装,以袖口识别阶级……”至于整军备战、强军练兵、边境反击等事关国家安危之举措,《新闻报》上皆无,因为清军正对着衣服使劲呢。岂不知,打不了胜仗、保不了疆土安危的军队,它的军服及佩饰是耻辱的符号。
04
百年前的新春冀望
面对列强争霸、山河破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现状,《新闻报》记者纵有万千感慨,也无良策陈述,只好面向下一个甲子年说点儿什么。该报记者以“乙巳纪新”为题,写下了那一代人对未来的冀望:
处今日之时局,悠悠忽忽昔年如此,今年仍如此,其能与列强并立于二十世纪之新世界乎!
记者今又恭逢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之纪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以国民之通义言之,以报界之旧例言之,晋谀词上雅颂吉祥之语,庆祝之书连篇累牍粉饰太平,此亦文人墨士歌咏骏业润色鸿猷之义务,不得不如此耳。
然而记者负天职巨责,操清议微权,忠告政府警觉,国民终不忍于内忧将起、外患方殷……
朝廷之心,灰国民之气,故于恭纪乙巳纪元,大声疾呼,不为浮光掠影之词,而为惧危凛亡之论……我国上下当有一番改良之大举动矣……苦心志士,热血少年,日日望中国自强,时时冀中国雪耻……
曰中国宜自强时儆于民,曰中国宜雪耻,第恐自今以往,极至再阅六十年后之乙巳中国程度,仍如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之程度也,且恐中国局面再阅数年更不如光绪三十一年……
今日之中国乃存亡危急之秋,满洲之孽果未熟,伊犁之恶枝旁穿,乙巳一年又不知生若何风潮……中国能兴也,乙巳即兴……乙已日暮途穷,境危事迫。中国兴亡之机、强弱之局,犹胎之及期将孕,万无再延时月之理,今不图强,将无后。
故记者于纪元年因喜生警,因警生惧,有无限慷慨,有无限感慨而终又有无限之冀望也!
这应是一位有忧国忧民情结的记者,他写出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感概,写出了一代志士仁人的求变心声,警告清政府“朝廷之心,灰民众之气”,“我国上下当有一番改良之大举动”。是的,国弱积贫,终招后患。“今不图强,将无后”,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1905年之后的4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呕心沥血、殚精竭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114年前《新闻报》记者的新春冀望正在中国大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的百年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来源:藏书报
网上购票
刘公岛客运中心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刘公岛客运中心服务电话:
0631-5287807
爱来刘公岛:wh-lgdgwh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