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 兴边富民
地处祖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满目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改革开放四十年,从书本上的地理坐标到每年数百万人次走进漠河找北,一个边陲末梢已经发展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用绝佳的龙江生态叫响了大美龙江旅游品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因为生态旅游焕发出蓬勃生机。
眼下,神州北极漠河的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每天迎来络绎不绝的南方游客一路向北,欣赏最北的冰情雪韵、体验神奇的泼水成冰,“北”字旅游持续搅热边陲小村。
今年73岁刘秀珍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北极村人,也是改革开放后全村最早经营个体餐馆的村民。1980年开始,就有零散的游客到北极村旅游,那时候北极村一家宾馆都没有,游客只能在村民家中借住。
后来,看着村里的游客逐年增多,刘秀珍和其他一些村民大胆尝试,陆续把自家的房屋改建成家庭宾馆。现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北极村从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村,已经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率先完成了智慧景区建设。刘秀珍家庭宾馆也先后经过两次扩建,变成现在可同时容纳50余人住宿和300余人就餐,每年旅游旺季,刘秀珍都要雇佣20多人。刘秀珍高兴的说在没改革开放之前来北极村都是土路也不通车,去县城都得坐马车,一走都三四天,游客想来也根本不能来啊。现在交通方便了,有高速路再还有航班,这游客也都愿意来了,还一年比一年多了。
对于八、九十年代的漠河来说,落后的交通一直都是制约当地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2000年以来,漠河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一条条通村公路竣工完成,中国最北的交通网络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便捷的交通使北极村、北红村这样的边境小村庄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敲开了旅游致富的大门,全村将近90%的村民都在从事旅游服务业。
北红村村民张春波说没修公路之前,从县城到北红村得三四个小时,现在一个来小时就可以到北红村了,方便多了,来北红村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自己经营的农家院一年能收入十来万块钱,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一年能赚这么多钱。
栗淑芳多年来一直从事旅游行业,谈起这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和变化,她感慨的说,八、九十年代漠河几乎就没有像样的公路,也没有航班,火车进来也需要三十多个小时。2000年以后漠河旅游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火车能达到朝发夕至,而且通了航班,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的客人都大量的涌进漠河,特别是今年旅游专列与同期相比有了200%的增长。
依托中国最北、神奇天象、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等独特的资源优势,先后获评“中国最令外国人向往的20个地方”、“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等殊荣,继建成神州北极、林海观音、漠河石林等自然、人文景观6大类100多个实体景点,其中A级以上景区景点7个。形成了“中国最北、神奇天象、龙江之源、石林奇观”四大核心竞争力。“旅游兴、百业旺”,旅游业这一富民产业的拉动力,在漠河得到了凸显,旅行社、旅游车队、宾馆民宿、餐饮零售等服务业态蓬勃发展,旅游业每年提供3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旅游从业人数达到全市总就业人数的16%,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大旅游行业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如今,漠河旅游遍地开花,沿江旅游村亮点频频,仅北极村、北红村都有八成以上的村民从事旅游服务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变成了百姓的金山银山。今年前十个月,漠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4亿元。(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