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风——沧州武术
沧州武术节开幕式
“武术之乡” 沧州几千年来,可谓英雄辈出,精英荟萃,历史悠久。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00多名。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武术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
沧州武术有其本身的特色,既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数,并具有速度快、力度大和善于攻守的实战特点。武术门类基本可分少林、武当两大派系。少林拳中有华拳、燕青、功力、劈卦、长拳、通臂、明堂、八极、太祖、六合、螳螂、沙脚、戳脚、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多种;武当拳中有太极、八卦、形意等。
近年来,在国家“发掘、研究、整理、继承”武术政策的指引下,沧州武林焕发了新的生机。现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均已建立,业余武术活动点恢复和新建达100多个,有几万人参加武术活动。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沧州武术运动员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如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河北队八名运动员中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四枚金牌,有三枚为沧州人夺得。沧州“武术之乡”的情况,不断为全国体育和武术杂志刊载,并被介绍到国外,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1982年,两名沧州武术运动员随同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表演。现在,沧州武林的重点转向技击、散打训练,广大武术爱好者决心练出真本领,继续为国争光。
创办于1989年的“沧州武术节”,至2014年已举办了八届。沧州武术节是全国举办最早的武术节,也是比赛、表演项目最多的一个群众性武术节日,在海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沧州武术节融武术、文化、经济为一体,重点突出沧州传统武术的特点与优势,充分体现武术节的群众性、传统性、学术性与国际性。历届武术节都会邀请美国、比利时、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界朋友,参加“传统武术国际恳谈会”“经贸洽谈会”“名优特产精品展销会”“国际精武联谊研讨会”、武术竞技赛、表演赛等各种活动,弘扬“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发扬“精武一家”的优良传统,扩大了沧州“武术之乡”的影响。
沧州武术研习院是全国首批先进武术馆校,由“中华武林百杰”、香港国际教育学院院士、河北省武协副主席、“东方之子”刘述来任院长。每年有80%以上的毕业生分别输送到全国重点大学和各省专业队。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研习院被编入《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资源》和《二十一世纪百年百校》《中华武术》等书籍中。研习院每年特招研习院毕业生,到该院攻读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与捷克、韩国古武道协会签订互派留学生友好合作协议,另外有新西兰、意大利、法国、摩洛哥等国外学员来研习院学习。
沧州武林名师众多、武精德高,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前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子平生于沧州武术世家,从学于鲁人杨洪修,精查拳、八极拳、龙泉剑。1919年,号称“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国大力士康泰儿在北京中央公园献技,势甚嚣张,王子平当众挫败之。后又挫败西方力士马志尼、阿拉曼、柯芝麦、沙力文。在青岛时,曾遭日伪宪警围攻,王子平把他们一一掷于楼下。王子平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在军中表演举石担、石蹬,以大力著称。
丁发祥,字瑞羽,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初练家传查拳、弹腿和戳脚,后幸遇并受业于绰号为“邋遢道人”的黄绝道长,学得绝技八极拳。康熙十五年(1676)夏,他在北京值我中华武林豪杰被伤亡多人而不敌之危急情势下,勇揭招武贤皇榜,登神州第一擂台,一举打死来华立“国擂”的两名号称“打遍全球无敌手”的技击家、大力士“大牛”和“二牛”,保住了大清在世界上的荣誉和地位,被亲自观擂后的康熙帝敕封为“铁壮士武侠”。
霍殿阁,沧州东南乡小集人,八极门第六代宗师,曾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老师兼护卫,1932年携侄霍庆云等人随溥仪到东北,在东北的八极拳传人较多。
沧州武术名家还有助谭嗣同变法声震京城的王正谊、神枪李书文、镖师李冠铭、双刀李凤岗、大枪刘德宽、李文彪,以及佟忠义、郭长生、李雨三、杨积善、孙文勃、吴秀峰、张殿奎、卢振铎、贾耀亭、丁玉林、丁润华等。他们吸取各地武技精华,对拳械套路进行提炼、改进和创新,使沧州武术独具特色。他们对御辱镇邪、弘扬国威、光大中华武术贡献极大,被誉为武林师表与民族的骄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