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弟走街串巷卖糖果,坚持14年创办徐福记,年销售额高达60亿
四兄弟从小招牌做到名誉全国的大企业,从当初走街串巷的叫卖到现在大街小巷的广告,徐福记从中国台湾生根发芽,在大陆发疯似的生长,他凭借别出心裁的销售思路跟中国人的新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一举夺得业内销售的桂冠。
借力雀巢它再度打破现状一度腾飞,徐氏四兄弟到底用了怎样的花样,把小小的徐记糕点做到了如今的模样?本期商将风云录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糖果大王”徐氏四兄弟的传奇故事。
徐家四兄弟徐镨、徐乘、徐沆和徐梗出生在中国台湾眷村,父亲是飞行员,所以徐家的家风自四兄弟小时候起就十分的严格,四兄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成长。
20世纪70年代,四兄弟长大成人决心打拼一番事业,他们把目光锁定到了糖果生意上,打起了徐记的招牌,自此开始了走街串巷卖糖果蜜饯的日子,这个徐记就是后来徐福记的前身。
四兄弟做生意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当时刚出来打拼事业,没什么积蓄资金做广告,他们就把“心思”花到了糖果店老板身上。每次送货上门,兄弟几个都会主动帮老板打扫柜台、上货、理货架,一来二去就跟店主熟络起来,因此平时顾客光临时,店主也会主动向客人推荐他们的产品。
这样的生意他们坚持了14年,慢慢的在台湾地区有了自己的名号,被称为是业内的“金字招牌”,但四兄弟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决心把徐记做大做强。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格开放势头正兴,很多香港台湾的投资商都看准了国内的市场,徐氏兄弟就是其中一员,他们觉得徐记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正是需要大陆这样广大市场的时候,他们经过研究考察,锁定了地处改格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带。
1992年,徐氏兄弟来到大陆,在广东东莞租下地皮,盖起了厂房,开始从事代加工糖果的生意,他们从东南亚进口糖果原料、香料等,代加工后再进行出口。
几年之后,徐氏兄弟决定开始在大陆地区打造自己的品牌,将原先的徐记更名为徐福记。
1994年,徐福记商标正式注册。当时国内市场已经被上海大白兔、喔喔等几个龙头品牌占据,要想打开打开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徐氏兄弟就开始琢磨,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对消费者喜好、需求的观察,他们发现在当下的市场,多种类、多花样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突出重围,徐福记开始研发创新,不断地增加糖果种类,翻新花样,但是因为不同种类的糖果价格不一样,消费者基本一次只能选购少数几种糖果,徐氏针对这个问题,决定打破当前的局面,打破价格隔阂,提出了同类商品统一价格的营销模式,消费者在各种各样的糖果面前,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多选择性的消费体验获得了消费者们的一致好评。
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自古以来都是一样,尤其是当时中国经济刚刚起步,大家手头都不是很富裕,所以一年下来只有在春节好好“挥霍”一把,而春节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糕点糖果,徐氏兄弟就抓住了这个糖果产业的黄金期,决定把徐福记和年味联系起来,大幅度的推出新品。
1997年春节,还在商场设立供货专区,除了陈列着全线产品,还装饰着对联、红灯笼、中国结等,春节期间,商场客流量大,这样的举动不仅吸引了顾客眼球及扩大了知名度,还一下子提高了销量,同时还迎合过年家家户户的需求,推出了新年的糖果桶,包装红火分量十足,不仅送礼拿得出手,自家留着过年也很划算,就是这一年,徐福记的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
凭借绑定春节这一营销模式,徐福记迅速打开了大陆糖果市场,新年与糖果的有机结合,也开创了业内的先河。
1998年,徐福记成为国内糖果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龙头企业。
徐福记发展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样风生水起的背后,很大的原因在于徐氏兄弟四人分工明确,各有专攻。
老大徐镨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国,负责开拓国外市场;老二徐乘作为徐福记的董事长,负责整个企业主要事项的打理,他治理公司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更为严格。
他要求主要的管理层人员都居住在东莞工厂的别墅区,相互监督,生活检点自律,管理公司犹如带兵一样;老三徐沆主要负责生产线,主管企业车间生产,是徐福记的常务董事长;老四徐梗作为济源协理,负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设备等,四个兄弟都兢兢业业,一开会经常就到深夜。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上市之后,市值达到26亿。
对于企业的资金运行,徐福记一直都是采用自有的资金运作企业,掌握企业的资金大权,才能掌握企业的话语权,让企业按照自己的规划想法去发展,徐氏兄弟都决心把徐福记做成百年品牌,把中国糕点做到极致。
正是这样的坚持,徐福记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壮大,公司整个销售环节十分完善,从工厂生产,到全国各个地区的销售,再到市场调研反馈以及企业进行各个环节的调节。
但是徐福记按照原有的传统路线发展终究不是办法,时代在不断进步,企业也要与时俱进,徐福记十几年来,公司中高层的人员都是徐福记内部一手培养出来的,工作十多年,缺少年轻人的创新大胆,并且糖果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也不具有吸引人才的竞争优势,所以导致徐福记的研发与国际上的巨头差距越来越大。
但享誉国际的雀巢就是以研发这个手段在行业里站稳脚跟的,雀巢很舍得在原发项目上投入大量经费,07年甚至研发投入总额相当于总利润的近20%,雀巢强大的研发团队刚好可以弥补徐福记在创新上的不足。
而雀巢在中国市场的占比相对于其他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来说,非常小,雀巢正是看中了徐福记在中国市场中的巨大占比,所以两者就达成了强强联合的决议。
2011年,徐氏兄弟在大陆打拼的第十九个年头,雀巢实施了对徐福记的收购计划,以17亿美元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权,而徐氏兄弟间接持有徐福记剩下的40%股权,徐乘继续担任徐福记的的CEO兼董事长。
收购完成,雀巢凭借徐福记在中国完成了市场的战略布局,在研发能力上,徐福记有了雀巢的大力支持,大大提升了竞争优势。
2014年,徐福记的销售额突破60亿元,成为东莞市外企纳税第一名。
2019年,成为广东省企业500强,排名252,制造业100强,排名50。
2021年,登上艾媒金榜公布的《2021中国新春零食里暴利和品牌线上发展排行榜的的TOP10》,位于第六位。
徐福记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从当年的几间厂房,到现在遍布全国的销售规模,目前徐福记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东莞,拥有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产业区。
近50个大型现代化车间,220条自动化流水线,近800台剪短包装设备,近年在河南省驻马店也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物流输送中心,两期工程占地总面积也达到了50万平方米,徐福记不断发展壮大,它紧紧的与中国的新年联系在一起,成为许多家庭春节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它的传奇也在不断书写。
看完了徐氏兄弟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样的想法和感悟?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