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云南7地上榜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
历史长河
孕育璀璨文化
美术、书法、舞蹈、戏剧
曲艺、杂技、民俗、油画
……
这些文化艺术在乡土大地
闪耀着光芒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
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拟命名名单
其中云南7地入选
分别是
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
获得这个国家级称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起来了解↓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是文旅部设立的
群众文化品牌项目
自1987年起开展评审命名和建设工作
命名周期为3年
能入选的地方
必须具有某一特色鲜明
是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
民间文化艺术
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区域
主要指乡镇(街道)
也包括部分县(县级市、区)
可以说
这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推动
基层乡村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
当代兴起的其他文化艺术形式
云南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是文化多样性最为典型的省份
26个世居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出来多姿多彩
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
云南这七个入选地
其文化艺术有什么亮点?
跟随小编
来一场文化艺术的奇妙旅程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彝族左脚舞)
“左脚舞”是楚雄彝族人民的代表性舞种,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彝语称“咕遮”, 古时称“跺左脚”,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原始刀耕火种生产生活习俗中自然形成以娱乐、交往为目的,以歌、舞、乐活动为内涵,并包含对天、地、日、月、火、虎、自然原始等诸多文化崇拜现象表现形式的代表性传统舞种。
牟定县素有“彝族左脚舞之乡”的美誉,2008年6月“彝族左脚舞”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万人同跳左脚舞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过去,彝家人把左脚舞作为劳作之后的调适;今天,牟定人把跳左脚作为健身交友、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起源深山的左脚舞,走出大山众人宠。
德宏州梁河县(葫芦丝)
德宏州梁河县是葫芦丝的故乡,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葫芦丝被梁河人民世代的传承发展着。
2004年文化普查显示,梁河县9个乡(镇)中,有着大批的群众制作和吹奏葫芦丝,都组建有葫芦丝业余演出队。
曲靖市陆良县(书法)
曲靖陆良素有“文献之邦”“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境内出土的“爨龙颜碑”以其“雄强茂美”的书法艺术价值为历代书家所推崇。得益于此,研习书法艺术从古至今在陆良广为盛行,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书法创作队伍和研究者日益增多,形成了良好的书法学习、培训、创作、展览、交流的氛围。
● 1996年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
● 2003年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2006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特色县”
● 自2008年以来各次复查,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00年以来,抓普及性、基础性教育成为传承发展书法艺术的主要方式,陆良全县150多所中小学将书法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县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县书法协会、爨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等20余个社会培训机构纷纷举办书法艺术展览和培训活动。
同时,陆良县加强书法骨干培育。截至目前,已有150余人曾到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进修。1995至2019年,全县共有1200余件书法艺术作品入选省级以上书展。全县现有中国书协会员8人,省书协会员32人,市书协会员63人,县书协会员214人,经常性研习书画爱好者2万余人。
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纳西族“热美蹉”)
丽江古城区大东乡为丽江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境内有众多新石器出土;古老的东巴经书中记载的几处重要古战场也在现今的大东乡。大东乡是纳西族传统农耕文化聚集地区、同时也是纳西族传统民间歌舞艺术保护和普及状况最好的地区。
“热美蹉"
被誉为民族音乐“活化石”的纳西族原始民间习俗歌舞“热美蹉”,至今仍存活于大东乡各村落的丧葬礼仪和生产生活习俗之中。“热美蹉”约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具有丰厚的原生态价值,是原生态文化现象之瑰宝。“热美蹉”以其原始性、民族性和与众不同的艺术性,成为弥足珍贵的音乐活标本,是迄今人们还能够听得见看得着的最古老、最原始的民间集体歌舞。
“热美蹉”男女混唱之一
2008年6月,“纳西族热美蹉”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2011至2020年,大东乡连续三届被文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0年10月,大东乡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云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自“纳西族热美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以来,大东乡认真发现和培育“热美蹉”非遗传承人。截至目前,全乡共有各级非遗传承人37人,形成了稳定的非遗保护传承队伍。与此同时,大东乡设立了乡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新村委会、白水村委会、大东村委会、文明村、热水村、大东完小、建新完小、白水完小等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美蹉”保护传承点,并组建了民风民俗传承队在各村开展“热美蹉”丧葬习俗“活态化”传承保护活动。
“热美蹉”男女混唱之二
同时,大东乡提出了“热美蹉”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实质性地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发展。
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锅庄舞)
德钦县的锅庄,分为金沙江一带的锅庄和澜沧江一带的锅庄。金沙江一带的锅庄,又以奔子栏锅庄最负盛名。
作为奔子栏传统的民间歌舞,奔子栏锅庄与民间民俗庆典活动等密不可分,它与其他内容一道,共同组成一个仪式或活动的整体。
锅庄歌舞
在婚礼、射箭节、“拉斯”(祭神山)中尤为明显。跳法上,有坐唱、排成行唱跳等比较独特的地方。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舞者下身坠地,上身飘逸,男子踏跺舞袖,女子挥舞丝巾,左右摆步,四步一变。与州内建塘等地的锅庄相比,奔子栏锅庄较少弓腰低头的动作,舞步和唱腔从舒缓至轻逸加快到最快。
锅庄服饰
锅庄的歌词,有一套比较严谨的排比和巧妙的比喻规律。奔子栏锅庄的歌词和曲调浩如烟海,灵活多变。2018年,奔子栏镇对各村留存的歌词和曲调进行了全面的搜集记录,经过整理,初步统计出词曲300首左右。排除统计错误和遗漏,奔子栏锅庄曲调至少在300首以上。歌词上,传统锅庄歌词数量比较固定,但一些即兴发挥的歌词,则因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而千变万化,不可胜数。
茶马古道上有一首民谣对奔子栏锅庄舞有这样的赞誉:“天上有多少颗星,卓草就有多少词;山上有多少棵树,卓草就有多少调,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草就有多少舞步”。
拉斯节
长期以来,奔子栏锅庄一直以它自然的形态在民间传承。上到耄耋老者,下到中小学生,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都会跳锅庄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奔子栏锅庄也逐渐从河谷深涧中走出,进入了世界的舞台。
● 1999年,奔子栏锅庄舞作为具有典型藏区特色的藏族民间歌舞,应邀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备受欢迎;
● 2000年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演出;
● 2006年,迪庆锅庄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2008年,徐桂莲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2018年10月,奔子栏镇举办首届锅庄文化艺术节和中国藏族锅庄文化高峰论坛
……
奔子栏锅庄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当地的中小学校,将奔子栏锅庄编成课间操;各个村民小组,都组建了自己的锅庄表演队,自发的开展锅庄的搜集整理工作;一大批锅庄传承人先后得到命名认定。
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拉祜族摆舞)
“拉祜族摆舞”这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起源于拉祜族的生产、生活,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摆舞由熟悉这一舞蹈的长者各执长鼓、芒、镲,边敲打边领跳,其余参加者依鼓声节奏和领舞者的动作翩翩起舞,人数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样,可围成一圈或几圈跳,也可列队跳。
摆舞 拉祜族
摆舞表演形式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步法型,强调脚的动作和踏、踢、跺、摆、划、小跳等步法,身段动作既热烈又灵活;
另一种为摆手舞,以手臂和肩的上下摆动为主,模仿各种生产生活动作,小垫步配合双手摆动,形成摆肩和整个身段向上延伸起伏的动律,让人沉醉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目前,已收集到的摆舞套路共有86种。2006年,摆舞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 云南发布 整合自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楚雄民宗”微信公众号、“掌上德宏”微信公众号、“丽江市古城区非遗中心”微信公众号、“德钦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部分资料由楚雄州委宣传部 牟定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图 何成江 李金星 胡里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