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荒山开出幸福道 绿意送到家门口——来自鼓楼区城市绿道的蹲点报告

荒山开出幸福道 绿意送到家门口——来自鼓楼区城市绿道的蹲点报告

福道成为福州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文 邹家骅/摄

一边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都市繁华,一边是列松如翠、蜂飞蝶舞的绿野悠然,曾经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如今多了兼而有之的新解——城市绿道。

“自从家门口建了福道,生活舒适度大大提高,幸福感蹭蹭上涨。”今年66岁的鼓楼居民李跃说,他每天的“规定动作”就是与爱人相携步入福道,在树冠上行走,在森林中穿梭。

福道是全国首条悬空钢架城市森林栈道,也是鼓楼区城市绿道建设的典范之作。地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前沿阵地,鼓楼区以城市绿道为笔墨,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互促共赢的蓝图绘制得更加清晰。

把福利送到家门口

12年前,李跃一家搬进了大儒世家观澜小区。“对面就是金牛山,但只有一条小小的登山台阶,爬起来很吃力。”李跃说,那时候青山近在咫尺,可是大家都望而却步。

这样的烦恼,在山水环抱的鼓楼区并不少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鼓楼区一直是全省经济社会建设的“优等生”。当温饱不再是问题时,越来越多人却把田园牧歌藏在心底。

如何让生活更美好?面对这一新时代考题,鼓楼区意识到,是时候还绿于民了。

2013年起,这个寸土寸金的省会核心区,着手将一座座山包从经济发展的桎梏转化为生态宜居的优势。由“一把手”挂帅的鼓楼区步道指挥部应运而生,一群“拓荒者”向山林进发。

路在哪?这是每一条绿道建设都要面临的问题。鼓楼区步道办副主任杨臻与团队背着图纸,漫山遍野找路线。“荒山里的草比人还高,还要小心避开马蜂、蛇、蚁。”杨臻说,绿道建设不易,令人欣慰的是得到了群众大力支持,曾有5000多座坟墓集中迁移至新建陵园,为福道建设开路。

2017年,左海公园—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全线贯通,因其“福荫百姓,道法自然”的寓意被称为“福道”。19公里的步道串联象山、后县山、梅峰山、金牛山,10个出入口几乎“伸”到了小区门口。“钢架悬空步道环山而上,每前行16米,高度只上升1米,轮椅也能无障碍通行。”杨臻表示,身居城市的人们可以轻松上山,畅快吸氧、俯瞰榕城、远眺闽江。

今年初,福道之后的又一力作——福山郊野公园一二期实现“合体”,为鼓楼新增20公里绿道。“福道、福山的山地绿道,与内河串珠公园、背街小巷慢行步道交相呼应,形成融会贯通、纵横交错的城市绿道网络。”鼓楼区副区长郑炳锋说,6年来,鼓楼区织绿网、优生态、拓空间、提品质,规划建设山地步道约60公里,内河沿线绿道约32公里,改造提升小街巷慢行道55公里,基本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将生态福利送到千家万户。

把底色留在山水间

绿色发展理念,赋予城市绿道更多内涵。

“福道建设借鉴了新加坡亚历山大城市森林步道,桥面采用格栅板,缝隙控制在1.5厘米以内,既满足通行,也不妨碍下方的植物吸收阳光雨露。”在鼓楼区步道办工作人员杨营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桥下不少树木长出了新枝芽,正从格栅板中穿出。

一路走来,福道周边几乎看不到施工的痕迹。原来,为了严格保护生态,福道在建设时不砍伐原生大树,不设施工便道,大型机械和车辆从不上山。福道首创了“自行式桥面滑轨吊车”新工艺,利用已成型的桥段桥面作为吊机行走和构件运输平台。构件均为模块化生产,在山上进行空中拼装,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福道沿线的梅峰山地公园,在山地上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公园三面环山林,中间涵养一汪湖水,大雨时能截流山洪,平日可用于灌溉。“这个湖原来是废旧鱼塘,水体发绿浑浊,我们进行了生态修复。”杨营介绍,湖中按比例投放食藻虫、鱼虾,形成了循环生态系统。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水体能见度可达2米以上。

在原生态得以保留、水体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福道带给游人许多惊喜。本地最古老的橄榄品种檀香橄榄、福建仅存两种宋朝荔枝之一的十八娘,皆藏于其中。杨营说,还有野生水鸭前来栖息,山麂、松鼠也时常可见。

把故事说得更悠长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能记得住乡愁。注入历史、人文、艺术等元素的城市绿道,为鼓楼发展开启了新的故事线。

福道已经是鼓楼人引以为傲的新地标、八方来客认识福州的新窗口。李跃自愿当起了“导游”,他说:“亲戚朋友来,首先就是带他们走福道。”数据统计,去年到福道休闲参观的市民游客日均达1.2万人次。

“新秀”福山郊野公园通过3个环山的绿道系统、6条主轴线的健身步道,串起沿线24个人文景观节点。“在福州软件园20岁之际,曾经的荒山野岭成了如今的‘后花园’,与软件园共同开启新征程。”在福州软件园工作的福州锐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联欢说,绿道环绕的科技园区在全国实属少见,提供绿色生活新途径的同时,也成为了留住人才的独特优势。

对于福山郊野公园来说,建成只是第一步,故事才刚刚开篇。这里渗透着浓厚的“福文化”:有朱熹手书的“福”字摩崖题刻福字坪,有铺着夜光石的祈福台,有“桃花源”意境的溶洞隧道,还有“24 N”个新景点正在征名,引来百姓参与、学者聚焦。站在种着百余株桃树的绿潭边,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杨桂芬说:“这里可以起名‘听风台’,清风徐来,感觉真好。”

不断延伸的城市绿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郑炳锋表示,鼓楼区将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良好生态普惠民生,让绿色发展深入民心,让城市绿道越走越长。

上一篇新闻

荷花湖:城市美丽的后花园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森林小镇”变身生态智能之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