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敞开大门 四向拓展 看成都国际班列线网遍地开花

开 栏 语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鲜明地提出,必须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以全局思维和国际视野,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全力推动四川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开放新格局,成都既是“四向拓展”的起点,又是“全域开放”的支点。在全省新战略谋划中,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成都在四川发展全局中的龙头地位和关键作用。对成都而言,这既是使命担当,又明确了未来方向。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必须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要用好以成都为四向开放起点的机遇,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体势能;用好构建立体开放战略通道的机遇,加强开放能力建设,助力“全域开放”;用好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全力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

成都将如何深入实施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部署?又该怎样牢牢抓住全省新战略谋划中的首位城市机遇?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四向拓展,以成都为起点”策划报道,通过深入开放前沿展现成都的开放新格局,并邀请专家学者畅谈成都的开放新机遇。

7月9日,成都飘着沥沥细雨,雨雾蒙蒙中的成都铁路口岸堆场却一片忙碌。来自四面八方、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堆积成山,装卸机械来回穿梭作业……如此繁忙的场景回应了几天前成都中欧班列的一件大事——6月28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在国内率先突破2000列大关。从去年成都国际班列年开行数量突破千列,到如今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量率先突破2000列,一趟趟班列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谱写着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的速度

敞开大门 四向拓展 看成都国际班列线网遍地开花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率先突破2000列 资料图

近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立足全省发展新时期、新形势、新使命,创造性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开放格局。成都既是“四向拓展”的起点,也是“全域开放”的支点。成都国际班列作为畅通中国西部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载体,将如何深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牢牢抓住全省新战略谋划中的首位城市机遇,充分发挥四川首位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

◆密织成网◆

成都国际班列线路拓展四向开花

“这里是新疆霍尔果斯,是继阿拉山口后,我们开辟出的中欧班列出入境口岸第二条国际货物出境大通道,现在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站在成都国际铁路通道及网络布局图前,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副总经理王伟琨娓娓道来,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成都国际铁路通道东西南北向的建设情况以及未来拓展计划。

5年前,首趟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如今,中欧班列(成都)线路已密织成网,联通境外16个城市、境内14个城市,每天从成都往返欧洲间的班列达3列。“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成都累计开行国际班列数量已突破600列。其中,中欧班列接近500列,余下的为中亚和东盟海铁联运班列。”王伟琨称,目前成都的国际班列拓展东向、西向、南向、北向遍地开花,构建起以成都为枢纽、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亚欧大陆桥。

东向拓展“蓉欧+”铁路班列货运通道,依托长江水道和沿江铁路打通联结长三角、珠三角等的东向通道,目前稳定运行成都至上海、武汉等“蓉欧+”国际班列,辐射日韩及美洲等地区。

成都国际铁路的西向通道,现在已形成成都—波兰罗兹、成都—蒂尔堡、成都—纽伦堡3条直达线稳定运行的格局,每周往返班列数量达15—20列。除了中欧班列,西向通道还稳定运行成都—阿腾科里(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国家的中亚班列,每周去程开行量达2列。

南向通道,则着重于打造蓉桂陆海通道,成都已开通经广西凭祥至越南河内的跨境铁路班列,辐射越南等国家;稳定运行经广西钦州联通东南亚、澳新、中东的铁海联运班列,辐射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等,每周开行数量稳定在3-5列。目前,成都还进一步拓展南向通道建设,即将开通建设成都出发经昆明至东盟国家的泛亚班列,辐射老挝、缅甸等地,打造进出印度洋孟加拉湾最近的铁海联运通道。

北向通道则为稳定开行经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直达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有效覆盖独联体国家,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目前,成都—莫斯科的北向公共班列每月实现“去6返2”的开行密度,同时还开通有成都北向的木材定制班列,全年计划开行数量达150列。

敞开大门 四向拓展 看成都国际班列线网遍地开花

◆深化拓展◆

本月底将新开至欧洲两条直达班列线

在东西南北四向对外铁路通道不断拓展下,如今成都的中欧班列已相继开通至罗兹、纽伦堡、蒂尔堡、莫斯科、马拉、伊斯坦布尔、明斯克、斯莫根、阿拉木图、布拉格、托木斯克、塔什干、根特、米兰以及东盟国际海铁联运通道、“蓉欧+”东盟国际铁路通道等16条国际班列线路,并率先以全口岸运行的强大优势全面构建起成都向西至欧洲腹地、向北至俄罗斯、向南至东盟的“Y”字形国际物流通道。同时,通过在国内全面开通至上海、深圳、南宁等14个沿海、沿江、沿边枢纽节点城市的“五定班列”,筑牢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国际国内铁路枢纽核心地位。

“下一步,将通过进一步完善成都国际班列网络,创新打造内陆国际铁路门户枢纽。”王伟琨称,今年上半年新增开通成都至维也纳直达班列,计划今年7月底还将开通成都至布达佩斯(匈牙利)、不莱梅港(德国)的直达班列,同时还将推进意大利米兰班列、俄罗斯班列往返双向开行。在国际铁路通道建设上,通过不断拓展,全面构建成都向西至欧洲腹地和中亚各国,向东依托“蓉欧+”通道和长江水道辐射日韩及美洲,向北至俄罗斯、向南至东盟“四向”国际物流通道。国内端则坚持“蓉欧+”战略,已构建与上海、宁波、广州、深圳等14个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连接的快捷化互联互通通道,形成国内班列与国际班列紧密衔接、互为支持的网络格局,成为国内唯一有配套稳定铁路通道支持的中欧班列。

我市日前出台的对外开放新一轮政策明确提出,聚焦“四向拓展”战略通道优势,大幅增强国际通达、洲际中转和国内连通能力,全面贯通“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构建全方位立体口岸。到2022年,成都将建成7条国际铁路货运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国际班列在国内开行城市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服务贸易规模达到2000亿元。

据悉,为进一步拓展南向通道建设,成都港投集团陆港公司将联合中远海运集团、北部湾集团、香港新华集团携手共同组建南向通道海运运营平台公司,专注于海铁联运通道构建。

◆避堵增畅◆

开拓多口岸多通道保障班列运行时效

除了国际铁路线路网络布局,围绕降本增效、优化组织体系,增加出入境口岸、开发新通道、避免通道拥堵等,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铁路通道高效性、畅达性,也是成都国际铁路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王伟琨称,结合当前出境口岸拥堵情况,中线在阿拉山口出境方案基础上,今年增加了经霍尔果斯、满洲里口岸出境测试,目前经霍尔果斯出境已形成每周“去3回2”常态化运行。同时,针对中俄线传统口岸二连浩特的拥堵、换装延迟现象,新增了满洲里、阿拉山口、绥芬河等口岸作为入境口岸。另外,针对马拉口岸拥堵的情况,今年测试经布鲁济口岸进入欧洲,接下来还将测试经谢米亚诺瓦卡口岸进入欧洲,通过开拓多口岸多通道保障成都国际班列的运行时效。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成都国际铁路港还建立政府间、企业间两级合作机制,通过城市间的补贴政策共享、班列资源共享,提高班列重载率,降低运营成本,以达到合作共赢。其中,包括与省内市州合作,完善“蓉欧+”物流基地网络。目前,已与内江、德阳、自贡、宜宾、泸州等地政府对接建立“蓉欧+”协作机制,并于今年5月底在内江率先建设“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紧接着6月中旬首次组织了东盟班列经成都到内江、宜宾的加挂运输组织,迈出了区域间深度合作的步伐。

“通过蓉欧+物流基地合作,可以进一步增强枢纽效应的辐射能力。”王伟琨举例说,自贡的灯具等可以搭乘成都中欧班列直达欧洲,攀枝花、广元等地果蔬农产品也可搭乘成都中欧班列高效出口。

敞开大门 四向拓展 看成都国际班列线网遍地开花

↑中欧班列(成都) 资料图

●专 家 观 察

王国文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供应链研究所所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战略、区域经济、“一带一路”产业发展、自贸区与开放政策等领域。

深入实施“四向拓展”

成都有四大优势

“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成都至少有四大优势基础。”王国文称,一是区位优势;二是体量优势;三是枢纽优势;四是政策叠加优势。

从地理位置看,成都是“陆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中间连接点和枢纽,可以带动东西、连接南北,具有非常强的区位优势。从经济体量看,成都2017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是中国内地领馆第三城,正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足够大的“体量”支撑和引领辐射发展。

在枢纽城市建设方面,成都的国际门户枢纽已基本成形。双流国际机场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航线网络覆盖世界五大洲的机场,同时第二个国际机场即将建成投用,为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地位凸显。同时,依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构建起的国际铁路门户枢纽,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通边达海、四向联通”的陆海国际大通道,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的陆上物流体系,实现成都与欧亚大陆及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多方式、多路径快速联通。

“第四个优势就是政策叠加的优势。”王国文称,“蓉欧+”和“自贸+”的政策叠加,都为成都打造枢纽节点城市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其中,“自贸+”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已形成了成都对外开放中的一大特色,推动成都实现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跨越,枢纽辐射力、要素集聚力、产业引领力显著跃升,为服务国家开放全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国文认为,除了铁路、航空的国际通道建设联通全球,成都的城市空间、产业等都实现了宽泛的拓展。成都正不断把枢纽通道经济转化为本地经济,通过联通全球通江达海的高效战略通道,用最低的交易成本吸引产业集群集聚,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为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营造新活力。

在王国文看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更加凸显了成都在全国全省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摆位,更加强化了成都在引领辐射带动中的使命担当,也更加明确了成都在立体开放格局中的枢纽功能。成都通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枢纽作用,打通成都向东、向南、向西、向北的相关通道,成为“四向拓展”的地理中心和经济中心,将进一步增强四川首位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好产业集约集群效应,带动区域协同整体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富 编辑 刘颖

上一篇新闻

冲厕水回收做的啤酒,不仅热销还一口难求?

下一篇新闻

出海记|中国企业走出去3月新闻排行:宁德时代、蚂蚁金服、中兴上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