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甲山是甲午战争毅军肉丘坟
孟嘉多 旅顺口大型画传 今天
2014年8月24日,指挥中日甲午陆战的清军毅军统帅宋庆的第七代孙女宋薇和第五代孙宋大钧向记者表示,他们认为,亮甲山是1894年甲午陆战中清军为国捐躯死难将士的肉丘坟。
史料记载,四川提督宋庆生于1820年,因1860年被赐“毅勇巴图鲁”勇号,故称其所率部为毅军,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张作霖就曾做过宋庆将军的卫士。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命除依克唐阿一军外,所有北洋派赴朝鲜各军及奉省派往东边各营,均归宋庆节制。甲午陆战中的田庄台保卫战,是甲午战争期间最大一次陆战,就是由宋庆指挥,宋庆的孙子宋思淞也参加了毅军,在这场战斗中殉难。甲午战争史专家戚其章先生评价说:中日甲午陆战的几次大仗和硬仗,都由宋庆指挥。虽败多胜少,但屡创强虏,为日寇所畏忌。
为表彰毅军忠勇,清光绪皇帝下令在锦州敕建昭忠祠。锦州广济寺塔昭忠祠内的《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碑文为宋庆所撰,是至今我国唯一记录甲午战争的纪事碑。但田庄台炮战中战死的清军2000具遗骸究竟埋葬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7月31日,新加坡华侨宋薇与在天津的爷爷宋大钧不远千里来到锦州,前往昭忠祠和亮甲山祭拜。在锦州期间,他们还与当年毅军后裔高建明见面,高建明的奶奶当时作为随军家属,曾提起亮甲山为埋着2000具清军遗骸的肉丘坟。高建明的太姥爷代表朝廷旗人监军亲历辽东战事,高家作为锦州大粮庄头,在甲午战争中担任后勤支持,若干年后,高建明奶奶的妹夫高清和当了张作霖的交涉署署长,与张作霖祭拜过亮甲山肉丘坟,后来张学良也曾率队到锦州的亮甲山祭拜过。根据宋庆家族族谱记载,宋庆孙辈宋思淞在田庄台战死后,灵位入昭忠祠,而他的尸体就埋在了亮甲山。宋薇告诉记者,曾经有过清廷厚葬清军将士肉丘坟的记载,但历经“文革”,这些资料都没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渤海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郭文深认为,口耳相传的历史说法可以作为补充,作为历史人物的后人,宋薇的认定虽不能作为主要证据,但可做推测证据。亮甲山是否为埋葬清军2000具遗骸的肉丘坟,更需进一步的考古证明或新的史料的发现。
亮甲山战斗遗址位于锦州市城北,其形似蘑菇顶,孤立突出,又称“大疙瘩”。锦州外围战中,这里是国民党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国民党军在山顶修有上下两层大型碉堡,四周设有明堡、暗堡30多个,并由一个营的兵力把守。1948年10月11日,东北野战军三纵队八师二十四团三营接受了攻打“大疙瘩”的任务。在兄弟营的配合下,激战两日,在锦州总攻前将“大疙瘩”据点攻克。
锦州城北的亮甲山因形似蘑菇顶,又被叫做“大疙瘩”。这里曾是辽沈战役中的一处战略制高点,也被中日甲午陆战的清军后裔认为是埋葬了2000具清军遗骸的“肉丘坟”。
亮甲山下是否真的埋葬着遗骸?昨日,锦州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测,开始进行调查。
田庄台战役双方4万人鏖战3天2夜,清军2000人殉国
现位于辽宁医学院校区北侧的亮甲山,于2005年被锦州市列为辽沈战役中的“亮甲山战斗遗址”。而这座形似一个蘑菇顶的“大疙瘩”山,也被很多中日甲午战争中陆战的清军“毅军”后裔认为,是埋葬了当时2000具战死的清军遗骸的肉丘坟。
根据史料记载,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甲午战争期间最大的一次陆战是由四川提督宋庆指挥的田庄台保卫战。宋庆生于1820年,1860年被赐“毅勇巴图鲁”称号,因此称其所率部为毅军。
田庄台战役中日双方4万人鏖战3天2夜,各路清军总计阵亡2000多人,田庄台镇“中日甲午末战殉国将士墓”内,至今掩埋着312具阵亡清军遗骸。清光绪皇帝为表彰毅军忠勇,下令在锦州敕建昭忠祠,但在田庄台炮战中战死的其他清军阵亡将士遗骸被埋在哪里,却始终是个谜。
在亮甲山附近的民间传说里,田庄台战役后,战死清军被用木板车从50公里外的田庄台运到锦州,埋在了亮甲山,因此亮甲山在当地又叫大疙瘩山。
“毅军”后人族谱记载,亮甲山埋有阵亡清军
当年毅军后裔,锦州甲午战争研究会会长、锦州市凌河区人大代表高建明说,曾听当年作为随军家属的奶奶提起过,亮甲山是埋着2000具清军遗骸的肉丘坟。锦州广济寺塔昭忠祠内的《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碑文为宋庆所撰,是至今我国惟一记录甲午战争的纪事碑。宋庆的后人根据家族族谱的记载,宋庆孙辈宋思淞在田庄台战死后,灵位入昭忠祠,而他的尸体就埋在了亮甲山,并前往昭忠祠和亮甲山祭拜。
高建明连续2年在人代会中提到亮甲山,希望能解开亮甲山是否是“肉丘坟”的谜。
2014年锦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出了《关于对锦州市亮甲山中日甲午战争清军墓葬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的请示》,随后2014年6月辽宁省文物局进行了批复。批复中称请组织文物专业队伍,对亮甲山遗址进行全面调查,确认遗址分布范围、内涵及相关遗存分布情况。
昨日上午,锦州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文物处的王处长称从亮甲山的外形上看像墓葬,但目测无法看到内部情况,因此工作人员在山体的几个位置用探铲进行勘测。
但由于山体近20米高,土层厚,土质中有大量的石头、瓦块等,探铲到达半米深左右就无法再深入了。因此要重新制定方案再次进行调查,亮甲山是否为埋葬清军的肉丘坟,更需进一步的考古证明或新的史料的发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