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改革开放40年 云南昭通苹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将建苹果之城

改革开放40年 云南昭通苹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将建苹果之城

1940年,留美博士吴敬漪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带来160株苹果苗,种植在昭通市昭阳区洒鱼镇白鹤村李仲举庄园内,从此开创了昭通苹果种植的先河。让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是,经过78年的发展,目前昭通市苹果种植规模达45万亩,今年预计总产量和综合产值将达60万吨和57亿元。昭通苹果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40年 云南昭通苹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将建苹果之城

昭通苹果硕果累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波折。1964年,昭通苹果因果粮矛盾突出而有10万株左右的苹果树被毁,面积由1.2万亩减少到4000亩,产量也只有9万斤。1965年到1981年,政府加大苹果种植推广力度,强调苹果上山,不与粮食争地,使昭通苹果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种植面积增加到4.8万亩,产量突破1000万斤,除在国内畅销外,还远销新加坡、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累计出口达640余万斤。然而,1981年至1987年,土地下户后,一些果农因缺乏管理技术,效益低下导致2.29万亩果园被毁,苹果生产陷入面积严重萎缩的低谷期。1987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昭通苹果产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进入了一个快速、良性的发展高潮期,经过31年的建设发展,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2.29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45万亩,种植区域从昭阳区拓展到鲁甸县。

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建宏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昭通苹果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的体系正在逐步的形成、主导地位初步确定的特点。目前,全市22个乡镇的苹果种植面积约45万亩,占全国和云南省苹果种植面积的1%和53%,其中10万亩以上的乡镇1个,2万亩以上的乡镇有6个,预计今年总产量和综合产值将达60万吨和57亿元。全市12万户果农苹果收入上万元的超过5万户,30万果农依托苹果种植而脱贫致富。“昭通苹果已成为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正在发挥着应有的不可替代重要支撑作用。”苏建宏说。

昭通苹果除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外,标准化、产业化、果农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亦显著提高。2016年至2018年通过对23万亩老果园的标准化提升改造,使70%以上的老果园达到树形规范合理,产量和品质不断的提升;通过高标准示范园建设,已建设5万亩苹果高标准化示范样板;通过建立现代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开展苹果品种改良和引进、推广全国苹果新品种和新技术,使苹果品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形成了早熟、早中熟和晚熟品种各占10%、30%和60%的合理结构。目前全市共培育苹果龙头企业20家,苹果的专业合作社254个,配套建设储藏冷库251座,集水肥一体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区20个,面积近3万亩,优果率由2016年的40%提高提高到2017年60%。此外还成立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的综合实验站、院士工作站,形成了以科研、生产、加工、营销、物资供应和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从科研、种植、加工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2017年,全市水果的总产量达84.4万吨,产值超过43个亿,其中苹果产量50万吨,种植产值27.5亿,苹果产业的主导地位已经初步凸显。苹果已成为昭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主导产业。

昭通苹果主产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紫外线强,无霜期长,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所产苹果不仅色泽鲜艳、肉质细嫩、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在市场享有极高的盛誉,而且早熟品种7中旬就成熟,中熟品种8月中下旬上市,晚熟品种10月上旬成熟,较北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昭通苹果除了生态优势、品质优势、还凭借区位优势、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远销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荣誉等身。早在1989年就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996年又被列为云南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此后还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品牌、全国百强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在苏建宏看来,这些荣誉印证了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苏建宏表示,昭通市下一步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龙头引领、群众参与”的思路和“党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着力打造昭通百万亩南方高原冷凉苹果基地,到2020年实现全市苹果种植规模达到72万亩,2025年达到100万亩。

苏建宏指出,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借鉴云南烟草产业的经验和海升苹果产业发展的模式,在质量上下功夫,走高档苹果的发展之路,瞄准全国高端苹果10%的市场目标,坚持一步登顶,跨越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三产联动;坚持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坚持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坚持科技支撑,绿色高效五大原则,产出最优质的苹果。“一方面在最适应的区域,选择最适宜的品种,用最先进的水肥管理技术,最先进的机械设备,来打造中国最优质的苹果,另一方面要坚持产城融合,打造半城苹果满城香的中国首座苹果之城,让苹果不仅仅成为一个产业,更成为一个品牌。”苏建宏说。(柏斌图文)

上一篇新闻

总投资逾90亿元!昭通威信16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下一篇新闻

2018首届昭通苹果认养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