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占新加坡75%,为何不把华语定为国语
新加坡“国父”、前总理李光耀,在世界政坛上久负盛名,他不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大师。
新加坡能以区区弹丸之地,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李光耀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民族主体构成是华人,占到了总人口的75%,这个比例非常大,李光耀也不例外,他同样是华人的后代。
同宗同文就会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
不得不说,老一辈的南洋华人是十分爱国的,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就是一位杰出代表。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抗战期间,他组织成立“南侨总会”带头募捐,三年间共捐助4亿国币,衣服、食物和药品更是不计其数。这种身在南洋却心系祖国的情怀,着实令人敬佩。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中华总商会的一组代表游说李光耀,希望将华语定为新加坡国语,理由是:目前华人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七成。
不过该提议被李光耀拒绝,并且他还训斥道:“除非你们把我打倒,否则绝不可能。”
李光耀心里非常清楚,得罪了中华总商会,将会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不利。那他为何宁愿冒着得罪75%华人的危险,也不把华语作为新加坡的国语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怕引起新加坡的分裂
虽然新加坡的主体民族是华人,占到总人口的七成,但是毕竟新加坡还有三成的马来人和印度人。
李光耀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如果把华语定为新加坡国语,将引起马来人和印度人的极大不满,如果情况失控,就会引发内部骚乱,让新加坡四分五裂。
正因为考虑到各民族的平衡性问题,李光耀才会拒绝将华语定为国语。同样,他也不会同意选择马来语或者泰米尔语中的任何一个。
第二、英语比华语更具“优势”
李光耀曾在自己的著作《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指出:“历史显示,能讲英语并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已成为新加坡的成长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李光耀认为,新加坡是一个蕞尔小国,它能做到的只有适应和融入世界,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因此只有掌握了英语,新加坡才能更为主动的与世界进行对话。显然,在李光耀看来,华语在当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新加坡开始注重提升学校的华文水平,为的是新加坡人日后到中国工作或者跟中国做生意时,能够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资料:《李光耀观天下》
点击阅读 警惕素凯泰的陷阱 阅读是修养,分享是美德未经书面同意 请勿转载
THE END
完稿小编:赵见见 选题老编:潘莹斌
专稿作者:戴慧成 左 传 丁子懿
出品商:见山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见山博物 公众号 JSBWZZ
出版时间:周一、三、五 20:00--22:00 时
商务联系:P28252 (接头暗号:99)
重案回顾 目录帖 2018年 点击此处
【2014.8.28——2017.8.27】
见山博物第一年目录 请直接点击此处
见山博物第二年目录 请直接点击此处
见山博物第三年目录 请直接点击此处
见山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20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