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 星期日

【不要错失关键地位】

【不要错失关键地位】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

26学者评“俄乌冲突与世界秩序”系列第19篇


编者按

赵全胜 【海外看世界】主编:

俄乌冲突对世界秩序和大国博弈格局影响巨大,为此我们邀请了在美国、中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6位学者就以下问题展开快评:


· 全球格局:大国博弈的格局将回到美中俄三足鼎立还是美中俄欧四边关系? 还是其他形态?


· 世界秩序:是否会出现相互对立的两大组合?联合国的作用?主权和领土不可侵犯等国际关系准则是否会受到冲击?如果和国家安全考量相冲突,到底孰先孰后?


· 经济前景: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世界金融体系有何冲击和重朔,例如产业供应链、能源(石油和天然气)、粮食、以及美元地位?


· 两线作战:美国如果还是把中国作为首要的对手,把俄罗斯作为当前要应付的对手,有没有可能两线作战?有没有可能放松一方,而针对另一方?


· 欧洲/日本:欧洲和日本会不会又成为当年“三个世界”理论中那样的“中间地带”,而成为 “兵家必争之地”?还是他们已经完全站在了美西方阵营这一边?

·

· 俄国角色:俄罗斯这次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是否又一次打破了现有的美国世界霸主的格局?它将重返大国地位还是一蹶不振“倒退30年”?


· 中国周边:考虑到美日韩关系的变化以及AUKUS、QUAD 框架内成员国家的频繁互动,中国周边的围堵状态是否被加强?


· “中立国家”:如何看待新崛起的独立力量?比如印度,以及亚非拉(包括中东)绝大多数“保持中立”的国家所发挥的作用。


· 中国政策:中国外交到底应该继续冷静观察、静待其变,还是更积极主动地出面调停?


· 台湾问题:俄乌局势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启示、经验、和教训?


· 区域影响:俄乌局势对您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或者您研究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什么样的重要影响、变化?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孙哲 哥伦比亚大学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张清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门镜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林民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黄靖 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建伟 澳门大学

汤绍成 台湾政治大学

刘迪 日本杏林大学

张慧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张勇进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蒲晓宇 美国内华达大学

陈淑英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祁冬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庚欣 香港凤凰卫视

黄海涛 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鞠海龙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熊达云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

金应忠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张望 日本早稻田大学

伍国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

金君达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李勇慧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王梓元 外交学院



【不要错失关键地位】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

26学者评“俄乌冲突与世界秩序”系列第19篇


罗伯特·杰维斯在他的著作《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里曾经提到“在一些三角关系中,一个国家能够获得一种关键的地位(pivotal position),即它能够与其他两方中的任何一方密切合作,而那两方则缺乏这种灵活性。”中国当前正处于面对这种关键地位(the pivot)而可以做平衡手(holder of the balance)的机遇期。


01

非同盟提供的灵活性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两国依旧不是盟友关系。中俄双方并不希望将对方塑造成与自己意识形态一致的存在,也不需要一方听从另一方的,它们也互相努力避免冲突 - 这与前苏联时代“老大哥”与“小老弟”的关系很不一样。这种“非同盟”关系的优势在于中俄在做决策时并不需要征求对方的意见,出现政策差异也是双方能理解的。所以,相比拜登政府在其与中俄互动之前都不得不与各方盟友通气、征求意见,中俄各自在决策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动武之前并没有与中方通气,中方在接下来也并不需要将自己与俄罗斯捆绑在一起。中俄之间的这种“非同盟”关系为中国成为“关键国家”创造了基本条件。


正如杰维斯所分析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益不强令它与他国保持密切联系,那么它就能够通过高价出售其支持而获益。”这样的局势在国际关系中比比皆是。1910年的俄国因为处于英德之间的“关键地位”而使得俄外长感到可以同时对英德都搞一点“敲诈”,因为英德都不希望俄国与另一方走得太近。上世纪70年代时,基辛格看到了美国在中苏之间所处的关键地位,决定扮演一下平衡手。他驳斥那些极力主张美国在与中国建立关系之前应先与苏联达成协议的人,并表示“如果没有中国之行,我们可能就没有莫斯科之行”。拜登执政的第二年,中国来到了美俄之间。

【不要错失关键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印度的示范


俄乌冲突发展至今,最大的赢家莫过于印度。印度显然意识到了它正在多边关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并不需要和美欧(尤其是那些同样说英语的国家)完全捆绑,因为做平衡手反倒可以让印度左右逢源,获得与其经济和军事资源不相称的收益。能够自由地选择盟友是重要的战略优势。所以,印度可以在联合国大会就针对俄罗斯的议案投弃权票,可以以2021年日平均水平四倍的量和折扣价够买俄罗斯的原油,可以和俄罗斯“阳谋”去绕过欧美的制裁,却也同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谴责俄罗斯的行径并继续与美国频繁接触,外长防长赴华盛顿和美方进行2+2会晤,甚至从美方也捞一些包括获得国防装备支持在内的好处。


美国不是没考虑过制裁印度,之前对北约盟友土耳其都使用过的《Countering America’s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s Act》法案就曾因为印度不听美方劝阻仍然要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而被美方慎重衡量是否对印使用,此次俄乌冲突中印度对俄罗斯的态度自然也让这个法案再次被商讨。但因为印度当前处于“关键地位”,美西方不感冒印俄进一步加深关系的风险,再加上印度又积极地扮演“平衡手”的角色,这使得印度迎来了空前的战略机遇期。

【不要错失关键地位】

图片来源于The Economist


03

给中国的启示


印度利用其“关键地位”仍需在道义和利益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其效用仍然大打折扣,而中国所处的位置比印度更优,因为中方利用“关键地位”扮演“平衡手”的角色时,道义和利益将是高度重合的。当中国推崇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时,道义上是对国际秩序基本规则的维护,利益上是对中国在台海、南海等议题上的立场进行巩固。当中国针对布恰事件公开强调要保护平民的安全并将平民伤亡降至最小时,道义上是对国际法的守卫,利益上可以潜在向欧洲示好,让欧洲愿意以高价(如恢复中欧投资协定这种美方最不愿看到的发展)换取中方的支持、修复中欧关系。而当中国借“关键地位”发声并积极斡旋各方降级冲突时,道义上这可以展示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利益上则可以避免俄罗斯进一步壮大而虎视中亚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国家。因为中国可以给俄罗斯提供为数不多的“生命线”,俄罗斯会担心与中国疏远。而中国同时也可以利用关键地位在与欧美的博弈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收益。

在三方博弈中,最坏的处境是本方被孤立,而其他两方结成联盟;稍好一点的情况是本方和另一方结成联盟而孤立第三方;最佳的状态是本方处于“关键地位”,因为另外两方都会担心本方向对手倾斜而选择拉拢本方。普京在拜登上任初期显然洞察到了美方挑起的与中方的激烈竞争,所以试图想要让俄罗斯尽快处于“关键地位”。而拜登政府在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中方强硬的同时还不断在台湾问题等一系列议题上挑战中方的底线,直接把中方推向俄方,美方自己则落入了最坏的处境。中方和俄方联手自然比被孤立的处境要好,但当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俄关系已悄然发生改变,尤其是一些人道主义灾难也已经浮出水面,中方无论是从道义还是利益的角度,都不应该错过从“关键地位”出发去扮演平衡手的机遇。

【不要错失关键地位】

乌克兰难民危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上一篇新闻

最后的英伦战略空军:冷战早期的3V系列轰炸机传奇与提前落谢幕

下一篇新闻

虎年邮票被吐槽“满脸愁容”、KAWS登上长白山、荣宝斋打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