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趁其未消失,我们聊聊“避税天堂”| 金融小百科

备受瞩目的全球最低企业税谈判迎来重要进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7月1日发布公告称,全球130个国家和司法管辖区已经同意全球最低公司税率设置在15%。如此一来,包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卢森堡在内的这些耳熟能详的避税天堂,就要失去低税率政策的优势了。


在本期金融小百科中,我们来具体了解下“避税天堂”是什么,以及它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原因和过程,针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施加的压力,我们再来看看“避税天堂”是如何应对的。

趁其未消失,我们聊聊“避税天堂”| 金融小百科

什么是避税天堂

“这里是加勒比海的天堂——开曼群岛,这里有阳光、大海和鸡尾酒,但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很多的钱,大型公司和零税收。”

这是BBC高分纪录片《揭秘开曼岛》)《Britain’s Trillion Pound Island- Inside Cayman》的一段旁白。当地居民被问到“为何开曼岛没有实业却又如此富庶”的时候,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房产经纪人,或者是庄园领主的继承人,都不约而同又满脸骄傲地回答:“因为这里是避税天堂!”(Cos Cayman is the Tax Heaven.)

什么是避税天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为非居民纳税人提供便利,并成为非居民纳税人逃避其居住国家税收的场所,则该国家可以称为“避税天堂”。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离岸金融市场”逃避重税和躲避监管。

和避税天堂相关的,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离岸(Offshore)”。

“离岸公司”是指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离岸管辖区,但投资人不需要亲临当地,公司业务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直接开展。一般而言,在离岸中心成立公司主要是避税,之所以这类离岸中心又叫“避税天堂”,是因为与通常使用的按公司营业额或利润额征收税款的做法不同,离岸管辖区政府只向离岸公司征收年度管理费,除此之外,不再征收任何税款。

了解完“避税天堂”和“离岸”的相关概念,再来看下避税天堂的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启动过评估“避税天堂”的调查项目,调查报告中用三个特点概括了全球避税天堂和所谓的离岸金融中心的整体情况:

第一,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其业务往来的对象主要是非本地居民;

第二,这些经济体的对外资金与负债要远高于对内的资金与负债,这个特点显然是与第一条直接有关,当你的客户主要都是非本地居民的时候,自然对外的资金量要大于内部资金量;

第三,所有这些所谓的金融中心,都提供低赋税(或零赋税)、宽松的金融监管以及严格保密的银行信息。

类似开曼群岛,世界上还有着许多被称为“避税天堂”的离岸金融中心,她们或在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中偏安一隅,或在大国和主流税制周围独树一帜,主要包括英属维尔京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塞舌尔群岛、萨摩亚群岛、马恩岛,以及卢森堡、爱尔兰、比利时、奥地利等。

根据英国研究机构税收正义联盟(Tax Justice Network)的调查统计,全世界主要国家为了避税而转移到避税天堂的总资产大约有21万亿美元(1970-2010资产转移累积总量),占全球财富总量的8%。

时至今日,“离岸金融中心”的经济规模已经发展到极为庞大的地步,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报表层面)甚至超过很多国家的GDP,成为全球经济力量中不可忽视的一支。

以开曼群岛为例,国土面积仅为264平方公里,大约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人口总量仅有64,174,人均GDP高达85,477美元,远超发达国家的最低标准(12,055美元)(参考世界银行2018年数据)。如此富庶的“弹丸之地”,是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和东京的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在岛上注册的公司数量超过10万家(远超人口数),包括700多家银行、800多家保险公司和近万家对冲基金机构。

趁其未消失,我们聊聊“避税天堂”| 金融小百科

追根溯源:美国特拉华州是最早的现代避税天堂

如此庞大的“避税”经济体系,绝非一蹴而就,而他们形成的源头,也显然不是这些大洋上的小岛国,而是来自两个主流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美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逐步衰落,美国经济开始崛起。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私营企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众多美国企业面临一个痛苦的现实,就是企业赋税过高。这些外部环境造就了全球最早的现代避税天堂的形成——美国特拉华州。

1898年,美国东部的特拉华州面临政府财政困难的问题,于是,这个州通过立法,大大降低了在这个州注册公司的企业税和经营税。州政府希望通过这个办法吸引外地公司来注册,从而为本地经济创造增长点,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

此法案一经公布,大量企业涌入特拉华州注册公司,而特拉华州也尝到了甜头,到1902年,特拉华州注册企业达到1407家,而到1919年,特拉华注册企业已达到4776家,在当时这样的增量令人咋舌。这样的政策也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特拉华州通过降低赋税吸引外地资本流向本地,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此后,美国各联邦州政府纷纷效仿特拉华州,用降低州内赋税的手段来吸引州外资本流向州内,从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该套路影响深远,而效仿得最好的地区,也均在美洲大陆之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殖民地独立浪潮,很多英属、法属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其声势浩大,迫使英国、法国等殖民地宗主国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同意这些殖民地获得独立主权。但这些殖民地通常是地处偏远、资源匮乏、人口稀少的岛国(位于大陆地区的殖民体很早就脱离了殖民统治),新成立的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又搬出了19世纪末美国特拉华州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套路。获得独立后的新政府通过立法,大大降低了本地的企业税收和各种税收,吸引资本流入本地,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简单来说,19世纪末叶以及20世纪中叶,这两个时间点大大促进了全球避税天堂的形成。两者后来不断汇流,以至于最后达到了非常庞大的经济规模。大部分“避税天堂”的发展轨迹都是殖民地先从宗主国手中获得主权独立,然后当地立法机构通过有利于资本避税的立法,使得这些地区能够为避税、资金跨境流动等提供方便。

基于现代国际法原则,独立主权国家制定法律,世界其他国家都无权干涉,而这一“原则”也成为避税天堂的一个保护伞。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发展为跨国公司,国家间的资金流动更进一步促进了“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的发展。

谴责和“围剿”

“即使它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大楼,那么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税收漏洞”

低税率甚至零税率促进了“避税天堂”本国的经济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然而也对跨国公司的获取利润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了一定的侵蚀。OECD的研究显示,全球跨国公司将25%的利润置于低税率国家,美国跨国公司的这一比例甚至更高,从2000年左右的30%提高到2019年的60%。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在一次演讲中“点名”了开曼群岛的阿格兰屋(UglandHouse,是位于开曼群岛南教堂街上的一幢5层办公大楼,却为18,857家公司提供了办公地址),他说:“竞选期间,我就对那栋竟然被上万家企业视为自已总部的小楼表示过愤慨。我以前也说过,即使它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大楼,那么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税收漏洞。”奥巴马称,将坚决打击离岸避税,为美国政府增收。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着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浮出水面之后,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由此也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各种政府在探寻这场危机的原因时发现,“避税天堂”虽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但其会为投机性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提供诸多便利条件,是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也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之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出重拳“围剿”避税天堂。2009年4月,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上,“避税天堂”的税制改革和相关信息披露成为首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各国领导人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

在之后的多个国际会议上,G20和OECD协调各国出台了《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该《公约》主要规定了税收征管的互助方式,包括情报交换、税款追缴和文书送达等,以防止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天堂”逃税。目前全球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其中包括15个非独立主权管辖区(如开曼群岛、英属泽西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

2014年,OECD发布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截至2017年6月3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承诺实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96个国家签署交换协议。百慕大、瑞士、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马恩岛、塞浦路斯、泽西岛已经于2017年进行信息交换,而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哈马群岛等也于2018年进行了税务信息交换。

2016年,包括中国在内,近140个经济体构成的OECD/G20包容性框架(InclusiveFramework)成立,参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Base Erosionand Profit Shifting)相关议题的标准设立和内容执行。2018-2020年期间,包容性框架为应对数字经济下的税收挑战展开”双支柱研究“。支柱一,拓展“税收联结度”规则,明确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税收计算与分配。支柱二,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是OECD一直在坚持的反对“避税天堂”的拓展。

迫于国际社会压力,一些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国家或地区也出台了应对措施。比如2018 年底,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根西岛、百慕大等司法管辖区纷纷公布新的经济实质法案,对区域内注册或经营的企业提出“经济实质”相关要求(即指有实际经营活动,而不是空壳公司)。

此外,2019年2月,开曼群岛公布了《开曼经济实质实施指引》,对于那些不能满足经济实质要求的空壳公司,将被处以罚款、强制注销,或者将信息直接交换给相关政府税务机关;虚假申报或误导陈述的,将被处以罚款或由责任者承担刑事责任等。

全球税收协议下的避税天堂,何去何从

本次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经济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运用税收杠杆可以对社会经济的运行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今年3月31日,拜登政府在《美国制造税收法案》中指出,将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所得税为基建计划筹资,虽然法案中相关加税条款未被通过,但美国带头“加税”的意图已十分明显,被认为是新一轮全球加税潮的催化剂。

今年6月,G7达成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议案的要点包括:

第一,大力支持目前G20/OECD包容性框架下的“双支柱”努力。支柱一为应对由全球化和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支柱二为引入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率;

第二,对于支柱一,就征税权分配达成共识,并在引入新国际税收规则的同时,移除所有现行数字服务税(Digital Services Taxes)及类似安排;

第三,对于支柱二,承诺设置至少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

第四,明确双支柱谈判的齐头并进至关重要,并希望在7月9日-10日在威尼斯举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达成协议。

该协议若真的施行,理论上“避税天堂”将不复存在。因为在这个前提下,一旦企业在某个国家支付的税率低于最低税率,其总部所在国政府可以要求其基于最低税率水平缴税。举例来说,如果开曼群岛依然实施0税率,一家总部在美国的企业就算跑去开曼群岛注册,它还是要向美国政府缴纳15%的税;而如果这家企业选择到税率为12.5%的爱尔兰缴税,它就需要向美国缴纳剩余的2.5%。

针对该议案,一些低税率国家立即提出了反对的声音。爱尔兰财长多诺霍曾表示,“我们对于这个水平的全球最低税率持非常重大的保留意见,它意味着只有特定国家、特定体量的经济体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获利,我们对此有着强烈担忧。”尼日利亚驻经合组织大使Mathew Gbonjubola也表示,15%这一税率对非洲国家的帮助不大,而且很可能带来税基侵蚀。

另外据金融时报报道,外界普遍预计爱尔兰、瑞士和巴巴多斯等避税天堂和投资中心将拒绝签署该协议。可见,该项历史性协议对此前低税率或零税率的“避税天堂”确实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薅大国羊毛的好日子或许是一去不复返了,而盲目抗争也无异于以卵击石,唯有拥抱变革,进行本国税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更好的出路。

参考资料:

1、《全球避税天堂是怎么形成的?》;孙骁骥。

2、《划定全球最低税率 避税天堂要凉了?》;中国经济网。

3、《G7协议将终结“避税天堂”?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防范这些风险》;新京报评论。

4、《全球最低税率迎来摊牌时刻》;华尔街见闻。

5、《避税天堂的起源发展与现状》;佟毅。

6、《逆转全球40年减税潮:美国带头,全球加税起,对中国影响几何?》;华创证券。

上一篇新闻

李扬:LIBOR的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上)

下一篇新闻

U40富豪财富下降榜:快手宿华减少千亿元,悦刻汪莹减少600多亿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