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柏松:端午节的时代魅力
端午节经历了由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江大河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可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端午节,无论是端午节的萌芽时代、发展时代、定型时代,抑或是兴盛时代、延续时代、当今新时代,都焕发出了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魅力。
一
先秦五月五日的沐兰辟邪仪式,是端午节的萌芽形式。《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所记兰汤沐浴为五月,没有表明具体日期。《艺文类聚》引《大戴礼》,则有了明确说明:“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太平御览》引《大戴礼》也说:”五月五日,以兰汤为沐浴。”说明先秦时期,五月沐浴兰汤的日期是十分明确的。
那么,五月或五月五日举行沐浴仪式的目的是什么呢?《初学记》引《夏小正》作了回答:“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古代沐浴所用兰,即兰草,亦称佩兰。以兰草煎汤沐浴消除毒气,是因为兰草本身具有药用功能。《本草经》说:兰草“利水道, 杀蛊毒, 辟不祥, 久服益气轻身不老”。《本草纲目》也说:兰草“消痈肿, 调月经, 煎水, 解中牛马毒”。同时,兰草具有芳香的气味,取之煎汤沐浴有祛除污浊保持高洁之意。屈原《九歌·云中君》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显然,屈原之沐浴兰汤,有象征去除污浊、保持心性高洁的用意。总之,五月五日沐浴兰汤的习俗具有辟邪之意,同时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除开生活层面的辟邪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辟邪意义。
五月为什么要沐浴辟邪?这与当时的人们对五月的认识有关。《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生死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母躁,止声色,母或进,薄滋味,母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母刑,以定宴阴之所成。”人们认为:五月是阴阳相争,生死相搏的季节,所以借沐浴兰汤消灾解厄。
用沐浴辟邪,与先秦时代官方沐浴礼仪和民间的沐浴习俗有关。《周礼·天官·宫人》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脩,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不仅天子有专门沐浴的礼仪,诸侯朝见天子,必先行沐浴之礼。《礼记·王制》载:“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县内。”周朝为诸侯朝见天,还专门在王畿境内设置汤沐邑,供他们朝见前歇息沐浴,以便以洁净之身朝见天子。在先秦,沐浴不仅是官方的礼仪,在民间也形成习俗。最典型的是暮春之际水边祓禊之俗。《周礼·春官·女巫》载:“掌岁时祓除衅俗。”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举行的祓除衅俗,即是沐浴除凶去垢活动。《论语》还描写了上巳节沐浴的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巳节人们来到水边洗濯,借以除去宿垢与晦气,并随风起舞,咏诗而归,可见沐浴后的人们精神焕发,身心愉悦。先秦朝野沐浴之风的盛行,导致了五月五日沐浴兰汤辟邪仪式的形成,从而奠定了端午节全民防疫全民讲求卫生的节日特性。
二
两汉魏晋,是端午节迅速发展时期。先秦五月五日的沐浴辟邪习俗得以多方面扩张,其扩张的内在动因在于先秦五月为阴阳相搏季节的观念发展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的观念。人们认为这一天生的孩子,男孩会危害父亲,女孩会危害母亲。《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吴树平《风俗通义释·佚文二十》。)《论衡·四纬篇》:“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母,不得举也。已举之,父母祸死。” 甚至出现了五月五日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秃头”等说法。
在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观念的支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辟邪习俗。用于人身的辟邪习俗为系五色丝于臂。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又云:“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送。”将丝线染成五色,系于手臂,即称为辟兵缯,认为以此可以挡避刀剑,即所谓刀枪不入之意。五色丝系臂之做法还可以抵挡病魔侵入,还可以延年益寿等,所以又称为长命缕。人们还将五色丝线等相关丝织之物拿来相互赠送,以为互祷平安!
汉代开始,端午节辟邪增加了在门户上挂辟邪物的习俗。一是挂朱索五色印的习俗,这是先秦不同时期挂桃符与朱索习俗的融合形式,本不一定用于端午,至此已被固定为端午习俗。《后汉书》卷十五《礼仪志》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二是挂艾,将所采艾草扎制成人形悬挂在门户上,以禳毒气。周处《风土记》载:端午“采艾悬于户上。”
晋代已将夏至食粽习俗移至端午用以辟邪。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尝。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鼓麻蓼,名曰菹龟。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盖取阴尚阳包裹末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 这里详细介绍了粽子的作法,解释了粽子所象征的端午节阴阳相分的意义,是先秦五月阴阳相搏观念的发展,粽子在此也具有了调和阴阳,祛除不祥的辟邪意义。
从汉代武帝开始,宫廷有了端午赐枭羹百官食用的辟邪仪式。《汉书·郊祀志》:“汉令郡国进枭鸟,五日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以辟诸恶也。”食枭还跟人们対枭鸟习性的误读有关,认为枭是一种恶鸟,长大以后食母。枭雄一词即来源于这种误读,这种人物虽是成功的英雄,但心狠手辣,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端午食枭既有辟邪,也有弘扬孝道之意,这与汉代开始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有密切关系。
两汉魏晋时代,既有大一统的盛世,也有天下纷争的乱世,人们对太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频仍的厌恶,导致了端午节辟邪趋吉习俗的兴盛,产生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端午辟邪习俗,既装点了盛世时代人们的生活,也慰藉了处身乱世人们的心灵。两汉魏晋强盛的辟邪习俗奠定了端午节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端午节的定型性发展。
三
南北朝是端午节定型时代,定型的标志是形成了端午划龙舟与食粽祭祀屈原等历史人物的仪式,从而形成了端午节习俗的主干部分。
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代,南北对峙,封建割据,战争连绵不断,百姓生活于动荡不安之中,常有感于人生难测、生命无常。因此至南北朝,两汉魏晋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的观念进一步膨胀,产生了一系列历史人物五月五日水死的故事。《荆楚岁时记》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江苏苏州一带民间传说,伍子胥为吴王所害,五月五日被抛尸江中。《曹娥碑》记曹娥父死于五月五日,曹娥哭了七天七夜后投江而亡。曹娥虽不是五月五日死亡,但她的父亲是五月五日死亡,且是水死。当然民间也有说曹娥为五月五日死亡的。由于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水死,所以人们举行仪式祭祀他们,也自然要采用水上举行的仪式。长江中下游曾有用龙凤之舟祭水神或为亡灵招魂升天的习俗,在这一时代,便被用来祭祀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曰,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在长江流域,端午节除了祭祀屈原与伍子胥外,还有祭祀曹娥的习俗。南北朝时代,北方人口的南迁,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进一步融合,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楚地风俗对全国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当此之际,人们换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拜祭屈子庙。祭毕就开始龙舟竞渡。“飞凫”“水军”“水马”等龙舟凤舟一齐下水,鼓声阵阵,群桨齐划,飞船似箭。岸上观者如堵,欢呼声、呐喊声响彻天地,一片狂欢景象。龙舟竞渡的形成,是端午节定型重要标志之一。
两汉魏晋端午食粽习俗至此也与祭祀历史人物发生联系。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端午节的粽子也被赋予了祭祀历史人物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辟邪吉祥物了。
南北朝辟邪习俗进一步发展,挂艾、戴五色丝、采药等更为盛行。辟邪习俗与划龙舟、食粽祭祀习俗共同构成端午节的主要内容,在祈求个人的平安中增添了祈望国泰民安的内容,在紧张的辟邪和肃穆的祭祀仪式中,增添了狂欢的色彩,从此端午节便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复合型的节日了。
四
唐宋时代是中国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值此盛世,端午节也进入繁荣发展的鼎盛时代。宫廷举行盛大端午活动,既起到了率先垂范作用,也起到倡导推进作用;宋代道教、佛教的渗入也对端午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龙舟竞渡规模宏大,狂欢娱乐色彩更为彰显,同时,纪念屈原成为龙舟竞渡最通常的意义;辟邪习俗丰富多彩,花样翻新,更具娱乐性、装饰性色彩;以食粽为主的饮食习俗进一步发展,粽子花色多样,饮食品种不断增多。这一切都展现了盛世端午节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唐朝龙舟竞渡达到鼎盛时期。由于国力增强,统治阶层对一些节日活动大力支持,民众参与积极性大增,此期的龙舟竞渡规模宏大,场面热闹。唐代诗人对当时端午节龙舟竞渡情形有详细记载。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鼓发南湖槎,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诗中描写了在激流中竞渡的情景,龙舟双双竞飞,桨槕挥舞,波涛翻涌,击鼓出发地点在南湖槎,夺标决胜负的地点在西驿楼,竞争十分激烈。
唐代端午食粽习俗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食粽;而且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配料制作更为讲究,出现了一些很有名气的粽子。粽子的形制多种多样,有角粽、菱粽、筒粽、秤砣粽、锥粽等。唐朝有名的粽子有九子粽、百索粽、赐绯含香粽等。
端午节的辟邪还增添了新的内容。唐朝有端午节在江心制作铜镜以向皇帝进贡的习俗。端午铸镜在东汉已经出现。唐朝铸镜要在扬子江心去铸,认为这样铸出的镜子才灵验,称为“天子镜”。《容斋随笔》记载:“唐世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镜以进, 故国朝翰苑撰端午贴子词多用其事。”《唐国史补》也载: “扬州旧贡江心镜, 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 六七十炼已易破难成, 往往有自鸣者。”端午江心为宫廷铸剑既为辟邪,也有政治方面的象征意义。唐太宗说过一番话,明确解释了铜镜蕴含的象征意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官吏端午铸镜进贡,也包含了希望皇帝能如明镜般明察秋毫、以保国泰民安之意。
宋代又有女子在端午节染红指甲辟邪的习俗,这是由缠五色丝于臂辟邪习俗演化而来,其辟邪的功能已多为装饰功能所替代。《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别碰我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古代妇女喜欢用凤仙花染指甲。采摘红色凤仙花,与白矾一同捣烂;先用大蒜擦指甲,然后把捣烂的花瓣敷上,再用凤仙叶子包裹起来,第二天指甲就变得鲜红可爱,颜色数月不褪。周密的《癸辛杂志》载:“凤仙花者,捣碎,入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日久渐退,回人多喜之。”女子染红指甲习俗的出现,表明端午辟邪习俗朝着审美性方向发展的趋向。
五
元明清时代,端午节习俗全面传承的时代,也是端午节的远播时代,端午节不仅远播我国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而且远播东南亚一些国家。
这一时期,民间产生了挂艾型传说,将端午挂艾与避免兵祸联系起来,表现出端午辟邪的对象由瘟疫病毒等自然灾害到兵祸这一社会灾难的转化,这是自魏晋以来上千年兵祸不断带给人们无尽的痛苦和磨难使然。挂艾传说的基本情节是:农民起义军五月初四路过某地时,由于官府造谣等种种原因,百姓纷纷出逃。义军首领见一贫妇牵着小孩、抱着大孩在赶路,一问才知道大孩是别人的(或是前妻所生,或是已故亲友留下的、或是其他人留下的孤儿),小孩是她所生,深受感动,当即向她讲明自己的身份,并吩咐他在家门户上挂艾蒿(或葛藤、菖蒲、石榴花等),他可以吩咐自己的部下不去打扰。贫妇不仅自己这样做了,而且告诉乡亲们这样做了,于是家家平安无事。由此便形成端午节挂艾的习俗。个别传说将义军说成进剿的官军。有的传说则讲贫妇听了仙翁的话,挂上艾草避免了瘟疫。此类型传说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流传,如汉族的《插艾》(黄巢,河南)、《插艾免灾星的来历》(黄巢,湖北)、《端阳节插艾的风俗》(李自成,湖北)、《端午节挂葛藤的来历》(黄巢,福建)、《端午插菖蒲的来历》(黄巢,浙江)、《端阳节挂蒲叶的传说》(黄巢,陕西)、《五端五儿挂葫芦》(黄巢,河北)、《艾狗》(张献忠,四川)、《端午插青的传说》(张献忠,江西)、《五月初五插艾子》(仙翁,河北)等。另外,汉族的《黄巢插柳护穷人》(浙江)、《红灯笼》(李自成,河南)、《柳荫街》(张献忠,四川)等。又如少数民族的挂艾传说:仡佬族《端午挂艾的来历》,满族《挂艾蒿的来历》,朝鲜族的《五月初五挂艾蒿和红绸的传说》等。挂艾传说成为端午在全国广为传的重要媒介。
此外,端午节习俗在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也都有传承,形成了一个端午传承文化圈。
六
进入新时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端午节获得全面复兴,并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
《西塞神舟会》农历五月十六,神舟巡游于街巷(2000年农历五月十六,吴志坚摄)
2006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湖北、湖南、江苏三省四地共同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江苏苏州“苏州端午习俗”、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州会”、湖南汨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四个组成部分,2009年9月30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并获得新时代的新发展。
湖北黄石西塞神舟会,2000年神舟登江盛况(吴志坚摄)
湖北黄石西塞山端午节本有迎神船逐疫习俗,经发展演变,成为神舟会,并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内容。神州会在五月十八大端午举行。神舟用木材、竹子、彩纸等制作而成,近年又引入了新材料。龙头高昂,龙身设置亭台楼阁,花团锦族,彩旗飘飘,龙尾摇摆自如。舟内摆放着用彩纸扎成的屈原、女娲等108个人物像,以及鸡、鸭、鹅、猪、牛等家禽形象。五月十六,由八名青壮年将“神舟”从龙宫内抬出,在村里挨家挨户游行,乡亲们早已摆好香案,恭迎“神舟”到来,并将祈福用的米和茶叶少许洒向神舟;五月十八为送舟日,让神舟顺江而下流入大海。该节日既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为了表达了当地民众对无病无灾、健康长寿、发财致富的祈望。
古代有龙舟竞渡,也有凤舟竞渡。清·檀萃《粤囊》:“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凤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凤舟竞渡曾分布南方多地,但已逐渐消亡。进入新时代后,湖北洪湖、鄂州等地又恢复了端午凤舟竞渡,并创造了与龙舟竞渡的形式,意在昭彰龙凤呈祥之意。
屈原故乡湖北秭归端午节历来有祭祀屈原的内容,近年,当地相关机构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通过多种形式来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投江之地湖南汨罗的端午节也在祭奠屈原仪式的基础上,将龙舟竞渡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赛事,多次举办国际龙舟赛,以此来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广西靖西,端午药市有数百年历史,是农民自发赶集发展起来的防病访药辟邪的节日。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由药市搭台、全面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具有原生态与现代化集市相结合的特点。
黑龙江五大连池端午节吉祥物巡游(余驰军摄影)
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要过“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药泉山下,从初四清晨开始举行传统的圣水祭祀大典和民族歌舞演出活动。子夜时分,还要“抢零点水”,以为驱邪。进入新时代以来,当地有关部门和机构又在传统习俗基础上,衍生出了花车巡游的活动。五台花车代表着五大连池,代表五福,以五个神话故事的动物作为原型,分别为“圣水宝宝”、“火山宝宝”、“小黑龙”、“小神鹿”、“蛤喇仙子”。花车从圣水广场出发,沿街巡游,数万群众自发的追随前进。五大连池经典的神话传说,用现代技术形式花车巡游来展示,表达了人们寄托于圣水圣水吉祥物的美好祝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进入新时代,端午传统的辟邪门饰和配饰更加丰富多样,并采用现代材质,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从而渲染了端午节的欢乐喜庆的气氛。以粽子为中心的端午节日饮食习俗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品种多样且花样翻新,显现了经济发展时代的新气象。
新时代的端午节以弘扬屈原爱国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为主旋律,以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为旨归,显现了一个既古老又青春焕发的传统节日的蓬勃生机和魅力!一个积淀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苦难与幸福、伤感与欢乐的传统节日,至此焕然一新,呈现出人们快乐安康、热爱祖国的新面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