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楔子

上世纪1980年代逐步解封的“三线建设”,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历史名词。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个春秋,沧海桑田,恍如隔世,三线建设的功过是非也已尘埃落定,但那一段激情岁月和几百万三线人的跌宕历史,至今少有人知......

鄂西,当年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多少三线厂及三线人的故事亟需发掘整理?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20世纪60年代中,宜昌市区大街两旁的房屋门口陆续挂出“代号厂”、“部属厂”(均为当地人对军工厂和中央部属骨干厂的习惯叫法)的筹建处或驻宜办、工作组的牌子;路上疾驶的汽车许多挂军队牌照。成团成师不同番号的工程兵部队,开赴宜昌执行战备施工任务;省内数十个县的民工由专区、县的各级领导干部带队,组建成民兵师、团建制,集中于宜昌施工。由军人和民兵组成的万人大军,开进崇山峻岭赶修战备路,硬是在沟壑纵横、悬崖峭壁的地方,劈山凿洞、筑路架桥,为军工企业修好了专用公路,使之直通三峡腹地。

宜昌背靠“大三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得天独厚的条件被国家列入三线建设区域,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成批涌来。不仅宜昌地区所辖远安县、宜都县、宜昌县大山深处,当年还被视为宜昌市郊区农村的石板溪、乌龟碑、铁路坝、伍家岗、茶庵子,以及江南五龙、谭家河等处,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建筑工地,这是国家投资兴建和安排从沿海内迁宜昌的一大批工厂的基建项目。随着会战、攻关,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相继投入生产。

毛主席提出三线建设的方针

1964年5月16日至6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是会议内容之一。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从存在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估计出发,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首先把支持重点基地的交通、煤、电建设起来。根据这些意见,国家计委对第三个五年计划进行修改。

1965年10月13日至11月15日举行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讨论落实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内容就有确保大小三线建设和一、二线国防工业和战备工程的项目和投资。

以后多年里,毛主席在许多讲话、批示中,都提出要准备打仗,要备战备荒,要抓三线建设的殷切期望、战略部署和各项指示。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大山坳里开进国防工业的建设大军

1965年,海军第七研究院715所(代号706)在宜昌县(现夷陵区,下同)晓峰乡新坪建厂。这就是当年宜昌城区的市民议论的“在大山肚子里放炮,把山掏空后放进一座代号厂”的那个国防工程。1970年建成投入使用,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为支援宜昌战备工程建设,代号767、769两所野战医院,于1970年代初奉调宜昌,三四年后,驻宜施工的主力部队奉命转移。1975年前后,海军第七研究院在宜昌市东山建成一家医院,代号为671医院。1984年,代号706厂即715所的大部分人员撤走,将留下的实验工厂改为715所的602厂。671医院于1986年全部移交给市卫生局,将360张病床调整240张病床,组建成宜昌市第四人民医院。

星移斗转,又过去了10多年,晓峰乡新坪村那座工厂的业主有所变动。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笼罩这里的一层神秘面纱总算是撩起了一角。这里一泓池水,宛如海洋却水波不兴,导游或讲解员会告诉游人,这就是目前全亚洲最大的室内军用人工消声水池,是专为我国海军舰艇的“耳目”——声纳设备提供实验的场所。它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0所和宜昌市科技馆共同承办的“宜昌国防教育馆”的主体。这家工厂各种先进设备姑且不说,仅这一泓池水就有不同凡响的经历,我国海军首艘导弹驱逐舰和核动力潜艇下水之前,其声纳设备都曾在这里试验。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紧随新坪国防工程之后,又一批国防工业企业落户宜昌。1966年,强华机械厂(代号809)在宜昌县小溪塔姜家庙建厂,原在山西太原的老厂于1969年迁入宜昌的新厂,隶属兵器工业部。

1968年,海军第七研究院710研究所在宜昌县艾家镇建厂,1971年建成使用。

1969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066基地在宜昌地区远安县筹建,1970年8月破土动工。历经10年建设,1980年5月27日,中央第八机械工业部组织验收并正式投产,至1985年,累计完成基建投资3.7亿元。该厂除生产军用品外,先后开发生产的民用产品有7B-130双排座轻型客货两用车和WS-630、WS-620两个轻型客车系列产品,以及机电产品等,1985年工业总产值即达1.5亿元,利税数千万元。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612厂生活区全貌


同年国营江新机械厂(代号612厂)从江苏无锡迁入宜昌县小溪塔镇干草湾大垭垴建厂,1975年建成投产,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970年12月,827厂在宜昌县莲沱兴建,是年6月30日,宜昌地区革委会领导人之一的李涵若,组建宜昌莲沱输变电工程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由省领导组织的孝感、黄冈两个地区的民工也参加了输变电工程会战。

该厂建厂的同时,投资兴建专用公路——宜莲公路。宜莲公路起于市区夜明珠,经南津关、三游洞、天柱山至莲沱827厂,全长32.3公里,是一条完全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的一条通道,工程异常艰巨。工程初期,动用宜昌、秭归、沔阳(今仙桃)三县民工会战,高峰时民工多达1.8万人,仍难以加快速度。1972年5月,解放军374部队在省公路局二处,以及核工业部第二十二公司的配合下,将原来临江劈山方案改为避险掘洞和深涧架桥的方案。按新方案调整路线和施工部署后,公路于1973年12月建成,经827厂组织验收,投入使用。1975年,宜莲公路由莲沱向太平溪展延,与早年建成的大老岭至太平溪一段公 路连接,终于建成一条通向三峡深处的山区交通动脉,全长96.81公里。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827厂老照片


后来,827厂人员陆续调出,而为该厂专修的宜莲公路以后在国家大工程建设中又作出贡献。1979年,葛洲坝工程局投资将至莲沱的一段改铺成渣油路,一年多后的葛洲坝大江截流中,作为中转运输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建设827厂,1970年核工业部第二十二建设公司从四川涪陵迁来宜昌,承担战备工程和重点工业企业的建筑施工任务。该公司落户于宜昌县小溪塔冯家湾。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403厂遗址


1970年12月,经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批准,宜昌峡江船舶柴油机厂(403厂)在宜昌市东山茶庵子破土动工,由大连造船厂包建。该厂颇具规模,13年里国家累计投资1.7亿元,厂区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另外还修了专用公路。兴建厂房、科研机构、仓库的同时,还兴建了医院、电影院和从小学到技校(后升格为中专)与高中等完备的生活设施,建筑面积逾25万平方米,成为拥有940余台套设备、3000余名职工队伍的大企业,是我国造船工业在内地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骨干企业。1976年,该厂引进瑞士苏尔寿公司低速大功率柴油机制造专利,推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船用柴油机。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137厂拆迁现场


为了完成战备施工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急调派一批部队开赴宜昌。从各地赶赴宜昌立即投入紧张施工的有:1969年7月,基建工程兵独立八0一团从四川省纳溪县调驻宜昌,担负809厂、137厂的土建安装任务,1972年调往应城县和枝江县;1970年1月,解放军374部队从江苏省淮阴市调驻宜昌,担任宜(昌)莲(沱)公路即827厂专用公路的筑路主力,1974年至1978年,该部队陆续调离宜昌。

中南橡胶厂(137厂)始建于1968年。当年,国家调动基建工程兵独立八零一团负责137厂的施工,1972年开始正式投产,137厂区总占地面积46.3万平方米。最初的工人中,60%-70%是“老转”———部队转业军人,另外是各县的知青,再就是从青岛橡胶六厂和山东化工学院招来的技术人员。

与许多三线工厂一样,137厂更像一个小社会,除了厂区和生活区,学校、医院、邮局、商店一应俱全,甚至还组建了厂区警察和消防队,医院病床就有六七十张,还有专门的妇产医生,可以在厂医院生孩子。计划经济时代,工人生产热情迸发出的能量相当惊人,1988年和1989年,137厂就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双双过亿元,是宜昌市第一家“双过亿”户。

1965年至1967年,国家五机部、六机部批准并投资,在宜都县兴建了3家军工企业,它们是:中南光学仪器厂(代号388厂)、长江光学仪器厂(代号288厂)、向阳光学仪器厂(代号238厂),分别于1969年和70年代建成投产,为国防军工研制、生产光学仪器、精密器材及其成套设备。

完成军工任务的同时,这3家厂又逐步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民用产品。388厂开发电影放映机、电弧炉观察镜,该镜填补了国内空白。288厂利用生产军用光学器件的高精技术和先进设备,开发生产体育射击用枪的瞄准镜以及其他用途的瞄准镜。其台式复印机光学镜头,一度位居国内第一家。238厂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于80年代初开发生产多种型号的照相机,行销全国。

三线建设为宜昌大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遭遇到浮夸风、“大跃进”的波折,工厂仓促上马,工业总产值虽一度成倍飙升,却难以持久。1960年代初贯彻调整方针,挤去工业中的水分,产值很快回落到正常水平,1958年至1964年的7年,正常年份工业总产值只有3000多万元。直到宜昌列入三线建设,国家大量投资建厂和沿海工厂内迁落户宜昌后,这种状况才彻底改观。

解放后一二十年,宜昌不产一两棉纱。国家纺织工业部决定在宜昌伍家岗兴建一座大型棉纺织厂,1967年4月,宜昌棉纺织厂在伍家岗动工兴建。建成投产后,另一座大型棉纺企业宜昌旭光棉纺厂于1974年动工兴建,次年建成投产。两 厂投产后,“宜昌市结束了机器棉织工业用纱靠外调的日子”,还有富余供应外地市场。1985年宜昌棉纱产量即达1.9万吨。

1966年9月,国家纺织工业部批准,将沈阳纺机、天津纺机和上海一机厂和七机厂生产纺织机械的部分设备内迁宜昌市,兴建宜昌纺织机械厂,1971年建成投产,是部属大型纺织机械企业,结束了宜昌只能生产部分织布机和配件的历史,可以生产成套捻、纺设备和编织机械,产品出口罗马尼亚、泰国、缅甸、新加坡、赞比亚等10多个国家。

1966年10月,武汉综合电机厂开关车间迁至宜昌,选址伍家岗艾家嘴,兴建湖北开关厂。连同这一带原有工业企业和在建企业,形成重要的伍家岗工业区。开关厂兴建投产以及电线电缆、输变电设备、小水电设备和柴油发电机或原有扩建或新建投产,宜昌电工电器制造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市机械工业的主要行业,以1985年的一份调查表提供数字测算,电工电器制造行业户数占42.86%,工业总产值占59.28%,利税总额占55.32%。

1966年10月,交通部长航局红光港机厂在宜昌市江南五龙筹建;1967年8月,经国家计委、建委、一机部批准,由上海电缆厂和一机部上海电缆研究所设计并于同年筹备成立的鄂西电缆厂筹备处,在江南谭家河动工建厂,于1968年2月命名为红旗电缆厂。毗邻的两厂建成投产,结束了宜昌长江南岸没有现代大工业的历史。特别是红旗电缆厂建成投产后,迅速发展成全市机械工业的首户和屈指可数的全市工业大户之一,以1985年数字相比较,全机械系统不包括403厂(该厂资料不全)共22家,红旗电缆厂一家的比重只占4.54%;该厂工业总产值达5359万元,占系统比重25.5%;该厂销售收入达6036万元,占系统比重28.3%;该厂实现利税1519万元,占系统比重28.6%。

1966年10月,经国家计委、化工部批准,在宜昌中南路兴建大型橡胶制品企业中南橡胶厂(137厂)。该厂占地面积4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原隶属燃料化学工业部,70年代初下放湖北省管理。1988年和1989年,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双过亿元,是全市第一家“双过亿”户。1968年土建动工,1972年部分投产,至1990年已累计完成产值和销售收入均为11.38亿元,累计实现利税2.93亿元。

1967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批准,湖北钢球厂在当时市区石板溪破土动工兴建,在此前后兴建了宜昌市电线厂、宜昌轮胎厂、宜昌电子管厂、宜昌硬质合金厂、宜昌制药厂等企业,形成宜昌又一处新兴工业区——铁路坝工业区。

这些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宜昌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装备精良,基础比较坚实的国家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一批工业产品获国家金奖、银奖和部、省优质奖。有的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不仅大型工业企业的产品闻名遐迩,而且小厂的产品也光彩夺目,有的派上大用场,在为国家尖端科学和国防建设的服务中大放异彩,先后三次受到中央的通电嘉奖。

早在1966年3月,在国家四机部支持下,北京775厂将4条生产线调拨给宜昌,填补了宜昌电子工业的空白。1969年10月,四机部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内称“69.10”会议),作出了“加速宜昌市电子管厂建设的决定”,正式确认宜昌市电子管厂为电子工业部重点投资的三线地区电真空器件的生产厂家。会后,国家投资141.8万元,军工产品率很高,16个品种曾高达90%。

宜昌半导体元器件和稳压器等长达15年为卫星、火箭工程效力而获殊荣。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就有宜昌半导体厂生产的3AD—5锗管。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该厂受到表彰。

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宜昌半导体厂提供的锗晶体管,宜昌电工仪器厂提供的程序控制稳压器,宜昌八一钢厂提供的优质专用钢材,或直接安装在火箭上,或用于地面控制,这3家企业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当天祝贺和表彰。

1984年9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一颗科学实验通讯卫星,宜昌市半导体厂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宜昌电工仪器厂提供大型地面试验设备WYJ120—5型程序控制稳压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国家电子工业部通令嘉奖市半导体厂,并颁发了12000元奖金。

60年代中期,中央各部门陆续来到宜昌地区进行选厂和厂址勘查工作。这些部门中有国防工办、海军、空军、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五机部、六机部、八机部、化工部、冶金部、纺织部、国家物资储备局等,共有30多个部门和单位,72个工作组,选址是以宜昌长江两岸一定范围内为主,也有不少部门先后到宜昌县、宜都、远安、当阳、枝江、长阳、秭归等离城市远的各县选址,其中,靠近宜昌市区的宜昌县,宜都县的社、队,往往被列为首选之列。

三线建设大大促进宜昌工业的发展,1965年全市(均指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建制,下同)工业企业虽有122个,但都是小型,职工只有1.22万人,1978年企业总数增加至251个,职工人数大幅增加至5.57万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更为迅猛,1965年度为4681万元,只5年功夫提高了1.28倍,197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又过了10年,1980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几乎是10年前的7倍。


宜昌三线,几代人的记忆


火车开到家门口的夙愿变成现实

半个多世纪以来,宜昌人一直有个“铁路梦”。早在1904年,四川官商拟修建一条陆上迅捷的出川通道——川汉铁路,于1906年设立驻宜公司,以筹办铁路事宜。1909年,在宜昌设立川汉铁路工程总公司,招募路工3万余人,于是年10月28日在宜昌开工。辛亥革命爆发后,宜昌革命志士联络各界人士并依靠路工率先响应,修路工程全线停工。以后几经折腾,总耗银3000余万元,其中宜昌至万县段耗银804万元的川汉铁路工程宣告破产。

时光飞快地流逝,时隔半个世纪,川汉铁路工程以更合理的选线方案又被提出,好几种修建川汉铁路的方案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案头。

1964年9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铁道部部长吕正操要向党中央、毛主席请示修建川汉铁路问题。他们先向薄一波报告,并向毛主席、党中央呈递《川汉铁路选线报告》。报告说,四条选线方案都是由汉口西行进入宜昌地区的宜都县过江,其中三个方案是线路进入湖南,沿澧水或沅江入川至重庆,第四个方案是过江后沿清江进入长阳,经恩施入川至重庆,称为清江方案。

报告由周总理阅后再往上报。周总理批示指出,要查清沿线地方有哪些地下资源,勘察线路时要进行矿产勘查。毛主席对周总理的批示极表赞成,并批示道:“资源、线路要用两三年时间认真调查”,“不可草率行事,也不可拖拖延延”。

不久之后,“文革”开始,毛主席、周总理作了批示的勘察选线工作也不得不完全停止。然而国家从备战布局和建设急需出发,另一条南北钢铁运输大动脉——焦柳铁路,于60年代末即全线动工。焦柳铁路北起河南焦作,南至广西柳州。北段焦枝线的宜昌工段,于1969年7月6日开始施工,1973年7月1日完工通车,长74.96公里,土石方量1000余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300多座。南段枝(城)柳线的宜昌工段,于1970年10月1日开始施工,1973年6月完成通车,长51.4公里,土石方量810万立方米,建筑物多座。

为扶持827厂上马,确保葛洲坝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设备、材料的巨大运量,以及六机部在宜昌兴建403厂等的需要,要修专用铁路支线直抵葛洲坝工地。湖北省为了配合兴建宜昌钢铁厂(设计选址建在宜昌县小溪塔)和开发该厂原料基地官庄铁矿,要求将铁路支线延伸至宜昌县官庄,故将这条起始于宜昌县鸦鹊岭与焦柳铁路相接向西展筑至官庄的铁路支线定名为鸦官铁路。1970年6月18日支线铁路动工,西经宜昌市区38.3公里一段,于1971年7月28日完成铺轨,11月28日由国家验收,正式交付襄樊铁路分局管理,12月8日开始营运。

宜昌市区至官庄段于1972年10月铺轨至终点,未交付营运,至此,58.3公里的鸦官铁路建成。其中,宜昌至小溪塔的12公里一段,曾租给葛洲坝工程局使用。1973年6月3日办理验收交接手续,7月1日全线正式交付襄樊铁路分局营运。鸦官铁路施工初期有3万人,施工高潮曾增至10万人。

我国第四座跨越长江天堑的大桥——枝城大桥,是焦柳铁路的重点工程,于1966年11月26日动工兴建。原设计为铁路专用桥,1971年春修改设计,在铁路两旁加修公路桥,即建成铁路、公路位于同一平面的钢梁桥。正桥10墩9孔,长1282.28米,铁路桥长1742.3米,公路桥各长1744.8米。铁路桥于1971年9月23日正式建成通车,1973年7月1日焦柳铁路焦枝线通车后交付铁路部门营运;公路部分延至1978年底交付省公路局正式启用。

焦柳铁路及其支线鸦官铁路建成,成为宜昌有铁路的开始,先后开通了宜昌至西安、北京、石家庄、怀化、无锡、广州的直达列车。

三线建设的铺开,兴建工厂的投产和铁路、新建公路的建成投入营运,葛洲坝工程的上马,宜昌成为鄂西三线建设重要基地之一。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去寻找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时,一栋栋荒凉的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已经老去,但那段用生命写下的历史却永远无法抹去!

(图文来源于网络 作者:傅长德 编辑:邓龙 )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

上一篇新闻

警惕!海关总署重要提醒!

下一篇新闻

留学生在新加坡生活,一定要注意的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