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侯水生:2021 年水禽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摘 要:本文从国内外水禽生产与贸易、国内外水禽产业技术研发进展总结了2021 年水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2022 年水禽产业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

2021 年水禽生产与贸易概况


1.1 国际方面

依据中国畜牧业协会与世界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据分析及对我国水禽产业市场供求关系推算,2021 年世界肉鸭出栏量约60.6 亿只,与2020年相比减少10% 左右。其中,亚洲占比最大,达到约85% 的占比。其次是欧洲,约占11%。全世界肉鸭按出栏数量排名前5 位的国家是中国、缅甸、越南、法国和孟加拉国。按产肉量排名,前5 位的国家是中国、法国、缅甸、越南和马来西亚。其中,中国大陆肉鸭出栏量约占世界68%。2021 年世界肉鹅出栏量约6.6 亿只左右,与2020 年相比减少约10%。其中,亚洲约占96%,欧洲约占2.3%,美洲与非洲约占1.7%。中国是世界肉鹅出栏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埃及、波兰、缅甸、匈牙利。目前,全球禁止生产鹅肝的国家包括:阿根廷、捷克、丹麦、芬兰、德国、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瑞典、瑞士和英国。这些国家只是禁止生产,并不禁止销售。而印度是全球唯一全面禁止鹅肝生产和销售的国家。

从生产上来看,8 月17 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修改饲料禁令的立法(EU2021/1372),允许使用加工动物昆虫蛋白(PAPs,Pro-cossed Animal Proteins)来喂养家禽、猪以及其他非反刍动物等。这项立法于2021 年9 月生效,为欧盟在家禽、猪和其他非反刍家畜的饲料中有限地纳入加工动物蛋白(PAP)和昆虫饲料铺平了道路。在英国,劳动力严重短缺,一些家禽企业不得不削减产量,导致英国家禽业供应出现了危机。巴西计划增加鸭肉生产,主要瞄准亚洲市场。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与巴西出口和投资促进局(Apex-Brazil)推出了“巴西鸭”品牌,将利用巴西现有的出口渠道来增加该细分市场的出口。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巴西鸭肉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分别购买了1 390 t 和1 000 t。波兰农业和食品经济研究所预测,2021 年波兰家禽产量将比上年下降3%,至310 万t,家禽出口下降1%。

疫病在2021 年对水禽产品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暴发禽流感疫情。11 月11 日,荷兰通报乌得勒支省发生2 起家禽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6 万只家禽感染,910 只死亡,21.9 万只被扑杀;11 月16 日,意大利通报威尼托大区发生20起家禽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8 万只家禽感染死亡。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报道,欧洲禽流感暴发的数量继续增加,至少在5 个国家引发了大规模扑杀,政府要求养殖场增强生物安全,并拉响了新警报。随着各种形式的病毒在其他欧盟成员国传播,法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发布高度戒备,以遏制禽流感疫病卷土重来;11 月16 日,据菲律宾《商业镜报》(BusinessMirror)报道,在确认荷兰爆发禽流感后,菲农业部发布备忘录令,2021 年第2 次禁止来自荷兰的禽类及其制品;11 月21 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消息称对德国H5N1 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地附近的家禽及其产品的进口实施临时限制;欧盟最大的家禽生产国波兰在11 月24 日通报大波兰省发生12 起家禽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5.6 万只家禽感染,7 893 只死亡,18.5 万只被扑杀;11 月29 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消息,对荷兰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地区的家禽及其产品的进口实施临时限制;12 月2 日,由于意大利威尼托区维琴察省和伦巴第地区克雷莫纳省暴发高致病性H5N1 禽流感,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立即指示业界暂停从上述地区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本地公众健康。


1.2 国内方面

2021 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水禽产业复工复产,水禽产品加工销售量有所增长,商品肉禽、种禽、雏禽养殖和销售逐渐回暖。

从国内水禽产业生产相关政策来看,4 月23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期限从2021 年到2035 年,内容涵盖生猪、奶牛、肉牛、羊、马、驴等家畜品种,蛋鸡、肉鸡、水禽等家禽品种,以及蜜蜂、蚕等,力争用10~15 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7月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内容中强调要以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水禽为重点,遴选建设一批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和扩繁基地,支持国家级水产供种繁育基地建设;10 月20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决定自2021 年起利用3 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其中要启动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现对全国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通过普查,摸清全国畜禽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主要性状等基本情况,掌握变化情况与趋势,发布种质资源普查报告,有效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据对全国23 个水禽主产省(市、区)2021 年水禽生产情况的调查统计,全年商品肉鸭出栏41.0 亿只,较2020 年下降12.5%;肉鸭总产值1 017.4 亿元, 较2020 年下降10.2%;蛋鸭存栏1.5 亿只,较2020 年上涨0.8%;鸭蛋产量为277.6 万t,较2020 年下降4.8%;蛋鸭总产值352.2 亿元, 较2020 年上涨37.1%;商品鹅出栏5.7 亿只,比2020 年下降10.7%,肉鹅产值522.6 亿元,比2020 年上涨6.8%。全年来看,肉鸭、蛋鸭和鹅的出栏量和产蛋量下降,水禽肉、蛋和羽绒产品市场疲软。水禽业总产值达到1 892.2 亿元,与2020年比较差异极小。

从水禽产品价格来看,进入2021 年以来,水禽基本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从2021 年各季度最后一月价格表现来看,活鸭方面:2021 年第1 季度的肉毛鸭平均价格是8.68 元/kg,环比下降5.58%,同比上升9.91%;全国主要产区毛鸭价格环比变动均有升有降,其中上升幅度最高的是山东,为5.49%,下降幅度最高的是广东,约为21.45%;2021 年第2 季度6 月末的毛鸭平均价格是7.90 元/kg,环比下降5.99%,同比上升7.63%;全国主要产区毛鸭价格环比变动均为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高的是广西,为11.96%,下降幅度最小的是河南,约为2.23%;2021 年9 月的毛鸭平均价格是9.24 元/kg,环比上升0.35%,同比上升22.20%,在毛鸭主要产区中,广东毛鸭价格最高,为11.86 元/kg,山东价格最低,为7.44 元/kg;全国主要产区毛鸭价格环比变动有升有降,其中上升幅度最高的是广西,为13.68%,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东,约为10.13%。鸭蛋方面:2021 年3 月,鸭蛋月度平均价格为11.89 元/kg,环比上升1.93%,同比上升3.28%;2021 年6 月,鸭蛋月度平均价格为11.66 元/kg,环比上升1.52%,同比上升11.79%;2021 年9 月,鸭蛋月度平均价格为12.07元/kg,环比下降0.35%,同比上升19.33%;鸭苗方面:2021 年3 月,我国鸭苗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4.47 元/ 羽,环比下降1.03%, 同比上升156.97%;2021 年6 月,我国鸭苗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0.81 元/ 羽,环比下降48.18%,同比下降65.20%;2021 年9 月,我国鸭苗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1.98 元/ 羽,环比下降4.2%,同比上升32.07%。

从对外贸易来看,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口冷冻食品备受关注,多次发生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事件。我国水禽进出口也遭受了严重影响。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统计,2021 年1—10 月禽肉进口数量为1 205 t,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4.1%;金额180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8%。其中,2021 年1—10 月冻的鸭块及杂碎进口数量为168 t ,出口数量为3 030.9 t。

在疫病方面,2021 年1 月19 日, 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发生野生天鹅H5N8禽流感疫情,发病的35 只天鹅全部死亡。随后,2 月1 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又发生一起天鹅H5N8 禽流感疫情,发病死亡3 只。2 月5 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发生野禽H5N8 禽流感疫情,发病死亡17 只。4 月12 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岛野禽发生H5N6疫情,发病死亡11 只,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已扑杀家禽280 只,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5月19 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野禽发生H5N8 禽流感疫情发病死亡数达268 只。6 月9 日,陕西省神木市红碱淖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禽发生H5N8 禽流感疫情,此次发病死亡数高达4 259 只,达到2021 年峰值。6 月20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野禽发生H5N8 禽流感疫情,导致发病死亡38 只。


2

水禽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2.1 国际方面

2021 年关于水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在水禽选种目标和关注的指标方面,国外仍然仅注重对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的选择。就肉鸭而言,父母代生产性能主要追求繁育数量,即每只母鸭平均可繁育230~240 只雏鸭(产蛋期52 周);商品代肉用性能追求指标为:6周体重达到3.3~3.5 kg,耗料增重比<2.0:1,瘦肉率为32%~35%(带皮,相对活重),屠宰率72%~75%。

在育种技术、设备设施和育种软件方面,国外企业更加注重智能化,强调选种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提升,致力于研发现代化水禽育种设施,推动选育进展。基于IT 技术的育种管理软件系统也逐渐应用在水禽育种值的计算中,使育种人员能实时估计种禽的育种值。在性能准确测定和分析技术的结合下,育种人员选种更加科学、便捷、高效,更有利于育种进展的提高。育种软件还可针对各品系关注的指标特点,合理选配出公鸭和母鸭,以组建下一个世代核心群。此外,育种软件还能够尽可能的根据已收集的各品系经济性状指标选出最优杂交组合方案。

2.2 国内方面

2.2.1 遗传育种领域

“神丹2 号蛋鸭”、“强英鸭”、温氏白羽番鸭1 号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其中,温氏白羽番鸭1 号是国内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番鸭品种,突破了番鸭“卡脖子”种质资源问题。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与企业合作、经过16 年系统选育所培育出的麻羽青壳蛋鸭配套系农湖2 号蛋鸭配套系于2021 年10 月通过了国家品种资源审定委员会审定。开展京典北京鸭配套系培育,已经完成“京典北京鸭”新品种审定工作。发现并培育的奉化水鸭,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并被录入名录加以保护。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过程中,中山麻鸭等已灭绝物种被重新发现,中山麻鸭产自广东省中山县,是蛋肉兼用型品种,被列为广东优良地方禽种之一。

2.2.2 营养和饲料技术领域

研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甜菜碱对仔鹅生长性能、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含量、屠宰性能和脏器指数的影响。探究了饲粮添加25-OH-D3 对肉鸭胫骨和胸骨生长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了饲粮中不同稻谷含量对1~28 日龄仔鹅生长性能、消化生理指标等的影响。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改善脂多糖刺激仔鹅生长性能和免疫应激。


2.2.3 疫病防控领域

评估了PS180 株基因组为骨架所构建的嵌合病毒Chim-PS180 株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对鹅缓慢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进行了研究。证实了TMUV-sfRNA 通过抑制IFN-I 天然免疫反应来促进病毒复制,且TMUV-sfRNA 通过促进DDX56 在细胞质中的积累来抑制IRF3 的入核,从而发挥拮抗天然免疫反应的功能。建立了新型鹅星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根据已发表的新型鹅星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构建新型鹅星状病毒ORF2 重组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

2.2.4 养殖技术领域

蛋鸭笼养:湖北省农科院实现了蛋鸭笼养,产蛋高峰期可持续6~8 个月,期间产蛋率可达到97.5%;每只鸭一年可产320 枚鸭蛋,比传统模式的产蛋性能提高了10% 左右。肉鸭笼养:温氏水禽高效养殖小区采用高效笼养模式,依托全自动化环控和喂料等设备,实现高效规模化养殖。

2.2.5 加工技术领域

利用魔芋葡甘露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开发了一种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的鹅肝油微胶囊制品,以提高鹅肝油的抗氧化稳定性;探讨鸭肝来源的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分离纯化后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

2.2.6 国家标准与数据库建设方面

形成国家标准1 项:《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GB/T 40454-2021);形成地方标准4 项:《鸭巴泰病毒RT-PCR 检测方法》(DB35/T 1958-2021)、《强饲法测定鸭饲料表观代谢能技术规程》、《蛋鸭育成期饲养技术规程》、《肉鹅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3213/T 1021-2021);形成行业标准2 项:《动物源食品中肌肽、鹅肌肽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3946-2021)、《畜禽粪便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NY/T 3877-2021)。


3

2021年水禽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产业现状

3.1.1 国产品种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在各方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水禽品种得到广泛认可,基本实现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较多养殖企业以及养殖户已开始饲养国产品种。譬如,“Z 型北京鸭”配套系是北京烤鸭市场原料之一,年出栏量已超过5 000 万只;“中新白羽肉鸭”新品种推广父母代超过300 万只,仅仅新希望六和集团饲养的新品种的出栏量超过2.1 亿只;“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适宜加工板鸭、咸水鸭或酱鸭,父母代种鸭推广超过324 万只,肉鸭出栏超过6 亿只。此外,由我国自主培育的“强英鸭”配套系总产值超过3.24 亿,效益颇丰,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肉鸭市场的长期垄断,实现了我国肉鸭品种国产化。

3.1.2 饲养方式不断革新与发展

水禽的饲养方式包括地面平养方式、地面- 网床结合饲养方式等,对水资源要求较高。随着政府实施零排放政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水禽新型饲养技术给水禽饲养方式的转型升级、由粗放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带来新机遇。水禽新型饲养方式的典型代表是旱养模式,主要包括网上饲养和厚垫料饲养。网上饲养是一种全室内密闭的饲养方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室内的环境指标能够满足水禽养殖需要;而厚垫料饲养能够为鸭、鹅提供舒适环境,排泄物能够经过垫料翻动后,直接发酵转变为有机肥。目前,水禽高床旱养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旱养模式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替代水养模式。


3.1.3 熟食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当前,水禽熟食产品消费场景与产品定位日趋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带动了水禽产品市场消费规模的增长。具体来看,当下的水禽产品熟食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在选择渠道方面,消费者更加青睐线上消费;在消费场景方面,水禽熟食作为正餐辅食、小吃零食、快餐消费等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在消费包装方面,呈现出小包装、快节奏的新特征。同时,消费者更加重视品牌效应,但对产品口感的要求高居前位,品质消费已成为水禽产品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3.1.4 全产业链布局成为重要选择

在非洲猪瘟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水禽行业不断调整,行业经营主体持续优化,对保障在新形势与新挑战情况下的我国公民优质动物性蛋白质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规模化进程进一步加速,水禽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但水禽产业链上各环节相互分割的格局依然存在,繁育-孵化- 商品代养殖- 屠宰加工等各环节经营主体相互博弈,上下游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并不一致,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失衡格局依然存在。为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不断有企业选择实施“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自主经营模式,尽可能延长产业链,不仅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更有助于抵御市场风险。


3.2 存在的问题

3.2.1 饲料资源与环境约束持续增强

饲料紧缺、价格暴涨给水禽养殖业带来巨大打击,饲养成本持续增长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水禽养殖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减排成本加大以及环保产品市场价值难以实现的背景下,水禽产业养殖成本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受到大幅度挤压。与此同时,水禽养殖排泄物处理技术支撑体系发展滞后,进一步放大了水禽养殖面临的环保压力。尽管水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的单项技术研究和突破进展较快,但整体性技术解决方案和集成配套技术较为缺乏,源头减排、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研究、推广有待加强。


3.2.2 传统消费市场遭受冲击,线下市场发展受限

疫情加快了消费者向线上渠道的转移速度,但同时也限制了线下消费场景与消费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员流动、社交需求减少,消费者从传统线下消费渠道转向社区团购、O2O 渠道、电商渠道等线上销售渠道,分流了传统农贸和商超的份额。同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娱乐出行等线下社交场景减少,水禽产品在线下餐馆堂食减少,快餐、外卖等消费场景的消费需求增多。而不时出现的散发病例导致批发市场关闭、餐饮店无法正常营业、商超无人问津,进一步加剧了水禽线下市场消费困境。


3.2.3 疫情导致产能过剩,生产规模调整势在必行

从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水禽养殖业进入拼命扩张阶段,导致产能过剩,最终结果就是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麻鸭苗价格从2019 年12 月份起至今仍未恢复到成本价以上,白鸭苗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从整条产业链上来看,上游种禽企业亏损严重,下游养殖、屠宰企业也是亏损状态。据测算,水禽产业2021 年只发挥了约70% 的产能。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亏损严重。在疫情不断发生的新形势下,如何整合资源、控制产能或压缩生产规模已成为水禽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2.4 原料价格上涨叠加市场低迷,产业亏损压力巨大

2021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持续发酵,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料价格持续上涨,水禽养殖成本随之不断增长。以玉米为例,2020 年玉米年平均价格为2 239 元/t,而2021 年年平均价格暴涨至2 842 元/t,涨幅高达27%。此外,水禽市场终端需求低迷,导致前端行情也较为惨淡。以鸭苗为例,2021 年年平均价格仅为2.36 元/ 只,虽然较2020 年的1.60 元/ 只有较大幅度上涨,但是与2019 年的5.27 元/ 只相比,仍然跌幅巨大。与此同时,猪肉价格的跌宕起伏,也让水禽产品的市场价格面临挑战,水禽产业受到成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4

2022年水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1 水禽产业战略性调整态势明显

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水禽产业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此同时,当前的疫情冲击、市场压力以及环境政策法规的约束也为水禽产业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带来动力和契机。部分大型龙头企业已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增加花色品种、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专用肉鸭的标准化饲料设施和养殖量,以应对市场波动与风险,从而有效降低损失。同时,部分企业为应对市场疲软主动减产,改造设备、扩建标准化鸭舍,为下一步更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积蓄力量。还有部分企业自觉结盟联合,抱团抵御风险。总体而言,在内外部多重压力与挑战下,主动把握机遇积极调整已成为当前水禽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将为高质量发展谋得先机,为未来水禽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2 智慧化、信息化成为发展潮流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助于增加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信誉度。随着物联网时代与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禽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从而使水禽产业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可以说,生产经营管理智慧化、信息化已成水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实现从用户需求端到产品供给端全链条的智慧化,构建“互联网+ 水禽”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水禽产业生产智慧化水平,促进信息化与水禽业的有效对接,将成为大势所趋。


4.3 水禽产品消费的区域化特征不断弱化

长期以来,水禽产品消费区域化程度较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跨区域趋势。地方性风味水禽产品,例如长三角地区的南京盐水鸭、上海本帮酱鸭,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水禽产品的消费市场愈加广阔。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费渠道多元化,以及水禽企业标准化、品牌化与连锁化的经营为水禽产品市场实现跨区域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水禽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未来水禽产品消费市场上,不同地区消费者因消费习惯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水禽产品消费区域化特征将进一步弱化。


5

2022 年水禽产业发展建议


5.1 多措并举,推动水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

我国水禽养殖业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实施环境规制,充分发挥激励型和引导型规制的作用,强化组合型环境规制。其次,实施“紧密型”组织形式,推动适度规模养殖。鼓励水禽养殖户积极加入合作组织,发挥“紧密型”组织形式对养殖户环境保护和排泄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从而加快水禽养殖绿色转型。再者,以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水禽养殖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攻关,实现水禽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最后,打造水禽产业绿色生态品牌,以品牌建设推动水禽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5.2 加大供给端改革,不断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市场是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对于水禽产业而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始终关注消费端变化,着力构建基于“互联网+”、“智慧农业”等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水禽产业生态,不断满足多样化、高附加值产品的消费需求。此外,不断优化产业链条,推动水禽产业集聚发展、融合互动、优化布局,引导水禽加工业向水禽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集聚,合理布局饲料、苗种基地和水禽屠宰加工业,形成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养殖户衔接配套的养殖、屠宰加工产业格局,打造专用饲料、苗种、屠宰加工、现代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高水禽产品附加值,使水禽产品更加多元化,提质增效。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5.3 去产能稳市场,促进消费形式转变与创新

受2018年8 月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养猪规模迅速紧缩,部分养猪场转型饲养家禽,再加上部分水禽企业盲目扩张,导致水禽行业产能暴增,市场稳定性下降。在养猪业恢复产能、猪肉过剩条件下,水禽产业应合理去产能、稳市场,抓住新零售发展的机遇。第一,在去产能方面,水禽产业应当进一步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应结合价格波动周期所处阶段与消费主体特点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实施高质量发展。第二,水禽产业应抓住线上销售渠道的新消费场景创造的机遇,开拓O2O 新零售、社区团购等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渠道,打造适合家庭饮食、快餐外卖等适合多样化消费场景的水禽产品。


5.4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推动水禽产业规模适度调整

近年来,水禽产业的过快发展带来产能高速增长,而产品研发与消费空间未能有效开拓,新冠病毒的叠加影响,导致水禽供给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但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水禽产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推动水禽产业回归理性供求动态平衡点,全行业需达成共识,龙头企业应协商缩减产能,追求适度规模。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提升水禽产业自律意识,改善行业运营环境,改变拼价格、恶性竞争的状况,通过控制产能压缩企业库存,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保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侯水生(1959-),男,博士,研究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禽育种与营养。

转自:《中国畜牧杂志》

上一篇新闻

全球1057万!福奇发出最新警告

下一篇新闻

又有多国现变异新冠病毒确诊病例 日本多地新增确诊数维持高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