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海都“天堂信箱”| 旧报里与爷爷重逢 我仍记得他的教诲

旧报里与爷爷重逢 我仍记得他的教诲

追思人:郑文典 收件人:爷爷


这份发黄的2001年7月10日《闽南日报》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因为报纸第四版刊登有我爷爷郑华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抗日宣传漫画。每当看到这组漫画,我都倍觉亲切,仿佛爷爷在跟我讲述他那段烽火岁月。


一张旧报 重续祖孙情深


儿时曾见过爷爷的这些漫画,后来旧城改造拆迁,我自己也少不更事,这些漫画作品原稿遗失了。待到2020年清明,年届半百的我,突然想起爷爷的一些事迹,想起寻找整理爷爷的这些遗稿遗作,为自己及儿子留些念想。


海都“天堂信箱”| 旧报里与爷爷重逢 我仍记得他的教诲

郑文典阅读刊载有爷爷漫画宣传报道的2001年闽南日报


过程中,我听一位亲戚提过,爷爷创作的漫画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闽南日报》刊登过,具体时间他也记不大清楚。


于是,我到漳州市芗城区档案馆翻遍了近十年的报纸,一无所获。


海都“天堂信箱”| 旧报里与爷爷重逢 我仍记得他的教诲

上世纪70年中期郑华(左三后排)与家人合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直到去年6月,漳州著名画家、老报人黄启根搬家,一次在整理他家柴房间时,无意中翻找出了这份他曾参与编辑排版的旧报,黄老当时欣喜地打电话告诉,说找到了我爷爷的报纸,而且有4份,让我惊喜异常。他对我说:“是你的坚持感动了老天,让我找到了报纸,让你得以在报纸里与爷爷相遇。”

一组漫画 引出一段精彩人生


每次见到20年前爷爷的这些抗日宣传漫画,我都有一种跨越时空与爷爷重逢的悲喜交加。


这组漫画用笔概括有力、章法黑白分明,充满着阳刚、雄健、大刀阔斧之美,同时也不乏浓郁的生活气息,主要绘有送夫参军抗日、日军掠夺妇女、群起歼日寇、大娘夸壮丁、抗日战士关心国家兴亡、后方齐动员生产抗日、日寇玩火自焚等画面,共25幅,是漳州有关抗日的珍贵史料。


爷爷出生于1905年,原石亭镇丰乐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在当地组织扩展秘密农会、建立赤卫队武装、发展农协会员,为后来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奠定基础。1930年王占春、冯翼飞到乌石村,召集各基点村的负责人郑华、高渭南、陈胶志、高硿、李清池、杨文德、高寸、李米箩、王汝士、孙平、杨裕德等人策划组织漳州北乡乌石武装暴动,他任暴动总指挥。暴动失败后,爷爷辗转上海、新加坡、甘肃天水、南京等多地逃难,以画为生,走上了艰难坎坷的战斗道路。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厦门后,潮汕、厦门及各地大批难民涌入漳州。那时,爷爷被派回漳州,继续革命宣传活动,任抗日时期战时青年服务社总干事,主要负责接待潮汕等沿海各县受日本袭击逃亡来漳州的难民,向他们宣传抗战救亡,帮助他们安排生产、解决生活出路,说服他们生产自救,鼓励抗日救亡的信心,融入社会大家庭。


这些作品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冬,爷爷在现今的漳州市长泰区任教期间,拿起手中的画笔创作的,旨在宣传抗日,鼓舞同胞士气,表达自己的正义立场和爱国之情。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才发现,我爷爷的革命事迹,在《芗城区志》《中央苏区纵横芗城卷》《芗江风云》等里面都有记载。


一句叮嘱 受益一生成长


对于过去的战斗往事,爷爷很少向我们提起。他的这些抗日漫画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记录历史,如今审视,我仍能感受爷爷笔下的爱憎分明,这是富有战斗激情、时代精神的作品,从中我能领略到其中的民族创伤、愤恨以及坚毅、顽强的奋争精神,提醒我更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好好做事做人。


爷爷去世时,我正读小学一年级,虽然很多记忆十分模糊,但爷爷慈爱的音容笑貌如今犹在我眼前。“每次刷牙后一定要把牙刷甩干了再放回杯子里,说过多少次了,下次给我记住,要养成好习惯!”读小学时我进城与爷爷住,有次我刷牙忘了爷爷的叮嘱,老人家立马就笑咪咪地一个爆栗打来。平时他很注重生活细节养成,常对我唠嗑:“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对于后辈,爷爷总是叮嘱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一旦我们没按他的要求做到,老人家总会朝我们头上一个爆栗赏过来,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在我心里,小时爷爷最疼爱我,说我性格文静,可以接下他的笔杆子。我还未上学时,他就拿来纸笔,教我对着院子里的花草学画画。正是爷爷的潜移默化,养成了我认真做事的作风。


如今,虽然我没有接过爷爷的画笔,但我走上了摄影宣传报道这个岗位,十多年如一日用手中的相机,用心用情记录时代、关注民生、展现基层工作人员风采,也算是延续和实现了爷爷的期盼、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吧。我想,这多少是受益于爷爷的启蒙吧,爷爷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吧。

上一篇新闻

甘肃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参观考察

下一篇新闻

第一单!天水秦安蜜桃成功出口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