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每周一期的“一周书单”如约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书单我们从非虚构、历史、政治、法律、自然、哲学六个领域为大家精挑细选了六本好书。每一本书都是最近出版的、值得关注与阅读的佳作。

为大家特别推荐的是非虚构作品《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对于触犯了法律的、在社会边缘的、最卑微的那一群人,“监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修罗场。在“监狱”这个处所中,我们如何对待他们,一清二楚,无处躲藏。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最深处,就要走入这个最幽微神秘的所在。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本周书情主持|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非虚构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作者:[美]贝兹·卓辛格

译者:陈岳辰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大方 2017年1月

曼德拉曾经援引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的一句名言,“据说没有进过一个国家的监狱,就无法真正了解那个国家。评判一个国家,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最尊贵的公民,而是看它怎样对待最卑微的那群人”。

“监狱就像一面丑陋的镜子,是社会的黑暗面,也是最清晰的缩影,在监狱的日子好比是经过提炼浓缩、充满讽刺的人生”。贝兹·卓辛格受此启发,决定亲眼看看世界各地的监狱究竟什么模样,她走访了卢旺达、南非、乌干达、牙买加、泰国、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挪威九个国家,《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就是卓辛格这段特殊寻访旅程的真实记录。

我们为何应该关心做错事的人?监狱的存在是要矫治,还是惩罚?卓辛格想从最基础的层面揭开监狱这座隐秘空间的面纱,寻回几乎被每个国家、整个地球遗忘的那群人。

政治

《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

作者:[美]杰克·斯奈德

译者:吴强

版本: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1月

民主曾被认为是一剂良药,如今却在世界范围内屡屡失灵,民族主义狂热和暴力族群冲突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时有发生,从海湾战争到卢旺达大屠杀,流血和杀戮并没有如想象中因民主化而有所收敛。相反,它们在不断被强化,当下国家关系中的明确分裂,现在正为我们亲眼所见。

这种敌意在过去一直被我们理解为“古老仇恨”的当下再现,因为宗教冲突,或是文明偏见。然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杰克·斯奈德在这本《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中,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民主政治在转型的同时也在培育民族和种群冲突的肥沃土壤,他在书中试图解释,为什么民主化成册导致民族主义冲突,以及为什么冲突有时候并没有发生。杰克·斯奈德深入研究了民族主义的经典案例,从德国、英国到法国、塞尔维亚,通过考证试图表明,“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敌意文化间的‘古老仇恨’,而是由于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弗朗斯西·福山也评价道,“本书重新审视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成熟的民主国家间倾向于避免动武,而正在向民主化转型中的国家在民族主义狂热面前则异常脆弱。”

哲学

《历史与社会:对人存在的哲学反思》

作者:石元康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12月

这本《历史与社会:对人存在的哲学反思》是香港中文大学石元康教授的一本自选集,其中收录了他在政治哲学等领域研究的21篇文章。“除了一些代表性论文之外,还收入了新近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从未在中文世界发表过的新文”,分列在“政治与社会”“理性、伦理与教育”“历史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哲学”“其他哲学论文”以及“中国文化、现代性与市民社会”五个主题下。

“人不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中蹦出来的就是一个文化人。人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性的人,要成为具有文化性,他必须经过社会的过程才能完成……一个人的认同是由他的历史及记忆所构成及保持,同样,一个民族及文化也是由它的历史及载体所保持的。”石元康教授借由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做哲学探索,反思它的深层结构,并用通畅易懂的语言,展现严谨深刻的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曾表示,“我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想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为严谨,更有逻辑性,最好读一读石元康”。

法律

《与手枪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物语》

作者:[日]夏树静子

译者:李昊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我们时常能看到英美法系的译介,但却少见介绍日本司法的图书。这本《与手枪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物语》就试图为我们再现日本近百年来的司法历程。只是作者夏树静子本是个推理小说家,她在这本书里也像写小说一样用从一切开始的现场写起,让原本无趣枯燥的司法审判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现场感十足。

“明治二十二年(一八八九年),明治《宪法》公布。翌年,《法院构成法》公布。也就是从那时起,日本的近代司法体制得以确立。这之后的一百多年间,从明治时代到大正时代、到昭和的战前时期、战争进行中、战后,再到今天的平成时代,各个时期都发生过不少独具那个时代特点的大案。” 夏树静子便从中挑选了“对司法审判具有深刻意义”以及“对后面的时代极具影响”的十二个案件,包括著名的大津案、帝银事件、松川事件、八海事件等,试图尽可能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以文学的手法,讲述与司法相遇的日本。

历史

《当图书进入战争》

作者:[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

译者:犹家仲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都说书生百无一用,没想到战场上图书竟然能成为武器。二战期间,纳粹大肆禁书,“尽管在1933年时,美国没有认识到焚书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开始,‘但我们现在明白了’。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是为所有被焚的图书而进行的,是为所有纳粹企图禁止的声音而进行的。”

“胜利图书运动”即是开端,1942年,仅两个月,运动便募集到了400万册图书。然而,其中三分之一因体积庞大笨重而并不能满足战场上士兵的需求。此后,美国图书协会便展开了“军供版图书”这个特别的项目,专门为参战美军提供小巧又轻便的特制平装书。一位饱受战争折磨的美国水兵曾捧着特制的军供版平装书,在信中对作家贝蒂·史密斯说,“我永远无法向你解释清楚,你的书对我有多重要,我的心里充满着怎样的感激和爱。”写出《布鲁克林有棵树》的贝蒂·史密斯也因此成了全民偶像。

直至二战结束,美国政府共向士兵分发了1.23亿册军供版图书,远超于纳粹当时焚毁的书籍数量(约1亿册)。这本《当图书进入战争》即为二战的书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战火终将熄灭,而图书永存。”

自然

《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

作者:[澳]大卫·戴

译者:李占生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数百年来,南极一直是人类难以进入的地方,但也正因为其神秘让人心怀向往。一代又一代探险家前仆后继,从未停止过对那片遥远大陆的探索。这本《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更像是一本南极探险家大全,把一段段令人震撼的探险经历交还给时间和历史,让人们得以窥见冰雪覆盖下真实的南极大陆。那里不仅冰盖没入天际,更曾因人类的贪婪,险些变成血腥的生意场。不仅如此,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资源优势,南极也一度成为各国政治的谋划。

直到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才结束了对南极赤裸的争夺,开启了科学考察的新时代。南极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在那片大陆上,真正能行得通的就是科学考察。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和众多环保主义者也纷纷加入,希望保护其相对原始的环境状态,然而关于南极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与可能。

我们如何对待最卑微的人?|一周书单

本书单为独家原创内容。本期书情主持: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编辑:罗东,张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新闻

贾跃亭恒大仲裁初步结果出炉 中兴前三季度亏损72.6亿

下一篇新闻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300万;史无前例,美国纽约州取消6月23日总统初选;俄罗斯24小时新增确诊超过6000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