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4日 星期一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大调整中出现裂变,大变革中发生聚合,大发展中充满希望。

这一年,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触发国际关系大调整,西方裂变明显加深;

这一年,俄美博弈依然继续,乌克兰问题僵局难解,双方努力寻求突破口;

这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提速,欧洲危机有缓解,“不起眼”的非洲大陆实现了稳步发展;

这一年,处于大变局中的世界走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一年,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走到发展演变的重要关头。

2017年的美国:“优先”引担忧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9月1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阐述其“美国优先”理念。(新华社/美联)

2017年,特朗普总统治下的美国,无论在内政还是在外交方面,都明显打着“美国优先”的烙印。“优先”无疑成为美国2017年被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热词。

“美国优先”加剧了美国国内分裂,扩大了美国与盟友间矛盾,触发了国际关系大调整。“美国优先”催生的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

【凡事“美国优先”】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便正式祭出了“美国优先”的执政大旗。他说:“从这一刻开始,一切都是美国优先。每一项关于贸易、税收、移民、外交的决定,都将基于美国人的利益。”

1月23日,特朗普就以“符合美国工人利益”为由,签署了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行政令。此后几日,他又连续宣布在美墨边境“修墙”和“移民禁令”,可谓烧起了“优先”口号下的三把火。

【国内分裂加深】

在美国国内,“优先”口号唤起了狂热情绪,催生出“排他思潮”,加剧了民粹主义蔓延,进一步分化了美国社会。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8月12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执法人员在集会现场附近警戒。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12日大规模集会期间发生暴力事件,另有汽车冲入集会人群,导致至少1人死亡、34人受伤。

在“优先”的刺激下,美国发生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白人至上主义”骚乱,一些极端团体伺机走向政治前台。10月,纽约发生卡车撞人事件,有政治团体渲染袭击者的移民和穆斯林身份背景。这一事件折射出少数族裔和移民群体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困境。

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58%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种族主义是社会“大问题”,这一比例比过去两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是2011年的两倍还多。

今年以来,美国经历了多起严重枪击事件和恶性袭击,美国《纽约客》11月一篇文章甚至将这一现象视为“流行病”,用“脱节”“怨恨”“破裂”描述当下美国社会,认为美国白人和黑人、男人和女人、本土居民与来自贫穷和战乱国家移民的生活难以平等。

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最新裁决,允许政府的最新版入境限制令在等待上诉期间全面生效。美国国内已出现反对声音,认为入境限制令中的“歧视”色彩或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美国优先”虽然饱受争议,却也拥有相当多的拥趸,这些人多来自支持特朗普的阶层和人群,他们期待特朗普执政能够“消灭华盛顿的腐朽机制”。不难看出,当今美国民众在政治倾向上更趋于两极化。

【国际信任渐失】

“优先”导致了美国内顾倾向,在政策上呈现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令美国软实力和可信度缩减。

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联合国《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订进程……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的名义,今年一再上演“退群”戏码。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6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人们在白宫外参加抗议活动。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新华社/法新)

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评论说,这样的外交政策主旋律就是“退出主义”。

特朗普政府对多边体制的排斥更表现在经贸政策上,美国不但退出TPP,要求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让韩国同意启动修改美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预测,美国政治今后很可能进一步走向保护主义。

美国不断推出保护主义举措,引起世界的担忧。美国进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哈丁·兰和迈克尔·富克斯撰文指出,“美国优先”正变为“美国孤单”。

■2017年的俄罗斯:斗法抗打压

2017年的俄罗斯政策和形势走向,可以放到与美国博弈的视角下去审视。这一年俄美关系,并未如乐观人士预期的借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实现“重启”,但也未落入直接对抗无可转圜的境地。在抗衡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打压的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寻找缓和关系的突破口。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1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左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商定将致力于实现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合作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新华社/路透)

【正面交锋和武力威慑并行】

2017年,俄美之间波澜不断,既有外交战、媒体战的你来我往,也有制裁战、口水战的起起伏伏。经历了特朗普初任美国总统后约半年的观望、试探和等待阶段,随着“通俄门”不断发酵,俄罗斯对美国由期待到最终失望。

在姗姗来迟的首次“特普会”后,俄罗斯等来的是对俄制裁新法案。俄随后对美采取了裁减外交人员等回应措施。此后“摘旗事件”、“通俄门”调查、互指违反《中导条约》等一系列动作,俄美双方隔空喊话,大打口水战。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底签署媒体“外国代理人”条款修订案,俄司法部随后确认9家美国媒体为“外国代理人”。这是俄对美方指责俄官方媒体秘密干扰美大选、迫使“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登记为“外国代理人”等一系列行为的反制措施。

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东欧一线及地中海、黑海海域军事对峙持续加剧。

11月25日,俄军一架战机在黑海上空拦截了一架逼近俄领空的美军侦察机。双方类似的“危险游戏”一年来在黑海、波罗的海海域上空频繁上演。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9月初举行的“西部-2017”联合军演在北约国家内部引起多种猜疑和“空前担忧”。而北约多国也在立陶宛、拉脱维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和黑海海域举行了多轮联合军演。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12月11日,在叙利亚赫迈米姆空军基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发表讲话。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宣布俄将从叙利亚撤军。(新华社/美联)

【以地缘博弈稳固大国地位】

普京本月11日宣布俄军队将从叙利亚“部分撤离”。媒体报道,俄仍将保留在叙利亚的两处军事基地,确保俄军具备打击能力,以防恐怖分子卷土重来。

俄美是目前在叙利亚派驻军队的两大非中东国家。目前在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俄更为主动,占据优势更大。俄媒评论认为,中东地区几乎成了俄罗斯在国际上施加外交影响的唯一地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专家陈宇认为,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反恐合作是今年俄美关系中几乎仅有的亮点,但在“后‘伊斯兰国’时代”,俄美两国间的地缘矛盾将再次凸显,未来不排除出现新问题、新冲突的可能。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7月7日,在德国汉堡,俄罗斯总统普京(右)、美国总统特朗普(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乌克兰问题僵局难解】

乌克兰问题是俄美地缘矛盾的突出体现。今年下半年,美俄双方乌克兰问题特别代表进行了多轮会谈,结果“并不乐观”,但双方会晤机制仍在正常运转。陈宇认为,双方妥协空间不大,双方的博弈未来有可能长期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专家孙成昊认为,俄美关系年内并未实现“重启”,甚至某些方面有所恶化,但目前双方领导人及一部分决策者、研究人士均持有两国应着眼改善关系、保持沟通的认识,俄美关系今后走向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国内因素。

■2017年的东南亚:“双轮”好驱动

东南亚的2017年,政治平静,发展平稳,经济有新意,非传统安全领域虽有波澜但也不惊。事实证明,守好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这两个“驱动轮”,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的东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稳定好施政】

这一年,东南亚政坛总体平稳。除东帝汶选出新总统外,东南亚各国均未举行涉及政府更替的选举,各国政府得以延续施政方针,堪称几十年一遇。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11月13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第31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峰会的领导人在峰会前合影。第31届东盟峰会13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正式开幕。(新华社/美联)

恰逢东盟成立50周年。东盟系列峰会的东道主菲律宾举办了一场务实合作的聚会。越南则在滨海岘港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各国领导人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提出新方案,注入新动力。

这两场活动还掀起多国领导人对东南亚的访问高潮。一时间,合作、包容、互助、联动的氛围洋溢东南亚,给地区发展注入强心剂。

【发展有亮点】

从全球范围来说,东南亚地区经济今年可圈可点,新意不少。

尤其是,东盟经济整体平稳增长,部分国家增速可观。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发布的一份简报的说法,亚洲地区的中日韩和东盟的经济增速均高于预期,弥补了澳大利亚和印度低于预期的增速给亚洲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按体量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东盟五大经济体2017年整体经济增速预期达到4.9%,实现连续第4年的加速增长。其中,菲律宾增长率达到6.6%,排名第一。

按增速计,东南亚国家中,缅甸(7.2%)、柬埔寨(6.9%)、老挝(6.9%)3国则以高增速领跑东盟;文莱(-1.3%)、新加坡(2.5%)、泰国(3.7%)虽在东盟10国中居后,其增长率也均比前一年有所提升。

东盟经济整体向好,主要源自外部投资增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东盟国家的经济增色不少。

【波澜也不惊】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东南亚今年倒是起了不小的波澜。伴随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中东战场的节节溃败,一些武装人员逃逸、外溢至东南亚地区,与一些本土极端组织、反政府武装组织沆瀣一气。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10月24日,在菲律宾马拉维,士兵乘坐军车在街头行进。菲律宾军方23日宣布,对南部城市马拉维城内武装分子长达5个月的围歼战已结束,马拉维眼下“已无恐怖分子”。 (新华社/路透)

这一趋势,在菲律宾南部马拉维表现为显性的武装夺城、军事对抗;在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则呈现隐性特征,如人员暗中流窜、极端思想传播、资金暗中流动等。

全球反恐形势的演化及其对东南亚反恐战略的影响,正推动东盟在政治安全共同体方面作出更多尝试。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启动联合海空巡逻,围追堵截新形态的恐怖主义渗透。

缅甸若开邦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关注。8月,若开邦北部30处警察哨所遭袭,此后各种袭击达百起,数万人流离失所。

中国外长王毅11月访缅并就若开邦局势提出分三阶段解决的建议。此后不久,若开邦局势明显缓解,缅甸和孟加拉国就遣返若开邦流离失所者签署谅解备忘录。中方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赞赏。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在菲律宾东亚峰会上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双轮驱动”。东南亚2017年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恰好是对这一中国方案的最好验证。把稳方向,维护好政治与经济两大驱动引擎,“拼车”出行的东盟这辆“十驾马车”,定能继续跑快、跑稳。

2017年的东北亚:跌宕又起伏

2017年东北亚局势跌宕起伏,一边是朝鲜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多次试射弹道导弹,进行第六次核试验,一边是美韩进行军演对朝持续施压。美朝互相示强,导致半岛局势恶化。

【数度剑拔弩张】

今年,朝鲜核导试验加速,美韩军演继续加码,美军航母群两次集结半岛周边,战略轰炸机频繁飞临侦察,半岛局势可谓剑拔弩张。

每年4月都是半岛的敏感期,2017年的4月尤为紧张。美韩举行史上最大规模“关键决断”和“秃鹫”联合军演。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回应称,半岛局势50年来最严重。由于担忧美国绕过韩国单边对朝动武,韩国人自称遭遇“四月危机”。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朝中社11月30日提供的照片显示,朝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左三)在指导试射活动。朝鲜29日宣布,当天成功试射了新开发的“火星-15”型洲际弹道导弹。(新华社/朝中社)

2017年,朝鲜的核导研发速度远超外界预料。9月3日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75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新的制裁。朝鲜还多次进行弹道导弹试射,宣称其试射的洲际导弹“可打击美国本土全境,技术特性不断改进”。国际社会谴责朝鲜违反联合国相关决议,威胁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

【美朝隔空斗狠】

美朝在2017年多次上演“硬碰硬”的口水战,加剧了半岛紧张气氛。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朝鲜被视作美国的“首要安全威胁”。特朗普以“极限施压与介入”结束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忍耐”,扬言“所有选项都摆在桌上”,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对朝动武的猜测。

8月,美朝斗狠第一回合。特朗普警告朝鲜“最好不要再威胁美国”,否则将招致前所未有的“炮火与怒火”。朝方随即表示,正考虑通过中远程弹道导弹对关岛周边进行包围射击。

9月,双方展开第二回合口水仗。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威胁将“彻底摧毁朝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随即回应称,考虑采取最强硬的反击措施。

一年来,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半岛政策表态屡次自相矛盾,显得反复无常。美方认为高压就能让朝鲜弃核。事实上,极限施压只会让朝鲜进一步固化核武才能保护自身安全的观念。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朝中社5月30日提供的照片显示,试射的弹道导弹发射升空。 (新华社/朝中社)

半岛核问题已延续20多年,其间最主要教训是,各方相互示强,彼此误判,和平机会失之交臂。解决半岛核问题,朝美都是关键方,掌握着半岛和平的“钥匙”。

【和谈依然可期】

2017年,中国继续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巨大努力。中美元首多次就地区和半岛问题深入沟通,强调两国在通过对话谈判最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上拥有共同目标。中美领导人就半岛问题达成三个“致力于”,即致力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他愿在“合适情况”下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新华社/美联)

今年7月,中俄就朝鲜半岛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以中方关于朝鲜暂停核导活动和美韩暂停大规模联合军演“双暂停”倡议、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思路以及俄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分步走设想为基础,制定了解决半岛问题的“路线图”。

展望新的一年,各方应切实全面执行安理会相关决议,停止不利于无核化和和平稳定的言行,认真考虑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双轨并行”倡议,走出缓和局势的第一步,为重启对话谈判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

2017年的中东:多强在缠斗

2017年,中东乱象纷呈:沙特等国与卡塔尔断交、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沙特突然辞职后又收回辞呈、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被胡塞武装打死、叙利亚内战各方日内瓦和谈停滞不前、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一系列乱象背后,是域内外强国的多方缠斗。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10月13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在德黑兰发表电视讲话。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13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是一份国际协议,美国无权单方面将其取消。(新华社/路透)

叙利亚、也门是2017年中东地区战火最盛的两个战场。叙利亚政府军已收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盘踞的绝大部分地区,并在与反政府武装的较量中占据上风。目前,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虽已重启,但鉴于各方分歧尖锐,加之美国、沙特与俄罗斯、伊朗围绕叙利亚问题展开地缘较量,这一和谈的前景依然充满变数。

一年来,也门战事僵持不下,深层原因是沙特和伊朗暗中角力。沙特多次指责伊朗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伊朗则予以否认。目前,在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打击下,胡塞武装的攻势虽得到遏制,但首都萨那和北部多个省份依然掌握在胡塞武装手中。

今年5月,沙特召集50多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在利雅得与到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峰会,其主要议题就是遏制伊朗。11月19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多国外长应沙特要求,在开罗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伊朗在地区的“侵犯行为”,谴责伊朗“破坏阿拉伯地区的安全与和平”。针对这些指责,伊朗均表示强烈反对。

卡塔尔遭多国断交、哈里里辞职等事件,也有伊朗和沙特这两个地区大国为争夺主导地位而斗法的背景。今年6月5日,沙特与阿联酋、巴林、埃及等国突然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借口是有报道说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表示支持伊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批评美国和沙特的政策。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日前宣布辞职的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左二)11月18日上午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乘飞机到达巴黎,并于中午时分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和马克龙(右二)会晤。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今年11月在访问沙特期间宣布辞职。中东媒体普遍认为,这是沙特对哈里里未能有效遏制黎巴嫩真主党势力壮大不满而对其施压的结果。12月5日,黎巴嫩内阁举行哈里里回国后的首次会议,一致认同新的“不卷入地区冲突政策”。随后哈里里收回辞呈,辞职风波暂告段落。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在叙利亚、也门战事中,还是在卡塔尔、黎巴嫩危机中,沙特、伊朗领衔的中东两大阵营在激烈的争斗中可谓互有得失,短期内任何一方都很难对另一方形成压倒性优势,如果再考虑到美俄间角力对中东格局产生的巨大影响,中东多强缠斗的局面恐成常态。

当前,中东乱局之下还隐藏着新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为维护自身和以色列、沙特等地区传统盟友在中东的利益和影响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改其前任奥巴马对伊缓和关系的方向,重回尖锐对抗老路,大力巩固遏伊联盟并采取措施压制伊朗。

此外,巴以问题在年终之时再度升温。近期,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而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则以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遭占领的首都”予以回应。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12月13日,在约旦首都安曼,民众参加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伊斯兰合作组织13日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展望新的一年,沙特和伊朗两国以及他们各自领导的阵营在中东地区的争斗将反复出现此消彼长、互有攻守的拉锯局面。巴以矛盾也很可能重新成为中东局势中的突出问题。加上域外大国的插手,中东在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恢复平静。

■2017年的欧洲:危机有缓解

“欧洲的风帆再次处于顺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2017年“国情咨文”中兴奋地说。而就在一年前,容克曾警告,欧盟陷入了“生存危机”。

从悲观到乐观,容克的底气来源于一年多来欧洲形势的良性变化:民粹主义受挫、经济复苏明显、难民危机缓解、一体化出现新机遇……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12月1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出席新闻发布会。

【重拾改革动力】

年初国际社会曾对2017年欧洲大选年忧心忡忡,担心在英国“脱欧”影响下民粹主义海啸席卷欧洲。然而荷兰、法国和德国大选的结果表明,虽然民粹主义势力上升,冲击传统政治格局和秩序,但并未成为一股颠覆性力量,离上台执政还有长路要走。

在荷兰,传统右翼自由民主党继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极右翼政党自由党排名第二;在法国,独立候选人马克龙击败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在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得的选票依然最多,同时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首次进入联邦议院并成为第三大党。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7年5月14日,在法国巴黎,当选总统马克龙(中)参加权力交接仪式后在香榭丽舍大街向群众挥手致意。

经过今年大选年,欧洲传统主流政党赢得难得的喘息之机,得以重拾改革动力,回应民众诉求。另一方面,虽然民粹主义在欧洲暂时受挫,但民粹主义政党存活的社会土壤依然存在。可以预计,传统政治势力和民粹主义势力的较量将继续下去。

【多场危机缓解】

2009年以来,欧洲先后遭遇多场危机和重大挑战: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恐袭频发、英国“脱欧”等。但今年以来,欧洲一些危机明显有所缓解。

首先,经济复苏加速。欧盟委员会11月发布报告说,今年欧元区将迎来近十年来最快增长,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将分别增长2.2%和2.3%,都高于预期。

其次,“脱欧”谈判推进。英国“脱欧”谈判在分手费、爱尔兰边界等问题上取得“足够进展”,并将进入第二阶段。英国“脱欧”不仅没有在欧盟内部引发示范效应,相反使欧洲大陆国家更为团结。

再次,发生大规模恐袭风险降低。欧洲国家虽无法完全阻止恐袭,尤其是“独狼”式袭击,但已采取多项措施,以防范大规模恐袭。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2016年3月30日,在法国巴黎,法国士兵在埃菲尔铁塔附近巡逻。(新华社/路透)

【谋划未来发展】

从整个世界版图来看,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在经济比重还是在人口占比方面,近年来持续下降,欧洲急需思考未来如何维持在全球的地位、如何发挥自身影响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欧疏离倾向明显加剧。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原则,这与欧洲主流政治所坚持的开放、多边和多元立场大相径庭。对此,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呼吁,“欧洲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欧洲舆论普遍认为,欧洲已迎来宝贵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能否抓住机遇,不仅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也取决于欧洲民众对于一体化的认知和支持。

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各国对于一体化立场不同,但欧洲民众已经认识到,一体化不仅涉及经济,更是政治工程。曾担任欧委会主席的他对于欧洲前景表示乐观。他说:“欧洲会继续前行,发展壮大。欧洲不主张‘欧洲优先’,但要在世界处于前列。”

展望2018年,困难重重的老欧洲能否抓住机遇,焕发新的生机,将成为观察和评估欧洲前景的最大着眼点。

■2017年的拉美:调整进行时

对于拉丁美洲而言,与2016年左右阵营相争的波谲云诡相比,2017年是相对平稳的一年。政治趋于缓和,经济出现复苏,地区各国根据自身需要和国际形势变化对各自外交政策进行相应调整……可以说,拉美在多个领域进入调整期。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10月25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巴西总统特梅尔向人们挥手致意。巴西众议院25日举行投票,由于支持将总统特梅尔涉嫌妨碍司法等案提交联邦最高法院的票数未达到三分之二,该案不会提交最高法院审理,特梅尔将继续担任总统。(新华社/美联)

【政治企稳 经济复苏】

2017年,拉美经济走出前两年负增长的阴霾,出现复苏。根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近期发布的预测,该地区2017年和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为1.2%和2.2%。

复苏主要得益于今年国际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价格上涨。然而,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不振、北美自贸协定重谈、结构性改革推进不力等内外多重不确定因素,拉美经济虽然恢复增长,但中短期内难以实现强势反弹。

经济向好的同时,2017年拉美政坛“稳”字当头。巴西总统特梅尔躲过了遭弹劾下台的命运;委内瑞拉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取得重要胜利;阿根廷马克里政府虽推进改革不顺,但总体已把握主动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员严谨认为,拉美右翼正从去年的抢班夺权中缓过劲来,努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政局平稳过渡,巩固执政地位。与此同时,左翼也在趁此机会积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一个男孩在墨西哥和美国边境的隔离墙边玩耍。墨美边境隔离墙已经存在了近百年。在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两个时期,边境墙的规模迅速扩张,基本已经覆盖了美墨边境的主要口岸城市。

【美国对拉“打拉结合”】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拉美的新政策可概括为“打拉结合”:一方面,对委内瑞拉和古巴挥舞大棒,对墨西哥采取高压政策;另一方面密切同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右翼国家的联系。

对于墨西哥,虽然美国国会尚未批准修建美墨“边境墙”,但特朗普在此事上的立场从未发生改变。在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一事上,美国也保持着高压态势。

对于古巴,大幅收缩奥巴马时期的对古政策,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出现倒退;对委内瑞拉,美国不断制裁,并竭力唆使欧盟和一些拉美国家对马杜罗政府施压。

对于拉美右翼国家,特朗普政府为密切双边关系作出了一些政策调整,但显然没有达到奥巴马时代的水平。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团结有所弱化,一体化进程障碍重重、进展不大。

2017这一年,世界还好么?

6月12日,华侨华人庆祝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巴拿马总统巴雷拉12日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巴拿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日益多元】

特朗普就任总统为美拉关系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拉美国家对外关系日益多样化,一方面不断加强地区国家间合作,促进太平洋联盟、南共市等区域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不断向欧洲、亚太拓展发展空间,与中国发展关系势头不减。

2017年,中国与拉美友好合作的趋势继续发展。拉美被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标志着中拉整体合作进入新阶段。

2017年中拉关系发展的另一件大事是中国与巴拿马建交。11月,巴拿马总统巴雷拉访华,双方在将巴拿马发展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等方面达成共识。

目前,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巴西、秘鲁等国均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实现发展战略对接的意愿。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副研究员郭存海说:“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拉美经济也在调整和恢复中,新的一年中拉关系还会有更加深入的发展。双方如何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实现共赢,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2017年的非洲:稳步求发展

2017年,媒体聚焦相对较少的非洲大陆实现了稳步发展:各种基建项目“铺天盖地”,城市面貌持续改善,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大批非洲青年跃跃欲试……

这个最“年轻”的大陆正朝着非盟《2063年议程》确定的发展目标,推进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追逐发展之梦。

【经济发展重获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预测,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2.6%,实现温和复苏。2016年,这一地区仅增长1.4%,成为20多年来这一地区最低年增速。

若撇开占据非洲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尼日利亚和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4%,高于全球经济预计3.6%的增长水平。

非洲经济进入新的上升通道,部分得益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以肯尼亚为例,由中国企业修建的连接首都内罗毕和蒙巴萨港的蒙内铁路今年年中通车运营。这一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当地备受好评。

在埃塞俄比亚,政府11月宣布了一项由世界银行资金支持的3.8亿美元电力项目,计划在未来7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让更多农村地区用上电。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官员约翰内斯·海卢认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为非洲国家创造额外2%的GDP增速。

【多项改革有待推进】

根据《2063年议程》确定的未来发展长远规划,非洲将实现地区一体化,实现和平繁荣,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有力的力量。为此,需要在多个层面推行改革。

在经济层面,要推动多元化发展。IMF认为,非洲国家急需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和融资环境,寻找增长动力,推动出口多元化。

在安全层面,恐怖袭击在尼日利亚和索马里等国依然不时发生,南苏丹内战尚未消停,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非盟近年来在解决地区安全和冲突方面的作用受到质疑,因此需要改革,以加强执行力和影响力。

在社会层面,非洲12亿人口中,60%人口的年龄在24岁以下,这意味着非洲大陆拥有人口增长优势和巨大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以及非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让更多青年拥有教育和就业机会。

【中非合作注入动能】

在世界全球化的当代,非洲想实现崛起之梦,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互动。2017年,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的步伐稳步迈进。中国不仅是非洲谋求自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贡献者,也是国际对非合作的引领者。

非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非盟基础设施与能源事务委员阿布-扎伊德·阿马尼说,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巨大,非洲希望未来能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非关系发展迅猛,双边贸易年增长20%,直接投资年增长约40%。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认为,中非经贸合作近年来开始往投资领域转型。由中国大力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拉升非洲的经济发展。

上一篇新闻

CFA一二级考试明年将纳入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科目

下一篇新闻

百度外卖卖了,许家印再超王健林成中国地产首富丨商业参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