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浙大等知名高校纷纷建设国际校区
本文原载于青塔(cingta-com),麦可思研究经授权转载。
最近,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的新闻引发关注。
12月1日,清华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内容主要有合作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深圳市委书记、市长以及清华大学校长等重量级领导均出席。
同样在12月1日,另一所知名高校——天津大学也爆出将在福州建设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的新闻,福建省领导、福州市领导以及天津大学校长等出席。
除清华和天大外,近年来还有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已经建成或拟建设国际校区(国际联合学院)。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国际校区已成为各大名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选择。
双一流名校纷纷建设国际校区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至少有7所“双一流”名校已建成或拟建国际校区。虽然目前仅有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正在建设或已建成,但从近期多所高校密集与其他机构签约,也可以看出名校对“国际校区”的青睐。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浙江大学于2013年2月启动筹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并于2016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2017年10月,占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校园全面启用。
目前,已引进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共同成立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开设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国际商学院(筹)已经成立,文理学院(筹)等也在加快布局。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2017年3月15日,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协议在北京签署。其办学地址位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占地面积约1700亩,预计总投入超200亿元。计划2019年9月开始正式使用,到2021年完成所有学院的筹建和招生。
在国际化办学模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将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方式,由每个学院和全球排名前100、学科排名前50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合作,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开放办学。
重庆大学国际校区
2018年10月12日,在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年启动大会上,重庆大学就提出重点工作中就包括建设国际校区。
据悉,重庆大学将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与九龙坡区合作共建重庆大学国际校区,汇聚国际教育创新资源,实现师生集中学习,资源集中调配,学科集中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庆大学国际校区建设,首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入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校区
2018年8月7日,江北新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南航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建设。据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校区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区东邻滨江大道、西靠横江大道、南临长江三桥、北近长江五桥。
校区规划用地面积约400亩,规划建设面向未来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是中外合作办学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为一体的非独立法人国际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2018年11月10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成立暨国际化办学签约仪式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举行。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按照“中方为主,一对多”的原则,聚焦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重点与英国阿伯丁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国尼斯大学、法国图尔大学等国外名校开展强强合作。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018年12月1日,清华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据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清华大学唯一的国内异地办学机构,将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1年建设)、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4年建设)基础上建设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将大力吸纳国内外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企业等各主体的优质资源合作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8年5月7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一期工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深圳大学城奠基。该项目建设面积15.6万平方米,预算12.6亿元,将包括教学实验室、科研用房、教学产学研用地等,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
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天津大学将与各方在榕共建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暂定名),打造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一流机构和平台。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办学定位为天津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将陆续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设立若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以及高水平科研和成果转化机构。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是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第一个子项目,将开展光电子与柔性电子、先进制造、先进催化与能源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国际校区”有何不同?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342个,其中本科及以上的机构(项目)有1090个,涵盖了除青海、宁夏和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市,作为探索之中的一种中外合作办学新形式,“国际校区”有何不同?
从目前各大高校披露的信息来看,国际校区项目基本上可以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一对多”、“高水平”等关键词来概括。
“中方为主、国际协同”指的是国际校区的办学定位。它应该是各大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要服务于各大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一对多”指的是不限于与一所国外大学合作;“高水平”指的是这些国际校区将聚集若干所世界综合排名靠前的名校。
以目前已建成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为例,其本身是浙江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已引进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为世界一流大学,在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世界领先。
为何要建国际校区?
有关专家分析,近几年各大知名高校大手笔建设国际校区,背后有多方面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也正在快速跨国界流动。对于高校来说,顺应国际化潮流,积极推动办学体系结构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调整,利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将会大大促进学校发展。
同时,国家“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国际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国际校区的建设可成为高校推进国际化的重要举措。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此外,建设国际校区也可以满足目前部分国内学生多样化的求学需求,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