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琅琊,古作琅邪,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城邑。古老的齐长城在其北边,春秋时期,著名的吴、齐海上大战也在这一带海域。周初齐国八神之一的四时主神祠也在这里。琅琊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五大海港之一。齐桓公东游海上,"南至琅琊";齐景公也"遵海而南,放于琅琊"。春秋末,越王勾践灭吴以后,为了进一步经营北方,逐鹿中原,便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都琅琊。前468年迁都琅邪,都琅邪90年。齐长城位于琅琊以北五十公里的东于家河村入海。琅琊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田氏弑君,被吴,鲁,越等国联军夺走,先后经历吴,越,楚长时期统治,不属于齐国。越人以舟为车,依靠水上交通。琅琊东有大珠山、小珠山,北有铁橛山作屏障,交通便利,形势险要,越国在此建都目的是通过琅邪西进中原,与齐,晋,楚等诸侯争霸。越国在琅琊期间,一路西进,先后吞并四国,疆域扩大至山东滕县。前379年,齐康公饿死海岛,田氏完成代齐,越国南迁。《竹书纪年》记载:"翳33年(公元前379年)迁于吴。"在此建都时间为90年。越都迁吴(今江苏苏州)以后,越国仍占有琅琊。《水经注》记载"越无强为楚所伐,去琅邪。"无强十二年(公元前344年)越国才丢失了琅琊。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12年中三次巡视琅琊。第一次来时,"大乐之,留三月"。越王勾践和秦始皇都曾在这里建筑高大的琅琊台,遗址至今犹存。秦始皇还曾移民3万户至少15万人筑琅琊台,并刻石颂秦德,派徐福东渡。秦二世来琅琊时也曾加以补刻。秦碑至今尚残存八十多字,为我国保存字数最多的秦碑瑰宝。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秦始皇刻石拓片和原刻石照片

汉武帝也曾多次来过琅琊,司马迁作为汉武帝的太史也来过这里。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知密州时,登琅琊台,写过篇《书琅琊篆后)文章,盛赞秦篆:"绝人者文字之工。"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琅琊还是秦方士徐福活动的主要地区。东亚地区广泛流传着徐福东渡日本的故事。秦代著名方士徐福两次见秦始皇都是在琅琊。《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百官东巡琅琊,"齐人徐市(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琅邪台夯土层

这次入海沿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南岸东行,过鸭绿江口,沿朝鲜半岛西岸南行,经济州岛,至日本北九州。这一条北方沿岸航线,逐岛相望,便于补充淡水和避风,航行比较安全。公元七世纪以前,一直是汉魏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通道。徐福第一次出海回来后再次出海。《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又率文武百官巡视琅琊,在此又见到徐福。徐福花费大量资财怕遭谴责,便谎说为海中大鲛鱼所阻,故没能得到不死药。请求配备弓箭手再次入海。秦始皇答应了徐福的请求,"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并与徐福等一起乘船北上,"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今烟台芝罘),见巨鱼,射杀一鱼。"秦始皇这才放了心,认为把大鱼射死,是为徐福入海采药扫清了道路,遂回返。秦始皇回返后,徐福沿北方航线再次东渡。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徐福两次东渡都是从琅琊启航,所率领的童男童女、百工、弓箭手等都应是齐人,他们把齐地的先进文化、先进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带到了日本列岛,使处于石器时代过着渔猎生活的绳纹文化时代的日本,迅速发展到使用金属工具、广泛种植水稻的弥生文化时代。

在日本,人们认为徐福是把中国大陆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带到日本的圣贤。他教日本人种植水稻、捕获鲸鱼、栽桑养蚕,纺线织布,采药治病。日本民间尊徐福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徐福东渡,必然带去了齐国的原始宗教信仰,齐人所信奉的八神主,在日本开国神话中都能找出来。有人指出: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出土的弥生文物,从器质到造型都与中国同期文物相同或相似。

1980年,佐贺金立山麓出土一件 2000多年前的中国大陆烧制的陶器里边还藏有已经碳化的谷种。当地人说这是徐福一行带去的遗物。

弥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使用金属工具和种植水稻。高度发达的中国金属文化传到了日本,使日本人民的祖先学会了使用金属工具。金属工具有青铜和铁制的两种。青铜器中有一种鉾就是山东半岛牟族发明的。

水稻的广泛种植,使日本人迅速从采集渔猎迁徙生活发展为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从而摆脱了饥饿的折磨。根据日本出土的水稻分析,稻种是从中国大陆传入的。有人说是从长江流域传入的。但长江流域的稻种是籼米和粳米两种而以籼米为主。日本的水稻则是粳米。栖霞县杨家圈,黄岛辛安和胶州三里河出土的碳化稻种则是粳米,因而有人认为日本的水稻是从山东半岛经朝鲜半岛而传至日本的。中国水稻传入日本的时间较早,但处于石器时代渔猎经济时代不可能大量种植,只有到公元前三二世纪,徐福东渡带去了金属工具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后,日本的水稻种植才能迅速推广开来。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日本佐贺金立徐福神祠

弥生时代的旱地农业也很发达。从日本西部的考古遗址中,发现农作物有大麦、稗子、荞麦、大豆、小豆、豌豆、蚕豆、瓜、梅、桃、杏等。这些作物也不是石器时代的日本所能培育出来的。这些作物与山东地区的作物有密切关系。齐桓公北征山戎取得了大豆种,齐国盛产大豆。大麦也称麰,为古代山东居住的牟族培育的作物。有小的桃核,与山东肥城桃系同一品种。《汉书*地理志》载:琅邪郡有稻县,稗县。以产稻、稗著名。蚕豆、麦、荞麦等作物,古代日本关西地区的种植,应是从山东半岛传去的。

司马迁写《史记》时,我国对日本列岛的认识还很模糊,徐福东渡的史实上,还覆盖了许多的神秘色彩。我们今天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探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中外文化交流主角,来正确认识徐福东渡的伟大意义。

徐福东渡是一次大规模海外移民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徐福是比哥伦布早1700多年的航海家,是中日、中韩交往史上的伟大先驱者。徐福东渡的研究,是探讨中国文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中日两国相继掀起了徐福研究热潮,山东省龙口和江苏省连云港市、河北省盐山县都先后成立了徐福研究会。1993年,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徐福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日本东京、大阪、佐贺、和歌山县新宫市、山黎县吉田市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徐福会或徐福研究会。1992年还成立了全国性的日本国徐福会。韩国济州道、香港和台湾等也早已成立了徐福会。目前从事徐福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已从中、日、韩三国扩大到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广大华侨、华人中去,甚至一些西方学者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徐福东渡与日本弥生文化的产生

琅琊是一处有极大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名胜之地。在青岛市的支持下,原胶南市琅琊暨徐福研究会于1993年11月宣布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学术研讨会,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浙江和山东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並举办了多次学术讨论会,先后出版了《琅邪与徐福研究论文集》四期,並于2006年成立《琅邪风》编辑部,出版《琅邪风》季刋。

上一篇新闻

南宁 | 这些高颜值“异国范”的景点,让你霸屏朋友圈!

下一篇新闻

法国、埃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报告新冠肺炎病例情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