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一本书的书名。
书的主角是一位老牌背包客。20世纪90年代初,他和女友一人驾驶一辆宝马摩托车,历时22个月,成功穿越了包括中国在内的52个国家和地区。
书里的这个人先后毕业于耶鲁和牛津,37岁就退休。为何他年纪轻轻,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衣食无忧?
因为,他在28岁就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在投资界所向披靡,令人闻之色变,由此赚得了金山银山。
因此,他是唯一一位拥有"环游世界"经历的对冲基金经理,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旅行回来后,他写下了本书并于2003年出版,中文版于2011年面世。
在书中,他用一章的内容讲述了他在中国旅行的经历。90年代初,在中国那个外国人面孔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年代,他和女友不仅去过北京,还去过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敦煌、嘉峪关、兰州、西安和洛阳等地。
体验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后,他在书中预测:“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成功企业家一样,中国的企业家正全力以赴地经营企业。20年之后,他们将跻身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家行列”,他又预测:“21世纪上半叶的某个时候,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实力强大的经济体。”
20年后,他的预测成为现实。
因为看好中国,2007年,他举家迁往新加坡定居,并让两个女儿在当地接受中文教育。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绝非常人。
这个人,就是吉姆·罗杰斯,现年75岁,全球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与巴菲特和索罗斯并称为世界三大投资大师。
他的名言是:“要想真正看清这个世界,就要亲身去体验,投资如此,人生也如此。”
“除非我首先出发游览全球,否则如何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话也不是我说的,它节选于一本名叫《鞋狗》的书。
在这本书的开头,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在晚餐后忐忑地向他父亲借钱,目的是想实现一个疯狂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一场全球背包之旅”。
他说:“在我死之前,在我太老或是忙于日常琐事前,我想要游览地球上最美、最神奇的地方。”
他想做的是:去品尝其他美食,听听其他语言,体会其他文化。但他真正渴求的,是精神之间的联系。他想去体会中国人的“道”,雅典人的“理”,印度教的“智”,佛教的“法”以及基督教的“灵”。
年轻人的父亲同意了。
那是20世纪60年代,90%的美国人都还没有坐过飞机,二战给人们留下的阴影还未结束。
年轻人居然去了日本,还进行了一场商业冒险,因为他想代理日本的一个知名鞋业品牌,这些鞋子质量很好,他想倒腾一些寄回美国去卖。
日本人问他代表哪家公司。他哪里有什么公司,不过人家毕竟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得过MBA学位的,他当即随机应变,编造了一家名叫蓝带的体育公司,从此获得该品牌在美国东海岸的销售代理权。
而这家蓝带体育公司,就是耐克的前身。这个年轻人,就是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也是他的自传《鞋狗》的作者。
耐克Nike,是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是他旅行时站在雅典娜胜利神庙前,转身离开时注意到的一个细节,那位女神正在弯腰整理鞋带。
是巧合?是必然?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家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公司,诞生于旅行的一瞬间。
这家公司诞生后,先后经历了各种挫折,包括合作伙伴的背叛、银行的落井下石、家人的不理解等。而且自创业开始,直到1975年耐克债务危机大爆发,整整13年,没有一天过得顺顺当当,每一天都充满了各种提心吊胆和狼狈不堪。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使菲尔·奈特停下,1980年,耐克冲破重重阻力,成功上市。直至今日,这家公司成为全球500强,是美国最有魅力的运动品牌。
菲尔·奈特,现年80岁。如他年轻时所愿,成功地在这个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他有一句名言:“懦夫永不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我们前行,永远都不要停。”
“在印度的村庄待了7个月后再回到美国,
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疯狂以及理性思维的局限。”
是谁会离开美国,在一个印度的小村庄停留了大半年?他又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悟?
对于这个人而言,去印度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冒险。
他在传记里说: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严肃的探索,我迷上了自我启蒙的想法,想要弄清楚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该怎样融入这个世界。
回想起年轻时的那次印度之旅,他说:“我回到美国之后感受到的文化冲击,比我去印度时感受到的还要强烈。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我们运用思维,而他们运用直觉,他们的直觉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发达得多。直觉是非常强大的,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他说过:要有勇气追随心声,听从直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成为的样子,其他事情都是其次的。
在这种直觉的驱动下,说他改变了世界,也不为过。
因为他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企业领袖,他追求完美,使PC、音乐、动画、手机、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等六大产业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是的,他就是乔布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
他说:“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
有一个姑娘,叫刘屈艳扬。
在美国硕士毕业之后,她决定去追逐内心的声音,做真正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于是,她开始了打工和旅行的生活。在旅行中,她与人画画、谈音乐、做美食、聊社会文化,并用文字、镜头和画笔记录下了旅程的点点滴滴,成为她成长经历的真实证明。
所以她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并以此作为她的书名。
而我说:既要读书,又要旅行,人生的路上,灵魂和身体,一个都不能少。
十年前,跟随着直觉,一对小夫妻放弃高薪,从世界五百强辞职,卖掉学区房,带着几本书就开始了为期大半年的环球旅行。
十年后,随着心的响应,他们又从外企放弃高薪,卖掉房子,带着15箱书,搬家到了英国,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这对小夫妻,就是我和先生。
把钱花在读书和旅行上,我们从来都不会心疼,因为这两样,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的追寻。
因为,我们看过的书,见过的人,赏过的景,都融化在了不断行走的灵魂,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勇气,也充满了怜悯。
虽然,我们没有创立伟大的企业,成就辉煌的人生,只是身边寻常的普通人。可是,我们已在最好的年华,与最爱的人,一起去见过最美的风景。这一生,我们的灵魂永不后悔。
愿每一个人,都能跟着直觉与好奇心,坚持自己的旅程,在这个星球上留下自己独特的印痕。
让旅行成为你最有价值的投资。趁时光未老,趁岁月还青,去体验远方,去发现这个世界的不一样,去探索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吧。
文 | 学习委员沙丽
两把刷子写作特训营第一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