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互鉴中共创亚洲文明美好未来
图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互动区。记者 刘同华 摄
访谈嘉宾
汝 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倪培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鹏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
姚介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
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深刻内涵?什么是亚洲文明,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有怎样的重要地位?亚洲文明之间应该如何对话交流,如何让亚洲文明之花在世界舞台上绚烂绽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进行了专访。
“亚洲文明”是指亚洲的人们从古到今文化生存的总体状态
问:什么是“文明”?它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倪培耕:关于“文明”的内涵,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有深刻的阐述。他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他还列举了最吸引他的各种“韵味不同的文明”,如中亚的古城撒马尔罕、埃及的卢克索神庙、新加坡的圣淘沙、泰国的曼谷玉佛寺、希腊的雅典卫城等。
一般认为,“文明”作为一个名词使用,首先是由18世纪启蒙运动重农学派思想家提出的。从文明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来看,文明有三个本质内涵。首先,重农学派提出文明概念的同时,又提出了进步范畴,并交替或重叠使用它们,这意味着文明的一个本质内涵就是进步;其次,当时启蒙者都重视社会实践,几乎每个启蒙者都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提供各种社会改革方案,因而实践是文明的第二个本质内涵;第三,启蒙者大都重视文化建设,认为文化是文明共同主题。他们还建立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学术体系,使文化体系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使各个文化元素具有了广阔发展前景。所以,文化是文明的第三个本质内涵。
另外,文明社会或文明形态的结构有三个层次:器物形态、规范形态和观念形态。这是整体史概念,是人类全部生活内容。文明发展还有两大动力: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内生动力有两个:社会文明化和个体文明化。社会文明化指社会的进步发展,个体文明化指个体人的自由发展。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则是文明社会或文明形态的外生动力。没有交流互鉴,文明不能发展。
李鹏程:我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什么是“文明”。第一,可以指全球人类现实的或者历史的“生存方式”的“总和”状态。可以称其为“人类文明”或者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的文明,例如“古代文明”“中世纪文明”“近代文明”等。第二,可以指各民族(各国家或者各地区)具有各自文化特征的生存方式的总和。例如“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或者“亚洲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现代东南亚文明”等。第三,人类不断地从未开化状态把自己提升到日益更高的社会存在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采摘与捕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工智能文明”等。
问:什么是亚洲文明?亚洲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是什么?
李鹏程:“亚洲文明”是指地球上的一个特定地区——“亚洲”的人们从古到今文化生存的总体状态。什么是“亚洲”?亚洲就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洲”,是古代希腊人借用“腓尼基”语言的一个词汇。这个词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东方”的“大陆”。所以,“亚洲”就是“东方洲”,或者“日出之洲”。而与此相对的,欧洲(欧罗巴洲),就是“日落之洲”或者“西方洲”。这个亚洲在西方古代人的话语中最早指爱琴海以东的地方,现在的地理学上,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上,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按照一般的说法,亚洲这块大陆上,有人类古代四大文明中的三大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文明。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类古代文明不仅是这四个,在亚洲这块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上,考古学家就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人类的“文化遗址”,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遗址、印度-巴基斯坦边界的“拉玛猿”遗址和格鲁吉亚的“马德尼西人”遗址等。这些遗址告诉我们,在亚洲的很多地方,远古以来就存在着人类文明,只不过这些地方性文明的全貌情况如何,还有待于考古学的继续挖掘和可能的发现。
赫赫有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都是原创文明,而且都出自亚洲,这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问: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倪培耕: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在我看来,亚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讲文明有原创文明和非原创文明(派生文明)之分。赫赫有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都是原创文明,而且都出自东方出自亚洲,这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对欧洲古代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指出:“希腊文明,世所称羡,然究其实际,其文明之绝大部分皆系来自近东各城市”。
另外,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出自亚洲。基督教由犹太教过渡而来,而犹太教正产生于中东地区。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称为“轴心时代”。这三个“轴心期”,两个都在亚洲。
所以,我们看到习近平主席在这次演讲中,高度评价了亚洲文明的重要地位,“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问:亚洲文明有怎样的特点?
倪培耕:我认为亚洲文明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讲求整体性。亚洲文明都比较重视集体、社会和统一,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之中,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家庭、族群和国家。另外,中华文明讲天人合一,印度文明讲梵我合一,伊斯兰文明讲有限无限合一,都是强调整体思想,和而不同、和合一体。二是讲求道德的自律。亚洲文明普遍强调内心的修养、自身的约束、道德的规范,重视礼仪、道德。中国的儒家强调修身养德,做“君子”不做“小人”,印度人吟诵千年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教导人们公正、谦恭、仁慈,尊敬师长、尊敬他人。三是家国观念比较重。中国人认为家国同构,有国才有家;印度人也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基础细胞。
问:历史上,亚洲文明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流互鉴的,有什么典型事例?
倪培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亚洲文明之间交流频繁,留下了很多史话。比如,唐朝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同时,还游历印度各地,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印度的历史不像中国的历史有详细纪年,历史写得很抽象。这本书后来成为还原印度历史的重要资料。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也互动很多。唐朝时,穆罕默德向中国派出了第一批代表新兴伊斯兰国家的“外交使节”,“奉穆罕默德之嘱,持书往见唐太宗……对于使者关于其神学之见解,颇加赞许”。元朝时,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人吸收了阿拉伯-伊斯兰历的优点,编制了著名的《授时历》,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同时郭守敬还参照马格拉天文台(今伊朗境内)的天文仪器,改革或重新设计制造了13种天文仪器,大大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姚介厚:汉唐以来在中国和印度的跨文化交往中,印度佛教与佛学在中国知识界和民众间大为传播,并形成多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与佛学流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等)。它们和中国传统的儒学、道家又互有渗透、吸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与文化传统的演进。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颇为成功的跨文化交往范例。唐朝(公元7世纪起)以来,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也有和谐、成功的跨文化交往,至今在西安古城的清真寺有唐代皇帝的题词,从中可见伊斯兰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沟通与融会。
历史上虽有暂时破坏性的文明冲突,但不同文明间互相学习、借鉴、交融的和平交往,才是人类文明进步史的动因与主流
问: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前,亚洲文明应当如何加强对话交流?
李鹏程: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用“和平安宁的亚洲”“共同繁荣的亚洲”“开放融通的亚洲”,指明了亚洲文明对话交流的方向。为了促进亚洲文明的全局性、全面性发展,亚洲文明对话既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具体的文明领域和各个文明方面进行全方位对话,也应该特别强调突出“亚洲文明价值观”的对话。价值观是文明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对自身文明的积极取向进行设定和规划的“共识”。因此,形成“亚洲文明核心价值共识”,并建构“亚洲文明对话的理性规程”,应该是亚洲文明对话的题中应有之义。
亚洲文明是全球人类“五大洲”地区文明之一。亚洲文明的状况及其发展前景,不但取决于亚洲文明自身的努力和建设性劳作,而且与全球人类文明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因此,亚洲文明不但应该加强自己的区域性全面建设,而且应该为全球人类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集体性贡献。所以,亚洲文明作为区域性文明,应该是一个向“全球人类文明”全方位开放的文明区域,应该为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而充满“胸怀全球”的理想和激情。
问: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怎么理解这四点主张,如何进一步推动亚洲文明之间、亚洲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姚介厚:习近平主席的这四点主张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的精神。我认为,和而不同应是文明交往的基本准则。汤因比、布罗代尔等文明史与文明理论研究专家都论述:不同文明间互相学习、借鉴、交融的和平交往,才是人类文明进步史的动因与主流。古今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各类文明的持续进展都得益于它们和多样异质文明的和平合理交往。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而发展,并流播远东社会,是印度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成功的和平交往范例。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所在。倡导合理的跨文化交往,实现文化与文明多样性中的和谐一致性,以求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尤为重要。
汝信:人类文明史昭示我们,既要承认各个不同文明的存在,又要看到不同文明之间需要有经常的对话和交流,乃至相互吸收和交融,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文明不是与世隔绝、孤立自在和自我封闭的实体,它需要与外部交往,通过与其他文明的接触、对话、交流,从外界不断获得营养,吸取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才能发展壮大。一旦把自己封闭起来,断绝与其他文明世界的联系和往来,就会失去创新和前进的动力,变得保守僵化而走向衰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世界文明整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不同文明之间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首先要注意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保持各自的主体意识。一方面,不能认为自己的文明天生优越而强加于人;另一方面对其他文明也不能全盘照抄照搬,而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借鉴和吸收其他文明中适用于自己的优秀成果。归根到底,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还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明,彼此取长补短,谋求共赢。正是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各种伟大文明得以世代传承,薪火相传,犹如江河汇入大海,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兰琳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