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人推荐!一本让你不再普通的书
这是一本关于普通人的书。
一个普通人,靠着自己的信念,将一个普通的行为变成了一件很不普通的事。
于是这就成了一本很不普通的书。
在这本书的书封上赫然罗列着它的非同一般的成绩——
欧洲首席畅销小说,热销5年不衰,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全球销量超过4,000,000册,简体中文版销量过1,500,000册……
没错,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一个人朝圣》。
书的作者是英国的BBC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
在《朝圣》之前,她从未写过小说。
父亲患了癌症,时日无多,这让乔伊斯动念将自己的悲痛和情感转化成故事,于是有了这本关于信念的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叫哈罗德,一个普普通通的65岁老头——
长相普通,家境普通,性格无趣。一辈子只做过啤酒厂销售代表这一样工作。
内向的性格之下,他也不会与人打交道。身边都只是点头之交,老婆、孩子都与他亲密不起来。
如果没有那封信,在生命剩下的日子里,他应该会沉默地退休,然后,沉默地等死。
一天早上,哈罗德收到20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
信上说,她患了癌症,离死不远。
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不管如何上来一定嘘寒问暖,要让对方保持希望满满。
哈罗德不会这些,他提笔就了一行字:“亲爱的奎妮:谢谢你的来信。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很抱歉。祝好,哈罗德(弗莱)。”
在寄信的过程中,哈罗德一直在想自己能帮老友所剩无几的人生做些什么。
直到他遇见了一位加油站女孩。女孩告诉哈罗德,对于这种病,不能光靠吃药,要有信念,要相信她一定能好起来。
这些话给了哈罗德信心,他给奎妮的疗养院打了一个电话,请医护人员转告她,他会徒步走到疗养院去看她,让她一定活着等他。
就这样,哈罗德只穿了一双帆船鞋,就开始向1000公里外的疗养院进发。
他坚信,只要他还走在路上,奎妮就不会死。
然而,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65岁老人而言,长达1000公里的旅程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
他最先遇到的是身体上的阻挠。
疏于锻炼的身体在经过60多年的磨损之后,很难一下就担负这样沉重的任务。在旅途开始的前几天,他的脚上起满水泡,整条小腿都走的发紫,甚至无法正常走路。
幸运的是,路上有很多好心人的帮忙。
他们给他提供了睡袋和指南针,为他献上祝福和安慰。在他因病晕倒的时候,一位做过护士的女士收留了他,为他治病并帮他修补好那双帆船鞋。
他们不是那么相信这个老头能够走完全程,却用情感说服了理想,选择忽略一切事实,去期待一种比不言自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
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到达贝里克,他所要做的只是不停地把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面。这种简单令人高兴。只要一直往前,就一定能抵达的。
除了现实条件的阻挠,哈罗德还受到不少来自周围人的冷语以及自以为是的“关怀”。
有些人在听了哈罗德的故事之后,发出了犹如听到天方夜谭的大笑。
有些人好心的劝说他“还是换种交通方式吧,这样还能在奎妮离世前早日给她一些安慰。”
还有一位爱好远足的男子提醒他,帆船鞋这样的装备是走不到贝里克(哈罗德的目的地)的,需要有专业的运动鞋,以及要做专门的路线攻略。
但这些根本不能影响哈罗德。他把这些嘲讽和无意义的建议抛诸脑后,继续自己的行程。
他告诉这些人:
我的确糟透了。贝里克很远,我没有合适的装备,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人们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时你可能就会想起我,然后坚持下去。
在他的坚持下,新闻媒体开始报道哈罗德的“朝圣”事迹。
无数人开始关注他,有人慕名来追随他,也有投机分子想借他出名。
追随者们的到来并没有给哈罗德的旅程提供任何帮助,反而带来了无穷的分歧与争吵。
在他们的拖累下,哈罗德花了两个星期才走了一百公里的路程。
追随者中的一个孩子甚至偷走了队伍里的装备,但哈罗德一直为他说好话。这让这支队伍分崩离析,使得追随者们抛弃了哈罗德。
好在,追随者的离开并没有让哈罗德感到难过,他反而为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而欣喜。
但是,剩下的旅途依然很艰难。
他的指南针坏了,这让他走了很多冤枉路;他的帆布鞋再次开裂,他的步履开始凌乱;眼镜破损,模糊的视线让他经常被绊倒。
更大的麻烦是——他开始迷茫,怀疑自己这样走下去的意义。
他给妻子打电话“我坚持不下去了,我走不到了”。
别人给妻子打电话不奇怪,但哈罗德和妻子的关系并不好。因为儿子的死,他们已经冷战好多年。
在旅程的一开始,她一度以为他疯了。
随着旅程的行进,妻子开始为他担忧,理解他,支持他。
接到电话后,妻子反而鼓励他,“你可以的,哈罗德,继续走下去,你很快就到了。”
87天,1009公里,这一行程让哈罗德饱历人间风霜,却也让他获得了新生。
很早的时候,哈罗德的母亲就离开了他,父亲也不关注他,这让他在人际交往上,一直存有某些障碍。
再加上,儿子因为抑郁自杀,他的自责感更是加倍。他甚至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到一个好父亲的职责害死了儿子,变得不敢面对妻子。
在此之后,妻子开始疏远哈罗德。他们的婚姻,形同虚设。
如行尸走肉般活了二十年的哈罗德和妻子,在这次行走中各自得到涅槃,重新找回了对彼此的爱。
“也许我们是该笑一笑了,什么东西这么好笑?”
“你还记得舞会那一晚吗?”
“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次?”
“对,记得我们笑得像两个小屁孩一样吗?”
两个身影就这样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在信念中得到重生的不只是哈罗德,还有很多一直走在路上的人们。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40多岁的普通农民陈冠明决心用行动践行去奥林匹克精神。
他在自家的三轮车上搭了简易车棚,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干粮走上了宣传奥运的征程。
16年,17万公里,陈冠明的行程从中国遍布全球。草木繁盛的的东南亚、风景旖旎的地中海沿岸、大洋彼岸的美洲,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没钱吃饭,就靠别人接济或接三轮车生意帮补;没有地方睡觉,就在三轮车上的木板上凑合。
有人问他,是否想过路上遇到危险。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想过。命运如果让我结束在某个地方,那也是天意。”
新加坡40度的高温、伊朗零下38度的严寒、泰国的洪水、阿富汗的战火、土耳其的暴风雪都没有阻挡住陈冠明的脚步。
直到2017年10月18日,陈冠明因为车祸倒在阿根廷佩里托莫雷诺冰川的路上。
就是在申奥成功一刹那爆发的激情,让陈冠明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了“在地球上浪漫骑行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的哈罗德或者陈冠明,上学、工作、退休,每天平淡无奇,直到默默无闻的死去。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走下去。
只要走下去,就会看见希望。
就如莫琳对哈罗德所说:
“你站出来做了一件事。你连能不能去到那个目的地都还不知道,却还是努力尝试了一切方法。如果连这都不算一个小小的奇迹,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算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