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月29日 星期五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01

  最近,有两个关于“碳”的概念炙手可热,一个是“碳中和”,一个是“碳达峰”。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

  “碳中和”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投资机会。

  那么,什么是碳中和?

  这里说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中和的意思是互相抵消。

  “碳中和”简单理解就是,把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人为的方式给吸收掉,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值为零。

  “碳达峰”就是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每年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并最终实现碳中和。

  下面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示意图,看这个图大家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碳中和”呢?

  相信大家都有感觉,最近这些年,地球越来越不太平了,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冰川融化、狂风巨浪、极热极冷……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无数动物葬身火海

  诸多灾害,频繁发生,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元凶,那就是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会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逐渐上升,达到平流层后,就停滞下来,日积月累,犹如一层厚厚的被子,将整个地球裹住,导致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热,无法通过反射,逃离大气层,于是地球表面温度越来越高。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千万别小看1度2度的全球气温上升,地球是一个非常精密也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温度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全球灾害频发。

  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就是随着气温上升,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川在快速融化。原本架在冰原上的雄伟冰川,并不会影响海平面,一旦冰川融化入海,就会抬高全球海平面,导致沿海地区被淹。

  而人类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几乎都在海边:上海、香港、东京、首尔、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纽约、洛杉矶、伦敦、悉尼、圣保罗……

  就在上个月,2017年从南极拉森冰架剥离的全球最大冰山A68a,已融化并分裂为碎片,无法继续追踪。

  去年2月,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20.75度的气温。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南极气温首次突破20度。

  气候变化也导致南极生态面临灾难,每年有几十万只企鹅面临饿死的境地……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有科学家曾预测,如果全球变暖趋势继续,到2050年,上海可能被完全淹没。

  这是比日本排放核废水,对我们影响更大的威胁。

  全球各国政府第一次把这件事放到台面上来严肃讨论,并取得共识,来自2016年的《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提出的核心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球碳中和。

  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布了“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表。

  中国也在去年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今年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安克雷奇会议不欢而散后,可以说,低碳减排是中美之间为数不多能轻松达成共识的领域~

  02

  或许很多人觉得碳中和离我们很远,其实碳排放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活着,就在不断排放碳。

  一部iPhone的生命周期,也就是从开始生产到最终被回收的这个过程,平均碳排放量为81.74千克,相当于消耗30升柴油的碳排放量。

  一个中等体重的男子,平均每天产生733克二氧化碳,这样一年会产生大约270千克的二氧化碳。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能量的支配史”。

  伊恩·莫里斯教授在《文明的度量》中,将人类摄取和使用能量的能力,作为划分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依据。

  文明发展越快,对能量消耗越大,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几乎没有止境。

  不仅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需要能源驱动,粮食、衣服、手机、电脑、房子的制造过程中也要消耗大量能源。

  而人类目前能源的绝对主体,还是化石能源,无不伴随着大量碳排放。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把碳从人类生活中拿走,意味着彻底抛弃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回到工业革命前的状态。

  其难度,可想而知。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植物不是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吗?多种点树不就行了,多大的事啊。

  这样想就太天真了。

  上面我们说了,一个成年男子每年大约会产生270千克二氧化碳,如果我们要种树来吸收,要种多少棵树呢?

  即使一棵10年树龄的大树,平均一年也只能吸收22千克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开车,不用电,不做饭,完全过原始人的生活,也要12棵树才能做到碳中和。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碳排放量接近100亿吨,居全球首位,几乎是同期美国的两倍。

  要靠种树这种最自然也最原始的方式来弥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碳中和,即使把国内所有空地都种上树,还是远远不够。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既然无法用最原始的方式实现碳中和,我们也不可能回到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出路就只有一个:科技进步

  欧美国家早在2010年就已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他们有50年左右的过渡期,实现碳中和。

  我们的承诺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 “碳中和”,这意味着我们要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降幅。

  要实现这个目标,无疑会涉及各行各业,彻底重塑整个经济形态。

  如此剧烈的变革,当然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03

  要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三个着力点。

  1、减少碳排放。

  要减少碳排放,自然要从碳排放最多的地方入手。

  目前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与供热部门,占比高达5成,其次是制造与建筑业,占比接近3成。这些行业无疑会迎来最剧烈的变化。

  之所以发电与供热部门占比如此之高,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发电供热还是主要以化石燃料为主,也就是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火力发电),这些都是排碳专业户。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要实现碳中和,必须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风电、光伏、核电等势必会迎来一波爆发。

  最近几年,光伏和风力发电成本都大幅下降,这些未来将成为发电的主力军。

  不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都有一个致命伤,就是靠天吃饭。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光和风这些资源在全国分布不均,而且无法人为改变,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风光资源,但是用电高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须“西电东送”。

  如此长距离的输送,如果采取普通的高压输电,运输过程中会有大量损耗,这就需要发展特高压电网,所以电网建设也是一个重点布局方向。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此外,对于新能源发电,稳定性是另一个痛点。

  光伏向来有阴天减半,雨天全无之说,风电更是会受到地域、季节、天气等多方面影响。

  可用电需求没法说停就停,工厂不会因为雨天停工,居民不会因为没有阳光就不取暖,不做饭。

  今年年初的德州大停电,就给了所有人一个生动的警示。

  由于暴风雪和极端低温,德州近一半的发电装置被迫停机,光伏发电聊胜于无,随着天然气管道被寒潮切断,全州一瞬间进入熄灯状态。

  在最需要电力取暖的天气,全面断电,木柴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解决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一是储能,不过传统的储能手段,比如提水转化为势能,使用时再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损耗严重,效率极低。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如果采用比较高效的锂电池,成本又太高,只能在少数关键领域使用,比如5G通信设施等。

  另外一个方式就是使用火电、核电等方式进行调度,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增加,调度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调度成本更是呈指数级别上升。

  2、增加碳吸收

  种树就是增加碳吸收的方法,只是效率太低。

  更好的方法是采用技术手段,在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之前,就将它们“抓住”,然后重新利用,或深埋地底。

  这类捕捉和隔离二氧化碳的技术,统称为CCS,使用这一技术,发电厂可以减少90%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目前我国在CCS技术领域相对落后,去年全球将投入运营的21个大型商业CCS项目中,仅有1个来自于中国。

  相信在碳中和目标的带动下,未来CCS技术的发展进程一定会加快,对创业和投资来说,这都会是一片蓝海。

  3、促进碳交易

  除了技术手段,还可以用经济杠杆来减少碳排放,也就是碳交易。

  国家每年给企业发放碳排放额度,排放少的就可以把额度拿去市场上卖,而排放多的只能去买别人的额度,利用市场的力量,自发推动大家节能减排。

  有人说,马斯克不是靠造特斯拉赚钱,而是靠炒数字货币赚钱。

  其实马斯克最赚钱的路子,是靠给其他汽车厂商出售碳排放额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特斯拉2020全年的碳积分收入,高达15.8亿美元。

  为什么大众、通用、宝马等传统汽车厂商,这几年都在拼命发力新能源汽车?

  因为给特斯拉交“碳税”,肉痛啊~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04

  最后,我们来看看“碳中和”相关的投资机会。

  上面说的三种方法,背后其实就是三类投资机会。

  1、从减排方面,可以关注风光核等新能源,配套的特高压电网和储能设备,以及制造领域的绿色材料等;

  2、从吸收方面,碳捕捉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属于一片蓝海;

  3、在碳交易市场,可以关注节能减排做的比较好的大企业,这些潜在的“卖碳翁”,未来有望从碳交易市场中,大赚特赚。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抱怨了,机会看起来好像不少,但仔细一想,又有点虚,不知道到底该买啥。

  有没有啥主打“碳中和”主题的基金,直接买入,坐等起飞呢?

  目前有很多相关主题基金,比如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但都只是与“碳中和”有关,不是以“碳中和”为核心去选股。

  小钱觉得,其中相关性最强的,环保算一个。

  指数基金,场内可以关注广发中证环保ETF(512580),场外可以关注申万菱信中证环保产业指数(A163114,C010419),都跟踪中证环保产业指数。

  主动型基金,华宝生态中国混合(000612)不错,过去6年,跑赢沪深300一倍以上。

  此外,还有一个刚出的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159885),也可以关注下,直接跟踪低碳指数。

  最后老规矩,还得来句风险提示。

  很多人说,“碳中和”不仅是这两年炙手可热的风口,也是未来40年持续的风口,钱途无量。

  但反过来说,正因为这是“百年大计”,需要各行各业持续发力,徐徐展开,一点点看到成效的慢行业,在股市这种想赚快钱的市场中,可能不一定特别被待见。

  从基本面上看,这类政治正确的新兴行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政策扶持期,可能靠政府补贴赚钱,政府扶持一撤,就立刻裸泳了……

  从力哥之前分享过的“熵增原理”看,这也是一个熵减的行业,赚的是逆人性的辛苦钱,远不如消费、医药的想象空间大。

  所以无论是环保、新能源还是“碳中和”概念,目前都只能归为“渣男”行列,就算看好,也不建议买太多。

  记住:没有哪个渣男,值得你下重注,托付终身。

碳中和,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上一篇新闻

徐汇长宁境域“衡复”风貌区路名考

下一篇新闻

他是潜入西藏的日本间谍,还是日本藏学的开天祖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