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下的隐忧:日本股市创30年新高背后
时代周报记者 林骁颖
日本股票市场创下30年新高。
北京时间12月1日14:00,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355.88点,涨幅为1.35%,报26789.5点,创下了自1990年以来的新高。在刚刚过去的11月,日经225指数涨幅超过15%。
连日的上涨激发了投行对日本股市的信心。高盛日本公司预计日经225指数在明年能升至27200点,而野村证券则认为日经225指数的目标将是28000点。
日本股市重回牛市,但过去30年的徘徊与失落并未被遗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实体经济的低迷,与当下火热的股市正形成鲜明对比。
据NHK报道,截至11月30日,日本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到14万9145例。
冰火两重天
日本股市的本轮上涨由多个因素共同促成。
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认为,11月拜登的当选将带动区域经济复苏,亚太股市有上扬的空间。辉瑞和Moderna等公司传来的疫苗研发进展,则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日本《产经新闻》称:“疫苗的重大进展提升了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也刺激了房地产和钢铁行业相关股价的上涨。”
另一则提振消息,是日本首相菅义伟11月10日宣布将编制第三次补充预算案。预算案的规模高达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08亿元),预算案内容除了对抗新冠疫情,还包括消费刺激和就业扶持。
然而,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仍未见底。根据日本央行10月29日发表的经济展望报告,2020财年(截至2021年3月)日本实际经济增长预期为负5.5%,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经济恢复将是缓慢的过程。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疫情冲击之下,日本上市企业2020财年半年度(4至9月)财报净利润合计为3.6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0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6%,20.9%的企业出现亏损。
根据三鬼商事11月12日公布的数据,东京都中心5区(千代田、中央、港口、新宿、涩谷)的办公室平均空置率连续8个月恶化,达到3.93%。三鬼商事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的业绩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续租办公司,“空置率迟早要突破4%”。
日本股市和实体经济的背离,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的泡沫经济盛景。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Mitsubishi UFJ Morgan Stanley Securities)驻东京首席投资策略师藤藤德宏(Norihiro Fujito)认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预期基本寄托在疫苗的研发上:“一旦疫苗的研制和上市过程出现任何挫折,都将拖累股市。”
泡沫中重生
股市暴涨曾是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一个代表性现象。
1985年9月22日,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的财政部长签定了《广场协议》。第二日,美元开始贬值,对应的是日元开始大幅升值。
为了防范“日元升值萧条”,1986年1月至1987年2月日本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5%降至2.5%的超低水平,开启新一轮的宽松周期。降息后市场流动性暴增,大量海外资本涌入日本的股市和楼市,日本本土企业也开始将经营重心转移至股市、汇市和楼市等投机行为,日本正式进入泡沫经济时期。
1986年开始,日本股市处于疯牛状态。日经225指数从1月初的13000点起步,仅用了22个月就上升到了26000点,翻了一倍。1989年12月29日,日经225指数冲上了38915点的历史最高点,总市值已经高达611万亿日元,为当年日本GDP的148%。
日本的房价也在疯狂上涨。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已飙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
几乎所有的日本专家在展望1990年股市时都十分乐观,他们认为股市会上涨至42000-48000点。然而,泡沫经济已经出现破灭前兆。
1989年5月,日本央行意识到需要制止资产泡沫扩大,开始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将维持了两年多2.5%的“超低利率”提高至3.25%,之后连续 4 次上调,到1990 年8月达到 6%。
随着利率上升,银行贷款成本上升,企业出现了融资困难等问题,大量资金撤出金融市场,股市也随之大跌。1990年12月,日经225指数急速下跌到21000点,市值蒸发将近一半。
1992年4月1日,日本实施新“地价税”,日本楼市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泡沫经济时代结束,楼价比1989年下跌了70%。地价大跌之下,日本不动产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高达3万亿日元。 1992年8月,日经225指数跌至14000点,比1989年的历史新高累计下跌了63.42%。
泡沫经济的结束,意味着“平成萧条”的开始。日本股市在这段时期一直萎靡不振,日经225指数最终在2003年4月于7607.88点站稳,较1989年高点跌去了80.45%,相当于每年下跌10.8%。期间,日本经济的年均GDP增速下降到2%左右,还经历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911事件”的冲击。
2003年,日本股市开始跟随美股重启上涨趋势,并在2007年的7月到达了18269点的阶段高位。然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日本股市很快被“打回原形”。2008年10月,日经225指数触及到6994点的超低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日本股市虽然出现了反弹,但日经225指数一直都在10000点上下浮沉。
“战后最长景气期”
2012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公布了俗称“安倍经济学”的刺激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三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和包括《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放松管制和促进创新等在内的一揽子增长战略。
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日本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融入股市,日经225指数跟上了其它股指的上行步伐。
但安倍晋三任期内的股市依然无法反映日本实体经济的真实状况。在安倍“二进宫”的八年任期里,日本GDP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2%,年均CPI也只有2%,唯一可圈可点的可能只有失业率持续下降、接近2%这一政绩了。
日本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劳动人口不足、数字化程度落后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三菱UFJ调查与咨询公司的小林真一郎表示,日本“曾考虑过在财政与货币宽松的支撑下,利用增长战略提高经济景气度,但进展并不顺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终结了安倍任内所谓的“日本战后最长景气期”。8月28日,安倍晋三宣布辞职,日经225指数这一天收报22882.65点,比他第二次当选当天收报的8906.70点,上涨了156%。
继任的首相菅义伟在经济政策上“萧规曹随”,除了签订了在安倍时代完成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暂时还没见到其他建树。
不过,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Yoshikiyo Shimamine认为,如果菅义伟能够围绕其拟议中的数字化机构实施增长战略,日本股市未来将表现良好。日立事业部高级总经理佐佐木一彰也表示:“通过疫情,日本各界发现,日本的信息科技(IT)在市民服务、政府的服务、无现金服务方面都出现了比较大的滞后性。希望菅义伟政府通过数字经济方式解决这一落后的状态,重新规划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
虽然分析对日本股市普遍感到乐观,但也不得不承认,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控制疫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