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学员DIY跨申失败,Gap一年“反内耗”终迎来港大录取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学员背景
X同学
本科背景
韩国中央大学
国际物流(辅修工商管理)
GPA:93.5 雅思:7.0
录取学校(2022年秋季入学)
香港大学 市场营销
申请时间:2021.10.16
录取时间:2021.12.03
Hi~这里是指南者留学22 fall的学员Evelyn,一个喜欢折腾、追逐理想生活状态的MKTer,回顾过去一年的时间:从DIY跨申,到决定gap携手指南者,再到获得心仪的offer,多走的每一步路,都让我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也让我能更好地看清内心的憧憬。
在这里,想向正在因跨专或职业选择而苦恼的每一位同学分享下我gap跨申的经验和职业选择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帮助。
1.转专业契机
★“摆脱鸵鸟心态,去不断试错”
相信很多正在犹豫是否跨专业的同学都和我有一样的理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却又不知道自己渴望深耕的领域是什么。对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人可能很难明确自己喜欢且适合的是什么,但却可以清楚地感知出自己不喜欢的是什么,所以我选择的方法是去不断试错。
我本科在韩国专攻国际物流,就业方向有供应链、物流、外贸这些岗位。由于在韩国实习机会很少,我和很多留学生一样缺乏探索职业兴趣的机会,而自大三开始,我可以从每一次的专业课学习和企业探访中感觉到:我现在所学习的领域、涉及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不是我热爱的。
虽然同系的同学和教授视我为模范学生,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生活得比较麻木,用一些看似重要的东西比如高绩点、奖学金作为借口逃避问题,做着一些盲目的、浮于表面的努力。从大四开始,我才直面内心,于是渐渐有了跳出舒适圈、跨国转专业的想法,也开始尝试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领域和职业发展方向。
因为当初申请韩国本科时有被中介坑过的经历,也出于借机了解不同商科细分方向的考虑,我选择了DIY。这个过程中,我从各种渠道收集不同专业的职业发展信息,同时也通过阅读、撰写毕业报告、实习等事情,发现了我对市场营销的兴趣。我希望成为一个能够通过消费者需求洞察分析、产品或服务创新为企业品牌赋能的MKTer。决定gap之后,在coursera课程学习、咨询实习项目、秋招面试的尝试中,我拓宽了对这个领域的认知,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路径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如果你也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很迷茫,没有方向,那么不妨现在认真去梳理一下自己,给自己更多时间,也允许自己试错,从而做出一个遵从内心的选择。
2.标化准备和申请安排
★“攻克拖延、自负,学会自我认知和时间管理”
对于已经处在申请季却毫无准备还选择diy的选手来说,ddl和标化成绩是最大的两个敌人。
大四最后一学期,我一边跨专修课、实习打工、写毕业报告、学习编码和雅思,一边了解留学院校的信息并准备不同的文书,每天在争分夺秒,和时间做斗争。但过于自负地“安排自己”、“内耗”的结果就是把身心拖垮,高估自己的英语能力导致雅思久久卡6不出分,又低估跨专的学习难度导致绩点降低,低迷了好一段时间。我开始意识到了合理时间安排和认清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于是在去年12月结束学校课程后辞去实习专心备考雅思,并在1月出分。
但我忽略了申请时间节点带来的影响,1月雅思出分后,2月结束申请,当时考虑到疫情没有申请港校,只申请了新加坡的两所、曼大以及利兹。从时间上来说,新二所的MKT二轮以及曼大的3轮录取机会都比较小了,加上跨申的我没有相关学术经验、也没有相较来说有竞争力的相关软背景,最后在21 fall只拿到了利兹的offer。
鉴于我的这些血泪教训,也建议同学们不要盲目听信社媒上各路大神的“一个月出分”、“一个月DIY上岸”等等部分是为了博人眼球的内容,而是给自己留出更充足的时间进行申请准备,提前认识并适应自己离目标的差距。比如雅思,如果是自学,可以多看看B站、知乎上和自己相同水平的人是怎么提分的,不要一味地盯着大神级别的案例,最主要是抓住自己在听说读写每一部分的薄弱点去攻克,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之后在冲刺阶段集中突击。每天计时模考、复盘回顾、持续耳听手写口述,以保持一定的题感和知识点记忆,不要拉长战线,避免拖延,从而能以更从容的心态攻克目标,尽早赶在较早的轮次递交申请。
如果是时间比较紧又不打算gap的情况,更建议把申请安排和流程琐事交给专业人士,选择半DIY或者找中介,以规避信息遗漏和时间安排不当的风险(比如我在申请的时候才了解到有些院校专业可以后补雅思和G),尤其是留学申请越来越卷的当下,香港和英国的申请量逐年递增,大家一定要提早安排好自己的申请计划,做好自己可控的事,比如中文材料准备、软背景提升和标化,以提高申请成功率。
3.二申院校项目选择
★“不放过自己,毅然重启”
我是一个比较轴且不轻易放过自己的人,接触到了商科不同领域的内容并决定往市场营销方向深入发展之后,我发现对于这个行业的就业,总体来讲本科学历也是可以的,因为更需要的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和落地的商业sense。
不过,我还是希望多获取能够系统学习市场营销知识的机会,去了解中国市场的不同行业发展现状和具体的细分工作内容,同时提高自己的硬技能,成长为一个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行为、引领市场趋势的MKTer。所以,在综合考虑院校排名、疫情影响、留学体验和实习机会等因素,也在了解过港大MKT的课程设置(涉及数字营销、品牌战略、中国市场营销等)后,也把港校加入了我的梦校名单,决定gap二战。
这次我打算找一家靠谱的中介做申请,在了解过各个中介后,今年6月我签约了指南者留学,个人认为现在看来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理由有三:
1) 尊重学员选择,提供合理规划
由于我跨专业gap的身份,在咨询部分中介的时候受到了很多条件限制,比如有些中介主张gap需要正式工作经验才能申请,或者无工作经验加上韩本跨专无G没优势,以打压我让我选自己不想去的专业或者选择本专业加申保底。
但指南者留学的顾问刘老师十分尊重我三地联申Tier 1 院校MKT项目(IC、NUS、HKU)的选择,没有强迫我选择本专业保底的项目,同时告知我gap期间提高各项目申请成功率的方法,针对我几天不间断的提问也是耐心解答。对于我一个5G冲浪选手和DIY经验者来说,几家中介的信息真实性对比也比较简单,透明性和专业性也高低立见,所以最终签约了指南者。
2) 服务“软硬”兼施,信息对称
很多考虑留学的同学应该都用过指南者选校助手的小程序,我DIY的时候就通过它还有指南者官网获得了很多有效信息,但在签约之后,我才发现小程序只是指南者服务硬件的冰山一角。整个申请流程,指南者的App端和官网都起到了提高信息交换效率的辅助作用,除了可以在上面进行合同签署,负责申请的顾问会把申请时间线、进度和面经等信息及时上传到App,便于学员实时确认,同时,学员也可以在上面学习咨询课程、查找实习内推的机会。
3) 同理心和专业性
负责申请流程的顾问Janie的负责和细心,是我最满意这次决定的主要原因。和我进行一个整体的申请计划沟通后,顾问会清楚地安排出考G、文书出稿、推荐人邀请等等的时间线,中途也会按实际情况和我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会有理有据的给我一些软背景提升建议。后期的文书内容修改也看得出顾问和文书老师的专业性,仔细研究相应院校的项目要求,并根据我的经历进行匹配,做出专业性的改进和润色。
同时,在面对实习和考G冲突等情况时,Janie也会不断地激励我,和我一起分析问题,分担我的焦虑,虽然最后我还是没有考出高G,但这段时间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4.Gap以及职业选择
★“在你的时区里,一切准时“——<Time Zone>
总有人认为,gap会让自己落后,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今年5月份还在互联网实习的时候,我知道低于我预期的申研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了,但一开始还是非常犹豫要不要继续gap,因为当时找工作也来不及了,年龄和经济状况也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每天都被这些消极想法充斥着,导致我总是陷入emo情绪,如果你有一样的情况,我想请你看下去。
当你不满现状又觉得前方没有路的时候,请记得,一个选择其实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重要。年少多金也不是对成功的唯一定义,你还有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可以去追寻喜欢的生活状态、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重要的是你的心态和永远学习的精神。
看到过很多gap选手在把自己的间隔年过得丰富又多彩,也看过很多做出违心选择的打工人发出后悔的感慨,我发现对于我一个长时间在国外没有机会体验各项实习的人来说,Gap正好让我留给自己一些认知和提升自我的时间,所以也走上了这条路。
在我决定gap后,我defer了利兹的offer,在8月份去参加了各大快消厂的MKT实习面试,虽然最后因为没有学生身份以及刷G的考虑没有去实习,我也验证了自己简历的通过率,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了解了不同快消企业的动向,为陪跑秋招进宝洁终面打下了基础,为研究生毕业后的正式秋招做好准备;
没有时间实地实习,我参加了指南者的咨询项目,提前学习python和行业分析,学会了批量爬取、语言情感、结果可视化分析等营销分析相关技能,为后续的研究生课程和现在产品经理的实习积累了项目经验。我知道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终点,也知道任何一次挫折都会带来经验。我们总能在挑战中得到成长,We win or we learn,只要保持向上进取的心态。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我想说:无论决定是要读研还是工作,尽量一上大学就早早开始规划,多体验,多试错,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不要盲目随大流,被眼前的荣誉利益和所谓的热门专业牵着鼻子走,为自己设立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早准备早规划永远不是坏事。
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中途才觉醒的内耗人士,无论是大四学生还是打工人我都想说: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路上,没有决定终生的一个“选择”可言,也没有所谓的走了弯路,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而这个moment,就是现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