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寺 - 宁波错失的网红寺庙
周六的午后,赶着节日的尾巴,我们拜访了位于北仑梅山的清修禅寺。
清修寺座落在梅山街道梅中村(里岙)的珠宝岭上,是目前宁波梅山岛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禅寺。
时近中午,里岙烟墩岗上的珠宝岭头没有游人。清修寺的前殿和入庙的道路还在维修中。
我一脚迈进禅院,在院子里见到了那株桂树,桂花淡白如玉,掩映着背后的大雄宝殿。殿宇的屋脊上写着三字“珠宝殿”。
关于珠宝岭的得名,还有几种传说。
一说早年高僧于此建寺。岛外穷苦人家逃难至此,上山入寺以求一餐之饱,遂有饥饱岭之谓,而本来静心修炼的住持宁愿饿着自己,也要竭力救济穷人,死后得称“饭佛菩萨”。如今梅山一带八月廿十仍有“饭佛节”之禅寺盛事。
另一说则传与明代抗倭守兵的故事有关。烟墩岗旧有烽火台,岛上官兵苦于台风暴雨常致船筏交通不便,经常饥寒交迫,于是垦植谷蔬,圈养家鸡,即便再差的天气,亦能宰鸡煮蛋,遂有鸡宝岭之名。
后来倭患平息,官兵迁移。清康熙十五年,始建庵堂,而此岭亦被百姓唤作珠宝岭。庵堂当时由天童寺派遣僧人管理,四周茂林蔽日、海风习习,冬暖夏凉,涧水汩汩,真是个清静修身胜地,故名“清修庵”。
到了1961年人民公社时期,庵堂等设施被拆除。1992年,原里岙村民自愿集资15万元,在原址重建清修庵,恢复大雄宝殿(罗汉殿)等原貌,香火渐盛。
1998年天童禅寺利生禅师耗费百万元巨资,先后兴建上山水泥道路450米,以及山门、天王殿、饭佛殿、斋堂住宅房等设施,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2002年改名清修禅寺。
这座古刹经过逐年修葺和扩建,各座大殿飞檐耸脊、气势雄伟。新建的天王殿是清修寺的精华,它飞檐翼角、殿宇高大、建筑精巧。
殿内八根口径0.6米的楠木柱屹立在殿堂中,与堂顶的各根横梁、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受整个大殿的压力。
大殿中央供一尊高5米的释迦摩尼木雕像,佛祖两侧是身高6米的四大金刚,皆用樟木雕刻镶嵌而成,四大金刚怒目相视,神态栩栩如生。
佛祖背后悬有一尊千斤铜钟。每天拂晓前,僧人敲钟做课时,方圆十里内的人们能听到这口悠悠钟声。
从佛殿前往远方,古老的佛殿屋脊之后竟然出现了极具现代风格的竹林建筑,我不禁好奇。离开禅院,推开一段木矮门,走上一条竹篱笆修成的小径,居然身处在了那个建筑之前。
竹林摇曳,清风左右,少近无人,宽大的大厅居中竟凭空生出一片阳光绿地,阳光从半墙上的窗户轻柔地入室,好不静谧,这就是所谓的禅修之地?
后来查询资料方才得知,这禅房原来是大师王灏的作品。
王灏,1978年生,1997年镇海中学毕业。200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2006年毕业于德国地图加特大学,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11年他创立事务所“佚人营造”( “佚人”是对传统工匠的指称)。2013年在上海设计中心举办“自由结构-中国新民居”个展;同年获德国BAUWELT 处女作奖。
宁波春晓网红民居自宅 - 王灏作品
2014年,年轻的清修寺主持上通法师找到了建筑师王灏自宅的村子,看到自宅后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联系方式。
双方就清修寺扩建工程进行了几次深谈。上通法师在香港与新加坡都事佛多年,思想先进。他与建筑师同龄,非常希望摈弃仿古寺庙建筑造法,营造一片新型的禅宗丛林。
建筑师也坦言,如何思考中国的宗教建筑革新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于是在初次接触后他就决定在不收费的情况下接受这个项目委托。
项目名称:清修寺
项目地点:宁波 北仑区梅山街道
设计时间:2014~2015
设计单位:润 · 建筑工作室/旭可建筑工作室
建筑面积:约5000㎡
大殿正视效果图
廊道效果图
僧房效果图
建筑师在设计中体现的最充分的是大殿:一个半室外的大殿,背景由一道天然石壁构成,强化的是“立壁万仞”的顿悟。
一种自然的力量,一种来自神秘的力量,唤起每个人净化。
王灏的设计非常大胆和独特,打破了人们心中对传统寺庙建筑固有的印象。可惜法师在申请建筑批文的时候受到宗教协会保守派的阻力,原本宏大的更新方案最终仅落成了禅房一处。
遗憾之甚!不过硕果仅存的禅房已彰显出建筑大师的高尚品味。
如今的清修寺藏身于珠宝岭绿荫之间,旷达于碧海蓝天之外。在那里极目远眺,可观赏烟波浩淼的东海景色,领略舟山群岛飘浮海上的特有风光。
俯视四周,田野和山丘历历在目,山下阡陌纵横,村舍鳞次栉比,水泥路四通八达,令人心旷神怡。
这个藏身梅山幽静之处的寺庙,值得市区的人们驱车打卡,或许不用多久他将成为梅山的另一个网红景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