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从交通末梢迈向海陆联运“枢纽”

本报记者 韦义华

12月18日,钦州港外贸集装箱码头,新加坡籍货轮载着满满的集装箱破浪而来。而此时,已停靠在码头泊位上的马来西亚籍货轮正忙着卸载入境锰矿。一旁,两艘巴拿马籍货轮则拉响汽笛,缓缓离港……看着港口繁忙的景象和穿梭的“海上巴士”,北部湾港口管理局钦州分局局长刘秉涛感慨万千:“昔日的小渔村,今日成了亿吨大港,交通末梢也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自钦州港建港以来,刘秉涛便一直在港口工作。在他的印象中,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滩涂,有海无港。1992年5月,钦州人将建大港的梦想付诸行动。

当时,钦州港项目尚未列入国家计划,钦州人自力更生先干起来。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捐资献物,筹资建港。刘秉涛回忆说,靠着全市干部群众筹集到的2000多万元,经过14个月的努力,钦州在30多公里连绵起伏的山头上辟出了一条进港一级公路,在荒芜的海滩上建成了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并实现简易投产,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

20多年来,钦州港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经过多年的建设,钦州港已从昔日的小渔村迈进亿吨大港的行列。目前,钦州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30万吨级航道和码头全面投入运营,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0万标箱,开通至越南海防、马来西亚关丹、新加坡等40多条海上航线,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形成油品、国际集装箱、煤炭、粮油、化工、汽车、港口等综合物流体系。

“当前,随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不断推进,钦州港的海陆联运‘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刘秉涛说,去年以来,钦州港多条国际海铁班列开通运营,中欧班列钦州港至波兰马拉舍维奇实现首发,重庆至钦州下行班列实现天天班。今年前10个月,新通道班列累计开行810列,发运4.05万标准箱。

在钦州港,一系列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钦州平台”渠道已经形成。这些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整车进口口岸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先后落户钦州港。同时,以钦州为基地、连接东盟47个港口城市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全面建设,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钦州港西南国际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这些年,钦州港不断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成功引进了中石油集团、中船集团、中粮集团、国投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框架,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那片曾经的荒滩,已崛起为海陆联运枢纽的南方大港,广西对外开放的新地标。

上一篇新闻

受航班暂停影响后虽逐步恢复 飞萤在实里达起降载客量不如樟宜

下一篇新闻

广西陆海新通道:打通开放新路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