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县:“打洋工”变身“创业客”,“借鸡生蛋”促振兴
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位于豫南大别山区的新县是老区县、山区县、贫困县,但一度缺良田、少资源、缺产业的老区人民却闯出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道路。近年来,新县“借鸡生蛋”,支持攒了资金、涨了见识、学了技术的出国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出国务工“掘金致富” 培训研修“智志双收”
“技术支撑,标准种植,分工协作,提供配套服务,形成特色品牌。”文化水平不高的草莓种植户冯磊脱贫不到两年,却有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梦想”。高瘦黝黑的冯磊不是没头没脑地喊口号,而是仔细考虑了从技能培训到销售推广的整个环节,他的底气源于国内外的草莓种植实践。
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新集镇,草莓种植户冯磊在草莓采摘园中劳作(11月2日摄)。新华社发(郝源 摄)
冯磊的家乡新县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革命战争年代,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革命献身5.5万人。受战争创伤和自然条件制约,“七山一水一分田”的新县,1983年主要经济指标仍“三不过一”,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个亿,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41岁的冯磊年少时也曾吃过苦头,但他赶上了出国务工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末,新县率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老区发展的突破口,走上了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道路。
2003年,在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培训后,冯磊前往日本务工,研修草莓种植。“我对日本的现代农业很感兴趣。”冯磊说,工作期间,他攒下了“第一桶金”,学习了现代农业技术,懂得了生态种植理念,培养了专业精神。
回国后的冯磊虽因家庭变故被识别为贫困户,但干事创业的热情从未熄灭,他有老区人民的坚毅,也有干好农活的自信。“深不埋芯,浅不露根”,2013年起,对草莓移栽深度都有严苛要求的冯磊从一个大棚起步,滚雪球发展到有10余个大棚的草莓采摘园。如今,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的冯磊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打洋工”变身“创业客” 带动新县率先脱贫
“不知道出国务工挣不挣钱,不愿冒风险,但不走这一步,就没有发展机会。”位于新县的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原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见证了新县劳务外派的历程,学院理事长李太福对1994年选派16名赴韩研修生的情形记忆犹新。当时群众对国外不了解,一时竟无人敢报名,县里干部职工动员家属带头出国,干满3年后,1个人挣近30万块钱,震惊全县,掀起了出国务工的浪潮。就这样,一批像冯磊一样出国“掘金”的新县人先富起来。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仍有约4.2万名贫困群众的新县再次把出国务工人员作为引领脱贫的突破口,形成了“涉外职业教育+国外高薪就业+返乡创业”的发展模式。
这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11月1日摄)。新华社发(郝源 摄)
得益于出国务工的经历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曾在韩国干过3年油漆工的田铺大塆村民韩光莹,回国后把自家居住了40年的土坯房改造成民宿,取名“老家寒舍”。凭借门前的荷塘、院中的石磨、阁楼上的书屋和打开天窗就能看到的繁星,“老家寒舍”吸引了众多游客入住,“旧屋”焕发新生。
在韩光莹等人的示范引领下,依山傍水的田铺大塆建成了14家民宿和20余家创客小店。如今,这里既有小桥流水人家,又有工坊、茶馆、书屋,游人可以动手体验竹编等传统工艺品的制作,也能感受田园风光。原来“空心化”的田铺大塆竟变得人潮如涌。
这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一景(11月1日摄)。新华社发(郝源 摄)
2011年以来,新县变身“创业客”的“打洋工”已达9100余人,他们建农场、办工厂、搞旅游,带动8万多人增收致富,老区新县也于2018年8月在信阳市率先脱贫。
储人才兴产业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在草莓种植方面越干越顺手的冯磊正计划和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把自家的草莓采摘园作为学员的培训基地。“技术不断进步,市场不断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国内外的培训实践,让学员有独立管理种植园区的能力。”冯磊认为当地产业发展缺少专业人才,他感激让自己终身受用的培训过程和务工经历,希望学习和吃苦的精神传递下去,让有意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县人“愿学、会学,想干、能干”。
实际上,在新县的发展蓝图里,像冯磊、韩光莹一样的“创业客”已成为助推发展的重要因素。“换了脑子,挣了票子,建了房子,办了厂子,富了村子。”新县县长夏明夫说,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导入“返乡流”是关键一招,返乡创业人员带活了人员、思想、产业、经济,他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者,也是受益者。
从1987年向伊拉克派出第一批劳务人员至2017年年底,新县已向新加坡、日本、韩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劳务人员(研修生)3.8万人次,现在常年在国外的务工人员约8000人。
面对贫穷,新县人民曾穷则思变,抓住“出国一人,致富一家”的历史机遇。如今,脱贫摘帽的老区人民要“借鸡生蛋”,实现“返乡创业,带动一方”的社会效益。未来,这些“创业客”将成为新县实现乡村振兴的不竭动能。
来源:新华社郑州11月20日电 题:“打洋工”变身“创业客”——革命老区新县“借鸡生蛋”促振兴 新华社记者 王丁、韩朝阳、甘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