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铸华章继往开来启新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西商务工作发展综述
沧桑巨变七十载,八桂商务谱新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广西自治区商务厅牢牢把握新时期商务工作的总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广西商务工作可谓惊人一跃,注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外贸,1991年,广西外贸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08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18年广西外贸达到4106.7亿元,是1978年的231.7倍;
看外资,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利用外资从无到有、由少至多,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18年,广西共利用95个国家或地区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11343家,合同外资额累计463.73亿美元;
看消费,广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11年-2014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2018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1.59亿元,同比增长9.3%;
看开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谆谆教诲,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国家重点开放战略务实推进,广西在“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战略地位和独特作用日益凸显。
发展的背后,是凝心聚力,是砥砺奋进,更是不胜不休八桂儿女拼搏精神的彰显。这一切的成绩中,凝聚了70年来广西追赶超越、扎实前行的发展力量,凝聚了广西商务领域不负芳华、合力攻坚的时代篇章。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
昔日偏远封闭的南疆,如今已成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广西发展、情系广西人民,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2018年12月又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要求“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广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为新时代广西发展的总目标总要求,把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作为广西改革发展的主线,加快推动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已连续成功举办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开创了国际合作新模式,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南宁渠道”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先后获批。广西正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央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新的重大平台建设,大力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在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日新月异的对外合作让广西发展更具质量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而广西的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透过大量的考古遗址和文物,如今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商贸、文化往来的活跃。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广西的对外贸易也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广西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1958年、1978年、1998年、201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0.51亿元、2.69亿元、247亿元、4106.7亿元。这组数据,形象地记录了广西对外开放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到2018年年均增长14.6%。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3.0%。广西对外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2018年广西外贸依存度达到20%,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成效显著。201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2015年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即达到105.7亿美元,在2013年基础上翻了一番,提前一年实现倍增目标。在此基础上,2016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2017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广西的做法值得肯定”,新一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成效显著,2018年,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915.6亿元,增长13.8%。
“走出去”战略有序推进。广西对外投资从1980年代的0.18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12.26亿美元,增长近70倍,目前,广西企业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投资。近十年来,广西对外承包工程事业蓬勃发展,工程合同额、营业额屡创新高,实际完成营业额从2004年的0.19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24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安哥拉和泰国、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业务集中在广西水电工程局,广西海外建设集团、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公司、中石油六建、十一冶、广西路建等少数几个大企业。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43份,新签合同额10.54亿美元,营业额7.24亿美元,全年对外劳务期末在外人数3696人。
国际产能合作深入开展。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制造基地,中国-东盟港口网络,柳工印度、巴西、波兰、俄罗斯工厂,中·柬农业促进中心,中老优良品种试验站,农垦越南归仁木薯项目,国宏柬埔寨大米加工厂等一批标志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相继落成投产。
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数据无声而有力。在“商贸强桂”战略引领下,广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据统计,2018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1.59亿元,比1950年增长2504倍,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增强。
狠抓商贸服务业发展,不断夯实内贸流通基础。连续实施“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中国-东盟商贸城、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东兴国际互市商贸城、玉林中药材市场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南宁市为中心,桂中、桂北、桂东南、桂西和沿海、沿边市等区域性商贸中心为支撑的整体商品市场格局。进一步夯实流通基础,在区内南宁等地建设16个产地集配中心,在区外北京等省市建设3个销区交易配送专区,在广西与北京等北方主销区省市之间建设8条产销商流链条。积极推进“南菜北运”,多年来为北方地区运送了大量新鲜果蔬,2017年,“百色一号”果蔬冷链专列和防城港水产品班列开行趟次和货运量比2016年分别增长75%和183%。大力推进冷链物流,2018年,全区新增冷库30.04万吨,农产品主产县区冷库覆盖率达70.1%,铁路冷链班列线路达6条,全区冷链货运量增长35.3%。
积极发展新业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大力推进“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启动“电子商务倍增计划”,电子商务交易额由2014年的21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8002亿元,年均增长39.7%以上。阿里巴巴“一达通”、至简云图、谷歌、浙江聚贸、敦煌网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纷纷落户广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区共有54个县(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电商服务网点4460个、物流配送网点2927个,农村电商累计培训26.61万人次,网络零售额累计128亿元,农产品网销单品3910种。加大对电商政策支持,陆续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2015-2017年全区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推动实体零售创新,利用互联网实现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助力扶贫攻坚。
长足发展的口岸建设让广西发展更有引力
广西有陆地边境线1020公里,海岸线1595公里,有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4个边境省接壤,拥有一、二类口岸25个,其中一类口岸21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贸易点26个,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同时享有沿海开放、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等优惠政策。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基本形成沿海水运口岸密集分布,沿边地区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多点开放,重点城市和旅游城市航空口岸基本覆盖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2018年,全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1939.5万吨,同比增长13.95%;口岸出入境人员2175.1万人次,同比增长26.5%。友谊关口岸成为我国水果进出口、整车出口东盟地区的最大边境口岸,年进口水果近200万吨,年整车出口东盟最高峰达到3万辆。爱店口岸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中草药材交易边境口岸,年交易中药材4万吨,品种达100多种。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1218.94万人次,成为我国出入境人员最多边境口岸。已拥有进境农产品指定监管场所19个,进境农产品指定监管场所排全国前列。在通关便利化方面,广西是西部地区首个启动并建成“单一窗口”省份,也是首个将交通运管纳入“单一窗口”建设省份。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广西口岸进口、出口通关时间位居分别排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
开放合作的新通道构建经贸互联互通
时下,北部湾港口码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得益于陆海新通道,来自越南、泰国的火龙果、榴莲、菠萝,及东南亚国家的虾仁、带鱼等产品,能够在完成装箱后将运往中国西部内陆省份地区;而产于云南的化肥和咖啡豆,在运抵北部湾港口之后,可迅速发往新加坡再中转销至东南亚和北美国家。
2017年以来,广西与重庆、贵州、甘肃等省(市)积极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中国西部地区经由广西沿海、沿边联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并衔接“一带一路”的陆海新通道。经过两年多努力,陆海新通道已基本形成重庆、成都别经贵阳、怀化、百色至北部湾港三条铁路运输线路,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主干线已拓展至连通西部6省区市5条常态化班列线路。海铁联运班列从2017年58列发展至2018年1054列,一年即突破1000列。今年1-8月开行1346列、增长161%,全年有望突破2000列。在陆海新通道带动下,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2017、2018年连续两年增长在26%以上。今年1-8月,北部湾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4万标箱,增长24%,居全国第一。友谊关口岸跨境公路集装箱运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日均通行货车从几年前的300辆左右增至1300辆左右,2018年运输约35万标箱,增长90%以上。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一批跨省区铁路项目、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陆海新通道要发挥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支持通道沿线省份加强与东南亚等地区合作。陆海新通道将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和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
自贸时代的广西迈向改革开放新高地
2019年8月,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这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统筹陆海联动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这是中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的三个自贸试验区之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共设置有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国家对它寄予“提升以东盟开放合作水平、助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沿边开放开发”三大期待。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给新时代广西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外企业投资广西带来新的政策红利和巨大商机。众多投资者抢滩广西自贸区,分享中国-东盟贸易、投资、金融领域合作新机制的“大蛋糕”。
今年9月22日,印尼FKI集团项目、泰国冷链国际贸易项目、中国-东盟智能跨境物流项目等10个重大项目与广西自贸区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36亿元人民币,总贸易额5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自身定位、企业需求和广西特点,围绕突出制度创新、聚焦产业和经济发展、突出抓好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突出沿边特色服务好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等,加快探索制度创新,推动广西形成全国沿海沿边开放发展的新高地。”广西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三大定位”定蓝图改革开放再谱新篇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广西进入了加快实现“两个建成”、全面推进富民兴桂各项事业的新阶段。
如今,广西正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气魄、扬帆破浪的赶超姿态,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改革开放的壮阔浪潮中奋起直追、努力铸就新的辉煌。
走向未来的广西,开放发展的格局将更宏大。广西将勇立时代潮头,置己于全国和面向东盟、面向世界开放的大视野中,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
“南向”即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发展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以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为抓手,创新提升“两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功能,全面深化与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东融”即紧抓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全面推进与粤港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承接粤港澳台产业转移。“北联”即全面加强与贵州、四川、重庆、甘肃等省市合作,打造关键节点和关键通道,更好地把“一带”与“一路”贯通起来。“西合”,即联合云南等省份,深化与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湄公河国家合作,开拓一批新兴市场。
70年,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老、少、边、山、穷”的广西,逐步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今日之广西,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八桂大地充满生机活力。
来源:国际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