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一下部分45岁以下当选的的中国两院院士。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人!真是开挂的科研人生!

38岁当选院士:卢柯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卢柯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常人眼里,今年51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卢柯的一项全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卢柯在科研领域可谓成果颇丰,仅在最顶尖的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发表11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引用量惊人。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卢柯

38岁当选院士:张亚平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张亚平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亚平院士,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5年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

他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张亚平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

“兴趣能激发人的灵感和穷追不舍的动力。科学研究虽然十分辛苦,但只要兴趣所在,你愿意为它付出很多,甚至是毕生的心血。”

——张亚平

38岁当选院士:支志明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支志明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支志明,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当时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以来为南京大学董事、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担任J.Chem.Soc.,DaltonTrans.,NewJ.Chem.等著名刊物的国际编委。1996年受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原感光所)兼职教授,与理化所保持长期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2006年荣获连续空缺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支志明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应、生物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分子装置和生物大分子辨认中的发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5年,化学通讯杂志对支志明教授进行专访,支志明教授被化学通讯杂志列为最有影响力的40位科学家之一。同年,支志明教授被ISI位列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11年,支志明教授成为十年内在德国应化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30篇的科学家。

“对我来说,科研就等如吃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兴趣所在。当你能够解开某些化学反应之谜,能够控制某些化学反应,你会感到很开心。”

——支志明

38岁当选院士:任咏华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任咏华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任咏华于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于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咏华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6年,任咏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年,任咏华以“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得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工作。”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会见任咏华时表示:“任咏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我也是从事化学研究的,化学其实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将继续为人类解决各种挑战。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

“做科研如果只是为奖项,将会失掉科研原本的意义,这对我来说是杂念”

——任咏华

40岁当选院士:麻生明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麻生明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生于1965年的麻生明,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位院士。

这位有机化学家,现任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有机所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

2007年,麻生明以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有机化学中,“联烯”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分子结构,三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由两个“双键”相连接。从分子式看就是“C=C=C”。

早在1874年,有人便预言了它的存在,但被误认为很不稳定,且具有多个反应位点,难以实现选择性控制,化学家们一般都对它“敬而远之”。但麻生明偏偏就钻了进去,而且一钻就是10年。麻生明院士认为:“我们的工作就像去认识一个人,而且要尽可能掌握他的脾气、品性和能力,找到能派上用场的地方。”

10年“交道”打下来,麻生明终于有了突破:成功地为“联烯”们找到了一位“媒人”———金属催化剂,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反应环境。通过研究,麻生明成功发展了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不饱和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等。而事实上,此次获奖的成果还仅仅是截至2003年所做的工作,在2003年至2007年发表的相关61篇论文,被世界范围引用475次,平均每篇引用率达7.8次。

我愿像徐霞客一样,在科学世界里写写‘游记’。我来过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为后人做些参考。

——麻生明

41岁当选院士:潘建伟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潘建伟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而其中的关键人物,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叫做潘建伟。

在很多人眼里,潘建伟是传奇:29岁,他参与的有关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院士;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后,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潘建伟率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干涉量度学,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中国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这是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工作的长篇新闻特稿《量子太空竞赛》中的观点。

“《论语》有一句话,叫‘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今天要勇于做领跑者,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还要肩负一种社会责任感。”潘建伟说。他总会不时想起与奥地利导师塞林格首次相见时的对话。那是1996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脚下,26岁的潘建伟许下了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追梦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是对他追梦之路的最生动的诠释。

我们应当敬畏科学本真的力量,科学让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命运所施予的各种不幸、痛苦,让我们对生活抱以无条件的热爱与信任。

——潘建伟

41岁当选院士:曹雪涛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曹雪涛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

在天然免疫的识别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上,曹雪涛院士多年来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16年9月,曹雪涛院士共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0 多篇,论文总引用也超过了1.1万次。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图:曹雪涛院士历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篇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去年,曹雪涛团队用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最新成果:放大抗病毒“信号”的蛋白分子。

心猿意马,没有在一个领域深潜下去,难出重大成果。

——曹雪涛

42岁当选院士:张希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张希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希,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Langmuir、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超分子组装、有序分子膜、单分子力谱。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一百多次。

2012年6月24-29日应邀参加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召开的第44届世界高分子大会( 简称MACRO2012),并以“单分子力谱与高分子作用”为题做了一小时的大会报告。2016年8月21-25日张希应美国化学会邀请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参加美国化学会第252次年会,并被授予美国化学会会士证书。美国化学会会士自2008年设立,目的是表彰在化学科学上取得杰出成就并为科学普及传播做出贡献的美国化学会会员。张希院士是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获得此荣誉的学者。

做好准备、跨过障碍、从过去中发现将来

——张希

43岁当选院士:李灿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李灿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灿,1960年生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1985年在大连物化所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大连化物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99年),国际催化奖(2004年,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一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中国催化成就奖(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等。

搞科研随时都会面临失败,但我认为挑战一个世界性难题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只要我勇于挑战,即使失败了也值得,起码可以为同行们积累一些经验教训。

——李灿

43岁当选院士:高松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高松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松,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1998年至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高松。”这是高松每次自我介绍的方式,面带微笑,说话轻声慢语,对话时,高松温和的气场会让身边的人也随着他安静下来。当他真正走进实验室面对枯燥的学术研究时,又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认真专注。尽管众多显赫头衔在身,他仍然认为教书育人是天职。

蓝图是美好的,关键还是扎扎实实地去做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

——高松


43岁当选院士:邵峰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邵峰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研成果就是这样“宅”出来的。邵峰说,05年回的国,10年才第一次回母校北大。足不出户的埋头苦干,终于有了回报。除了43岁当选院士这样的荣耀时刻,邵峰还带领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频频亮相,从07年发表第一篇开始,此后差不多每年一篇,几乎在病原菌入侵和人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领跑全球。

邵峰曾借韩春雨基因研究遭质疑的热点,第一时间在网上发文,提出这样的团队模式更利于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发现,试图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只不过是,网络世界的“套路”太深。

“很多人误解我当初是要挺韩春雨,实际上我只是把他作为一个话题,一个引子而已。我心里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可重复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科学如果要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你应该让普通的科学家也有机会绽放,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才会算是真正强大。”

作为七零后的“海归”科学家,他是为中国“原创性”科研添砖加瓦的拓荒者;作为年轻的院士,他是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献计献策的建言者。爱国的坐标,也无外乎于此。

学问外的一切都只是副产品。

——邵峰

43岁当选院士:王曦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王曦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曦,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0年、1993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长期致力于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电子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的开发。在对离子注入SOI合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研究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将SOI材料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SOI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在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以及离子束辅助薄膜沉积技术研究方面,揭示了载能离子作用下薄膜表面微结构、相组分、电子学、光学、生物学特性,实现了载能离子束薄膜生长的可控制性。

没有人知道这位年轻的新院士背后的忙碌。很多人眼中,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似乎不搭界,而王曦却能在二者之间游弋自如。在王曦看来,这是必须为之奋斗的事,“实验室里的成功,和一项技术的圆满完成之间不能画等号。真正的高科技项目要实现产业化,没有科学家参与是不行的。”

“做科学家,尤其是应用学科的科学家,必须把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战略需 要联系起来,通盘去想,去布大局,做大事。”

——王曦

43岁当选院士:李静海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李静海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静海,1956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本所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职务。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瑞士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李静海是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致力于气固两相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多相复杂系统的研究,包括多相流动、煤燃烧、计算机仿真、多尺度方法及计算。

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 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开发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无烟燃煤技术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他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美国化工学会颗粒技术演讲奖和第三世界科学院演讲奖。

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李静海

44岁当选院士:赵东元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赵东元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东元,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微、介孔分子筛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研究。

在国外做博士后期间,他合成了大孔径、壁厚、水热稳定性高、高度有序的SBA-15等介孔分子筛结构(SBA系列),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上认可,论文已被引用2100次以上,推动了介孔材料的发展。

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包括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ials, JACS, Angew. Chem.等,主编书籍1部,参加撰写专著4部章节。目前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3项,授权30项。其研究结果曾被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 Mater.作为封面报道,美国材料协会、陶瓷学会、美国化学会、德国应用化学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并受邀在国际刊物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Commun., Curr. Opinion Solid State Chem., Chem. Mater., J. Mater. Chem.等发表综述文章10余篇。

“每天像小蚂蚁一样工作,日积月累后,就能得到丰厚的收获。”

——赵东元

44岁当选院士:白春礼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白春礼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春礼,1953年9月生,辽宁人,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专业,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分子晶体结构、EXFAS,分子纳米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称号包括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2007)(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等。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白春礼院士作为中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国际STM方面有一定影响和活跃的科学家之一,领导实验室开展了广泛、深入并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到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以及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研究。

在白春礼博士的主持下,成功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与中国科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合作,研制并开发另一台STM,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共同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中国第一项关于扫描隧道显微学领域的奖励。

随后,他率领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台激光原子力显微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多种扫描探针显微仪器。

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不投机,不取巧,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白春礼


44岁当选院士:江雷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江雷院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江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江苏省镇江市人,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著名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纳米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2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原来,30多岁就当选院士的,共有4个人!厉害了


荷叶表面的疏水结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荷自古以来就被赋予高尚的象征,这主要是荷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荷叶的这种自清洁的性能,长久以来却并不被人认识。而通过对荷叶表面结构的分析发现,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是赋予荷叶特殊超疏水性的原因。荷叶上存在的许许多多纳米孔,在水滴、油滴,乃至所有液体滴在这个界面的时候,都会形成一层气膜,使水或油都不能侵入这个表面,因此产生疏水、疏油的效果。同样,经过凹凸纳米结构处理过的织物,也表现疏水、疏油的特性。

江雷院士长期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多种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

学习自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中生有。

——江雷

本文来源:学术志微信平台

内容来源:中外学术情报,整理自石墨烯资讯、中国青年报、材料科学与工程、百度百科等

编辑:学妹

上一篇新闻

BOP隐形车衣,品质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下一篇新闻

中科院院士高松任中山大学校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