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打造全域旅游的乌鲁木齐样本

打造全域旅游的乌鲁木齐样本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李凯)“人民美好生活”是党的十九大热词之一,旅游业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是满足人民旅游生活需求的有力抓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前沿逐步走向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在环境优化、市场发展、产业培育方面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旅游业综合效应不断放大的今天,旅游业正沿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从增量粗放型旅游大国向存量集约型大国转变,走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疆正在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助力扶贫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有力支撑。

乌鲁木齐旅游业在2013-2017年期间,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5万人次,增长145.3%,实现旅游总收入1639亿元,增长160.2%。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由5.3%上升为16.7%,旅游产业占第三产业的24.1%左右。

旅游数据的井喷,是乌鲁木齐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的缩影。乌鲁木齐全域旅游的发展让这里淡季不淡、四季皆宜,景区与城市之间的分野渐渐淡化,旅游集散地正向着旅游目的地稳步迈进。

优化供给

改革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乌鲁木齐发展全域旅游有不少优势,目前是新疆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也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推动乌鲁木齐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国庆假期在天山大峡谷游览时,北京游客高兴国对乌鲁木齐旅游业发展赞不绝口。“现在景区的洗手间档次不亚于五星级酒店的,游客服务中心也更具规模,游客购票入园井然有序。”

高兴国说,三四年前来过乌鲁木齐,这次故地重游,交通更加便利、景区基础设施更完善,街景也更美了,这里的飞速发展让自己对这座城市有了新的认识。

乌鲁木齐县在2017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同年,乌鲁木齐南山国际旅游区风貌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批复,乌鲁木齐南山国际旅游区将通过多方融资投资29.98亿元打造“H型”核心区,提升景区综合环境,还将建四个特色旅游小镇。

目前,南山国际旅游区内有国家标准旅游景区(点)10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天山大峡谷景区;国家4A级景区一处,为苜蓿台生态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一处,为东白杨沟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为照壁山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一处,为庙尔沟森林公园。南山国际旅游区还拥有滑雪场6家,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景区游玩。

不仅夏季团队不断,现在乌鲁木齐冬季旅游也越来越火,冰雪旅游品牌逐渐形成。2017年,乌鲁木齐市获“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称号,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获“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事”称号。

《全域旅游导则》起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戴学峰说,目前乌鲁木齐南山形成了以滑雪场为核心的一大片旅游区,这成为乌鲁木齐冰雪旅游的独特优势。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到现在举办了15届,各种冰雪旅游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早已形成了乌鲁木齐独特的冰雪文化,处于新兴冰雪旅游增长带。

国际滑雪文化联盟主席艾瑞奇?迈尔默说,乌鲁木齐有着世界一流的冰雪旅游资源,做好全域旅游更应该将冰雪旅游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推动全域旅游,首府正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转换为四季旅游产品优势,面对当前大众家庭休闲市场需求推出个性化、主体化、定制化旅游产品,不断推出中高端旅游新产品,带动旅游地区的餐饮、出行、住宿、游览等方面的消费提升,在乡村旅游+生态的模式下,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多种旅游方式中的重头戏,绿色生活、维护生态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智慧引领

为全域旅游插上互联网翅膀

近年来,在民众消费观念转变和互联网创新的影响下,以景点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正面临深刻变革,其中对全域旅游发展最大的推动力之一,就是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在乌鲁木齐飞速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去年建成投入试运行,其中的卫星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不仅让乌鲁木齐的旅游业更加安全更加智慧,未来还将让游客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平台的“四大应用体系”均是围绕“智慧旅游、平安旅游、应急预警、灾害防护”四个应用方向开展项目建设,利用北斗卫星的短报文通讯技术,即便在网络未得以覆盖的无人区,也能通过北斗手持终端迅速做出预警,利用“通信指挥车”“便携式卫星站”等设备为救援提供各种通讯和精准信息服务,快速进行现场指挥调度。

智慧旅游引领下,乌鲁木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五年来我市共投入1.5亿元资金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主要旅游区徒步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投入1333.6万元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共计49座。今年,我市在位于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区、米东区的10余个景区(点),增设19座A级及A级以上旅游公厕。

市旅游局规划处处长卢泽海说,公厕是方便群众、满足人们生理功能需要的必备设施,旅游厕所的升级也将提升景区的文明水平。

负责天山大峡谷经营的新疆丝路南山旅游文化公司负责人张国伟说,已陆续对景区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与服务提升齐头并进,争取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设施完备、景观优美的5A级景区。

据了解,五年来乌鲁木齐市共投入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13家企业的近120个项目得到了扶持,吸引和拉动全市旅游业社会投资180亿元;通过积极向国家、自治区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等5个项目先后获得支持资金750万元。

全力打造世界级精品景区,天山大峡谷景区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白云国际滑雪场获得自治区5S级滑雪场荣誉。红光山、国际大巴扎、红山公园、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等4A级景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多个省市旅游局高级顾问、新加坡华鼎集团董事长李良义说,乌鲁木齐的旅游资源、冰雪资源是非常有卖点的,在我的旅行社安排的多个行程里,最短也要在乌鲁木齐停留3天,长一点的7天行程中5天都在乌鲁木齐。新加坡、马来西亚游客对乌鲁木齐的滑雪场、民族歌舞和历史文化很感兴趣,游客们回去都说不虚此行。

融合发展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截至2017年底,乌鲁木齐市已发展休闲农业870家,其中休闲农庄12个,休闲农业园区4个,民俗村2个,农家乐801家(星级农家乐96家),其他类型51家。

全域旅游在乌鲁木齐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海菊的155号农家乐门口碰到她时,她正忙得不可开交。“拿我们家来说,原来还有淡旺季之分,近年来几乎没区别了。”

海菊说,现在每天都是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没有闲的时候。营业额周末每天在两三万元,平时在七八千到一万。夏季略多点,每天三万多元,最多的时候一天可接待500-600人。

海菊说,十几年前,南山还只是首府市民休闲度假的地方,这十几年来增添了多家滑雪场和景区,还有许多农家乐牧家乐,旅游要素越来越齐全。2016年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举办后,明显带动了全域旅游在南山区域的发展。这几年,客源构成明显多元起来,不仅有大量内地游客,还有来自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游客。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首府乡村游不断转型升级,带动村民致富,助推产业融合。

自2003年起,水西沟镇方家庄村集体以适应市场化需求为手段,大力发展养殖、种植、特色餐饮等乡村旅游项目,通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个集餐饮、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田园型乡村旅游典范。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3000元,已经发展到了2017年底的2万多元,农牧民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已经达到了504人。全村年接待游客量由2004年的5.3万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20余万人次。

不仅如此,村民们还紧跟时代,积极使用新科技,让游客付费更方便。在农家乐经营中,普遍开始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付款,同时还有网上预订等服务。

乌鲁木齐市旅游局产业发展处负责人任喜说,以前我们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为了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现在要加大对旅游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重点在“旅游+”的发展模式上采取大力推进的方式,主要在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马产业,旅游+医疗卫生,旅游+休闲,旅游+乡村等产业模式上,进行大力推进。

上一篇新闻

美媒炒“中国将在赤道几内亚建首个面向大西洋永久军事基地”,军事专家:不属实

下一篇新闻

乌鲁木齐航空“五一”小长假运送旅客超2.8万人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