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闽南,说白了,就是漳泉两地,而厦门,作为新兴的闽南城市,境地颇为尴尬,不漳不泉是厦门,说的便是厦门在闽南的地位。

以厦门为视角,真正做到漳泉滥的却只有海沧。

海沧,是厦门唯一同时存在漳州和泉州元素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既是泉州的又是漳州的文化特征,然而,几十年来,这里却一直被忽视,以至于有无数的海沧先民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人问津,他们在过去是漳州人,在现在是海沧人,但却总是被漳州和厦门忽略。本文仅整理11位曾经的海沧人,以他们在异国他乡奋斗的精彩,让家乡人民温故知新,也为他们的名字能在第二故乡生根发芽喝彩,他们成为永恒,或路名、或建筑名,历史也将铭记他们,为曾经破茧的一段辛酸往事留点记忆。

1.安详山(Ann Siang Hill),安详路(Ann Siang Rd),

位于新加坡CBD的Ann Siang Rd,是一个新旧交融的酒吧一条街,早在1894年以前,该街道及周围的地皮便被谢安详买下,并因此逐渐发展成中国商人聚集地,成为移民联系唐山和南洋的中心。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谢安详

谢安祥(1832-1892年),祖籍海沧石塘,出生于马六甲,后迁居新加坡,十六岁即出任莫实德洋行书记,在此供职达四十二年。与人合办玉瓞公司,经营进出口生意,置产无数,是新加坡早期富商之一,捐建七州府医学堂。

2.文庆路(Boon Keng Road),文庆地铁站,文庆亭

在新加坡,林文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为了纪念他,新加坡除了文庆路和文庆地铁站外,课本书及各类学术研讨会也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在厦大化院小湖边,也有一处文庆亭,亭上楹联为”禾山巍巍怀师德,鹭水泱泱见道心”。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文庆亭

林文庆(1869-1957年),祖籍海沧鳌冠,出生于新加坡,为侨生第三代,年轻时是开挂的学霸,后半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的强者。

他是新加坡第一个拿到英女王奖学金的人,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积极推动南洋华文教育,发起“新马孔教复兴运动”;开辟马来亚第一家华人橡胶种植园,被称为“马来亚橡胶之父”;同盟会成员,是孙中山的主要支持者;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在其掌舵十六年内,使厦大成为南方之强...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林文庆在国内存有争议,以至于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他淡忘了,包括他的儿子林可胜,中国红十字会的奠基人,也遭遇一样的命运。

3.邱德懿路(Jalan Khoo Teik Ee)

邱德懿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古务路转入燕美律右侧第一条横路,以纪念马华公会领袖之一的邱德懿(Khoo Teik Ee,1902-1953)对马来亚的功绩。

邱德懿(1902-1953年),祖籍海沧新垵,生于槟榔屿,幼年随家迁居吉隆坡,后赴伦敦进修法律,于1926年成为一名律师。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营橡胶园,任马来亚园主公会主席,1949年任马华公会财务,1953年,任马来亚联邦立法议会成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推动创立马来西亚福利理事会和防痨协会,并担任两会主席直至逝世。

4.杨衢云公园,衢云书院

在海沧霞阳村,新设村中公园命名为杨衢云公园,书院名为衢云书院。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孙中山(二排中),杨衢云(前座左二),后立者宫崎寅藏

杨衢云(1861-1901年),祖籍海沧霞阳,出生于广东东莞,少时移居香港。1892年(光绪十八年)与谢缵泰等在香港创立辅仁文社,该社以“开通民智,研究新学”为宗旨,1894年与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合并为新的兴中会,杨衢云任会长。1900年,策划惠州起义,失败后,于1901年在香港为清吏所派刺客击伤,次日在医院逝世。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杨衢云

5.思齐阁

为表达对开台王的敬仰之情,台湾人在云林县北港缜兴建了“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在嘉义县新港乡妈祖宫前,兴建了“思齐阁”和“怀笨楼”。

颜思齐(1589-1625年),海沧青礁人,明万历年间因犯事遭官府缉捕,亡命日本,经数年积累,与一干漳泉人组成团队,日本平户当局任命他为甲螺。明天启四年,密谋起事对抗日本幕府,败露后率众逃至台湾苯港,因此就地招揽闽人开垦台湾,因此被称为开台王。

天不佑人,不久颜思齐便因病去世,郑芝龙继承遗志转战东南最终成为东南一霸。

6.推迁路(Chwee Chian Road),推迁花园

为表彰林推迁对公益事务和华人教育事业的贡献,新加坡以一道路命名为推迁路,并将该路的尽头山地命名为推迁花园。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林推迁

林推迁(1864-1923年),海沧毛穴广人,少时家贫,南渡马来西亚从事航海职业。因勤俭致富,于1903年,自创瑞丰轮船局,购买多艘轮船,经营航运,同时在丁加奴开垦大农园,种植椰子和橡胶。1913年,与陈桢详、邱国瓦、林文庆、林义顺等合创联合火锯厂,又在丁加奴开采龙运钨矿,雇佣矿工千余人,有“马来西亚钨矿大王”之誉。

1906年参加倡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18年,海峡殖民地政府颁赠太平局绅衔;1921年,当选中华总商会副会长;1923年1月23日以最多票数,中选为中华总商会总理,未及就职,因病2月11日逝世。

7.振殿亭

为纪念南洋小学董事会先驱李振殿先生,由南洋三校董事会在90周年校庆时筹建南洋小学山顶校区振殿亭。

李振殿(1875-1965年),海沧东屿人,1893年往马来西亚诗巫谋生,后迁居古晋创立长成号,1912年再迁新加坡创立长成栈。早年参加同盟会,支持辛亥革命、反袁世凯战争、北伐战争,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代主席、同济医院主席、南洋女子中学董事长等。

8.颜玉莹白花油

颜玉莹(1900-1981年),海沧青礁人,六岁时随父至新加坡谋生。发家后,至槟城开设糖果厂和经营橡胶业,同时承包轮船伙食生意,因缘巧合认识随行德国军医从而获得药油配方。为了让更多人体验到药油的功效,颜玉莹于1930年正式设厂生产,命名为“万应白花油”;1951 年,改至香港设厂;1962年又到台湾设厂生产白花油。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颜玉莹白花油

1981年颜玉莹逝世后,其企业由第五个儿子和长孙接管,为纪念先人创业及公益精神,白花油名字取为颜玉莹白花油,企业更是跨海至深圳另图发展。

9.邱善佑路(Khoo Sian Ewe Road)

为表示对邱善佑在槟城出任公职表现的肯定,乔治市一条马路命名为“邱善佑路”,另大华戏院别称为善佑戏院。

邱善佑(1886-1964年),祖籍海沧新垵,生于槟榔屿,主要负责家族在槟城的事业。1927年起担任平章会馆(槟城华人大会堂前身)主席,1933年出任槟城中华总商会会长,历任各邱公司主席。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槟城龙山堂邱公司,图片来自携程网

为人急公好义,凡公益之事,有求必应,1920年被委为太平局绅,1923年为槟城乔治市非官守议员。二战期间积极捐助殖民地政府以支持英国在欧洲战事,先后获得英皇乔治五世银禧奖章、六世加冕奖章和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奖章等。

10.邱朝仲巷(Khoo Cheow Teong Court)

槟城乔治市靠近咸鱼巷,有条小巷子被命名为“邱朝仲巷”。

邱朝仲(1849-1916年),又名邱昭忠,祖籍海沧新垵,其祖父邱悦成少年时便从家乡远渡槟榔屿谋生,发达后回乡娶妻,往返两地之间,其父邱清临生于新垵,长大后仍随父南下。邱朝仲则在槟榔屿出生,他从学徒做起,最后将生意做到全马来亚,1878年于亚沙受荷印封赐甲必丹衔,曾捐款兴办蒙学堂和培善学校,一战期间,与人合资赠一架侦察机给英国。六十岁时回到槟榔屿,成为当地富商,其次子为邱善佑。

11.邱汉阳街(Khoo Hun Yeang Street),汉阳路(Hun Yeang Road)

为纪念华族社会举足轻重的领导人邱汉阳,古晋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邱汉阳街,新加坡则为汉阳路。

这些以海沧籍华人命名的地方,总有几个你会知道

邱汉阳

邱汉阳(1860-1917年),祖籍海沧新垵,出生于槟榔屿,邱天德之子,早年承父业,后创立振利公司从事锡矿与贸易业。后再往古晋从事建筑业和饷码业,事业遍布槟城、古晋、新加坡。

12.振和巷(Chin Ho Square)

为纪念矿业、橡胶业巨子李振和,槟城有一条巷子被命名为振和巷。

李振和,祖籍海沧东屿,生于槟榔屿,子承父业,创立槟城最大的益东镕锡公司,协理福建女学堂,曾任福建会馆主席、中华总商会董事、华人参事局参事、太平局绅。

上一篇新闻

台湾遭遇大旱,非法凿井导致地层下陷,台前官员:若不加管制,台高铁迟早出问题

下一篇新闻

被成龙伤害的邓丽君,一生四段恋情,到最后还是一个人离开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