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晒成绩单:六年GDP年均增长7%,国企资产增长近5倍
珠江奔腾而去,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之处,有一方生机勃勃的热土。
以占全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0%的工业产值、1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17%的税收收入……
这就是广州市黄埔区。
8月29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回顾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并提出未来五年工作总要求。
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黄埔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六年来,全区GDP年均增长7%,2017年至2019年增速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0年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4.1%,今年上半年增长16.1%,连续三年4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广州开发区排名稳居全国第二,黄埔区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区前列。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李剑锋 摄
横戈跃马:黄埔制造产生世界级吸引力
全球顶尖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基本建成,百济神州实现商业化生产;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化集群,努力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小鹏汽车、宝能汽车、百度Apollo加快建设……如今,三大产业集群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迅猛崛起。
放眼黄埔,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不止这一处。黄埔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创造性提出“四区四中心”发展战略,从北到南,宏伟构想,蓝图渐呈——
向北看,点亮科创“北极点”,知识城聚焦“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成为知识经济样板之城;
向中看,经历了多次“生长”扩容,科学城聚焦“五年大变化”,成为广州总部经济最为集聚、创新活力最为强劲的区域;
向南看, 黄埔港聚焦“古港”“良港”焕发新活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全面启动,黄埔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扎实推进珠江黄埔段沿岸高质量发展;十年精耕正青春,生物岛聚焦高端生物医药研发,集聚阿斯利康、百济神州等生物医药企业500多家、院士项目20多个,闯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显著增长的不仅是规模体量,黄埔发展更让人瞩目的,是其在深度、高度、广度方面的步步为营。六年来,黄埔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从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使国企资产突破3000亿元、增长近5倍,到在全省率先成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成立北上广深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并首创“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再到务实推进中以、中欧、中沙等合作,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黄埔以最优营商环境成为了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六年来,黄埔区坚持制造立区、创新强区,全面夯实智能制造大区龙头地位,产业集群跃然升华,高水平推进创新资源集聚成势。
黄埔区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图为广州科学城航拍。贾自豪 摄
广州高新区排名跃至全国第六,科技创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率先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制定全国首个“专精特新10条”“民营及中小企业18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市企业总数稳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落地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航空轮胎动力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超30家、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省2/3。引进103名院士,集聚高层次人才1151人,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勾勒出黄埔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
广招天下商,黄埔区首创招商4.0模式,实施“一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后引进GE、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优质项目近1000个,500亿级以上项目6个,百亿级项目超30个,成为华南地区投资最密集的地区,荣获“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规划建设八大价值创新园区,集聚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5家,形成汽车、电子、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化工等四大500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六年两千一百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黄埔这艘大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创造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民生焕新:老城市实现六年“蝶变”
为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给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幸福生活,区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黄埔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实施大战略、开启大变革、推动大转型、实现大发展的工作中率先垂范、带头冲锋。
六年来,黄埔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出台“铁军8条”“头雁10条”,形成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全面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所有村社实现“四个一肩挑”,“两新”组织实现“两个覆盖”。疫情防控期间,千个支部建在一线、万名党员冲在一线,党旗飘扬在一线。
六年来,黄埔区社会及民生事业蒸蒸日上,连续两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开通运营6条地铁、建成有轨电车1号线,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民生福祉大幅攀升;引入华师附中、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知识城南方医院等高端教育医疗资源,构建“20分钟便民服务圈”,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读名校”“看名医”;在全市率先试点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基层治理全效提升。
【南方+记者】吴雨伦
【通讯员】张成 曾妮 范敏玲
【作者】 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