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按:2020年5月8日是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纪念日。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尔斯特举行。在苏军元帅朱可夫的主持下,德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就这样,希特勒建立起来的法西斯“第三帝国”在人民胜利的欢呼声中彻底地崩溃了。因此,欧美国家将5月8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胜利日”,而苏联及其继承国俄罗斯联邦则将5月9日作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日”。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1942年1月1日,英美苏法中等26个国家建立起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同年11月,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反攻。美英军队也在1943年5月将德、意军队逐出北非。1944年6月,苏联全部收复被占领的国土,随后挥师东欧,追歼德寇。同一个时期,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在一个多月内粉碎了西线德军的顽抗。

与此同时,日本的厄运也正在降临,1944年,美国在塞班岛为B-29轰炸机建立空军基地,以便使它们飞临东京上空。接着,日本的海军潜水艇部队、陆基战斗机因为美军在情报上的巨大优势而遭到了重大损失。日本在中国大陆上进展甚微,又遭到英军在印度边境的打击,同时,美军也在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登陆了……在战胜德国法西斯胜利75周年之际,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选取了《二战简史:黑暗时代》的《结局》部分内容,与读者一起,重新回顾1944年底到1945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在即将覆灭的时刻。

《结局》(节选)

文 |[英] 诺曼·斯通 译 | 美同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截至1944年12月,德国的能源和交通设施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而日本则要面对不断聚集的部队和庞大的舰队。显然,投降是两国统治者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两个国家都已经被疯狂的幻象所蒙蔽。日本人相信,日本是永不会失败的,奇迹终将使日本获得拯救。德国人也继续战斗,因为他们被没完没了的轰炸炸昏了头。而且他们非常清楚,一旦苏军如潮的进攻抵达易北河一线,德国就完了。就在帝国行将覆灭之时,希特勒的死忠者仍然控制着局势,希特勒也枪毙了试图逃跑的妹夫。“失败”和“投降”似乎并不包含在日本的帝国话语中,日本最后投降时,日本天皇只是说战局并未好转。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德军仍然有能力发动孤注一掷的进攻。在1944年的最后3个月里,德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波美拉尼亚地区的合成汽油工厂仍然在运转。到1944年10月,西线盟军已经基本抵达莱茵河一线,并且继续在向亚琛和斯特拉斯堡缓慢推进。遭遇饥荒的荷兰仍然处在德军的控制之下,丹麦和挪威也是如此。中欧地区继续笼罩在法西斯政权的统治之下。在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市,一位名叫约瑟普·霍瓦特的作家出版了他在这个时期写下的日记。在1918年苏德两国签署《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时,他是奥匈帝国的代表。在日记中,他描写了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各类奇异现象:运送牛奶的路线被游击队切断;刮胡刀严重缺乏;天上飞着各种型号的飞机,它们要去轰炸布达佩斯、维也纳和慕尼黑。年迈的理查德·施特劳斯望着窗外的残垣断壁,那里已经不再是1914年前那个繁华鼎盛的慕尼黑。于是,他创作了几乎可以充作德国挽歌的《变形曲》(Metamorphosen)。为这段历史创造音乐作品的还有另一位理查德以及他的孙辈们。理查德·瓦格纳家族一直与希特勒颇有交情。瓦格纳的两个孙辈威兰(Wieland)和沃尔夫冈(Wolfgang)只有十几岁的时候,称呼希特勒为“狼叔叔”。(战后,两人复兴了瓦格纳的拜罗伊特歌剧节。)1939年,在希特勒50岁生日的时候,瓦格纳一家曾经把瓦格纳最后一部音乐剧的乐谱原稿赠送给了希特勒。这部音乐剧名叫《帕西法尔》(Parsifal),在瓦格纳的所有作品当中,希特勒最喜欢这一部。然而现在,6年过去了,他们想向希特勒索要这部乐稿,以免落入苏联人的手中。于是,威兰赶到柏林,劝说希特勒把乐稿还给了他。不知是否是上天的安排,伟大的德国和奥地利管弦乐团在他们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中演奏了瓦格纳的乐曲,但他们本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有人已经把瓦格纳的音乐剧演出来了,尽管演技要差些。希特勒不像齐格弗里德,爱娃·布劳恩也不是布伦希尔德。为了爱娃的安全,希特勒曾让她待在德国南部,但她还是设法在苏军到来之前飞到了柏林。她说,她和希特勒已经相处了这么久,希特勒却还没有娶她,这将是极大的耻辱,历史只会把她判作希特勒的情妇。于是,二人举行了婚礼,然后双双自杀。德意志第三帝国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盟军在西线的进展极为缓慢,原因可能在于,除蒙哥马利之外,每个人都本能地意识到,德国即将陷落,此时再搞英雄主义是没有意义的。9月,盟军在荷兰的阿纳姆地区遭遇了意外的情况。9月17日,英军的一个空降师在阿纳姆实施伞降,意图夺取河道系统上的桥梁。3个多世纪前,西班牙军队就栽在了这里。然而,盟军的运气不够好,他们遇到了德军在诺曼底战役后重新组建的坦克军团。希特勒的“救火队员”瓦尔特·莫德尔被从东线战场调来守卫阿纳姆大桥,他让英军在一整个冬天里都毫无作为,最多只是让他们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把战线向前微微挪动一点。从9月到12月,另一支盟军也慢慢地压了过来,把矛头指向了亚琛和许特根森林。这一次,他们的对手仍然是莫德尔。莫德尔是一位能力极强的指挥官,同时也是德军将领里最粗鲁无礼的人。在随后的战斗中,盟军伤亡3.3万人。亚琛陷落,成为德国第一个被攻占的城市。但是,盟军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看到英美联军如此笨拙,希特勒开始计划对他们实施反击。他是否能突然夺取盟军的安特卫普港,接着把他们赶出比利时?然后,比利时人会要求和德国人一起与苏联人战斗吗?在当时的情况下,德军的反击确实冒了相当大的风险。德军动用了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在苏联人即将逼近布达佩斯的时候,莫德尔在比利时的东南部发起了进攻。在大约5年前,德军在这里曾经摧枯拉朽,不可一世。此时的德军使用缴获的车辆和油料发起进攻(就像隆美尔1942年攻占图卜鲁格后所做的那样),并且成功地把战线向前推动了一些。但是,德军做得有些过头了,因为盟军即使进攻打不好,他们也是能组织起有力防御的,而且一旦天气好转,盟军的空中力量就足以对付拥堵在道路上的德军部队。到1944年的圣诞节,德军的进攻已经无力继续,并最终于1945年1月8日停止。随后,英美联军继续向前推进。3月中旬,美国人夺取了科隆南部、横跨莱茵河的鲁登道夫铁路桥,英国人和加拿大人也逼近了汉堡。莫德尔集团军群的残部也被包围在了鲁尔工业区。现在的问题是,鲁尔工业区会像希特勒所命令的那样被炸掉吗?有远见的德国人违抗了这道命令,莫德尔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不能投降,于是他就地解散了部队,并且饮弹自尽。

此后,西线盟军一路向前,几天后就到达了一个萨克森小镇,并在那里遇到了苏军士兵。第二天,也就是4月25日,西线盟军与苏军在托尔高附近的易北河胜利会师(讽刺的是,希特勒的代表乐曲正是《托尔高进行曲》)。后来有争论认为,西线盟军本应首先抵达柏林。为什么他们让斯大林第一个攻进去了呢?这一争论的起点实际上源自1943年。当时,英军陷在了北非和意大利战场,所以没有进攻法国。然而,苏联人也会问,为什么苏军没有首先抵达鲁尔工业区?如果是那样,苏联未来的经济就会从中获得很大的好处。可是,西线盟军却抢先掌握了那里的重要工业。正是因为鲁尔工业区,战后的联邦德国才迅速恢复成为世界级的经济体,并且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的将军们争辩说,这是因为斯大林痴迷于在波罗的海沿岸围困希特勒留在那里的德军(最大的包围圈在拉脱维亚),导致苏军贻误了战机。不过,德军确实在东线战场进行了疯狂的抵抗。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们知道被苏军俘虏后将得到怎样的对待。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希特勒已经下令不可以撤退,他命令德军必须守住现在的阵地,就像1941年年末到1942年年初他所要求的那样。大批苏军部队已经在波罗的海沿岸和东普鲁士地区埋伏了很长时间。随后,苏军在南部遇到了麻烦。布达佩斯是中欧的主要城市之一,穿城而过的多瑙河是苏军前进的主要障碍。后来,苏军把布达佩斯围困了6个星期。在德军“守到最后一条壕沟”的抵抗下,位于西岸的布达a大部被毁,并于2月失守。墨索里尼的死讯(墨索里尼死于4月28日)传到希特勒耳中时,苏军已经推进到了柏林市郊。在1944年底到1945年初的冬天,苏军主要进攻巴尔干地区,他们已经在10月份攻下了贝尔格莱德。此前,苏军受到了希特勒留在北方的德军部队的阻挡,现在,他们要进一步进攻波兰。苏军向维斯图拉河沿线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这一次,他们仍然小心地部署兵力,以求达到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希特勒已经任命希姆莱为这一地区的德军集团军群的指挥官。而且,纳粹党卫军此时已经发展到百万之众(其中有很多外国志愿者)。但是,苏军部队是不会停下脚步的。他们每天向前推进30多千米,很快就攻入了东普鲁士。当他们攻入埃尔宾和马莫诺沃的时候,城里的电车竟然还在行驶。

截至2月24日,德军所有的反击都以失败告终。苏军抵达奥得河,再往西80千米就是柏林了。在苏军面前,几十万难民正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推着满载家当小车的家庭。他们一心想穿过冰冻的湖泊,到达奥得河对岸,甚至遥远的海边。一些德国文学作品写到了这段历史。在《一位东普鲁士老人的回忆》(Recollections of an Old East Prussian)中,亚历山大·多纳—施洛比滕写道,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因为他有6个孩子,所以才获准乘飞机撤离战场。回到故乡后,他带领他的工人们离开家族久居的施洛比滕庄园,穿越森林,去往相对安全的德国西部地区。亚当·冯·瓦茨多夫等人所写的《图林根贵族》(The Book of the Thuringian Nobility)描写了另一段艰难的旅程。书中,一群英国战俘离开波兰西里西亚地区的集中营,沿途,热心的庄园主拿出热土豆给他们吃。另外,几千名德语居民、德国士兵和纳粹官员逃到了位于波罗的海的一艘名为“古斯特洛夫”号的德国邮船上,结果被苏联潜艇击沉,9000人葬身大海,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海难。到3月中旬,苏军已经推进至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地区,他们已经攻陷萨格勒布,很快又将夺取维也纳(4月13日)。与此同时,盟军也不断对柏林进行空袭。在4月14日的一次空袭当中,英国皇家空军轰炸了波茨坦,摧毁了包括古老的加里森教堂在内的一大批历史建筑。2月中旬,为了配合苏军进攻,英国皇家空军轰炸了德累斯顿,破坏了那里的铁路系统(不过很快又得到恢复)。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丘吉尔也表示反对,说这次行动摧毁了“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不过,他的这番话逃不过伪善的指控,因为丘吉尔本人就是区域轰炸的大力支持者。英国皇家空军对柏林的轰炸一直持续到4月20日,这一天是希特勒的生日。

在当年的照片里,希特勒虽然刚满56岁,但是看上去已经显得很苍老了,他正在拍一个刚刚参军的年轻人的脸颊。年轻人是德累斯顿的一个孤儿,身上的军装明显大得不合身。4月9日,已经大部成为废墟的哥尼斯堡放弃了抵抗,朱可夫于是可以集中兵力对付挡在柏林前面的最后一个障碍—塞洛高地。此时,罗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的大军也分别从北侧和南侧逼近柏林。苏联的大军总共有250万名士兵、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和超过4万门火炮(包括装载在卡车上的“喀秋莎”火箭炮,每门炮可以发射很多枚火箭弹)。在塞洛高地,德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但是到了4月19日,德军还是招架不住,败下阵来。苏军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3万人阵亡,近3000辆坦克被击毁,但他们还是成功地包围了柏林。4月22日,得知从西里西亚等地获得救援已经没有可能,希特勒怒不可遏,他表示要坚守柏林到最后一刻,然后自杀。在苏军一刻不停的轰炸下,柏林居民想尽办法在城里躲避炮火,而5万名德国士兵、4万名年老的地方自卫队士兵、十几岁的年轻人和一些来自国外的党卫军士兵(包括20多名英国人,他们外套的袖口上还缝着一小块英国国旗)则继续抵抗。激烈的战斗从柏林外围打到哈弗尔河一线的各个桥梁,再沿着柏林市内的主要大街推进到火车站和各个著名建筑,包括国会大厦。奇怪的是,作为俾斯麦凯旋标志的胜利纪念柱却没有被摧毁,同样,用以夸耀胜利的旧时勃兰登堡统治者的半身像也没有被破坏。不过,到了4月底,苏联人已经进入了柏林的核心区域。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4月30日,希特勒走到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这天凌晨,他与爱娃举行了婚礼,身着白色制服的仆人们向众人分发了三明治和加气葡萄酒。婚礼的主持人是临时从旁观者里找出来的,只因他是一名公务员。这名柏林市潘科区负责垃圾收集的副职官员郑重地向新婚夫妇发问:“你们是雅利安血统吗?”吃过素食的婚礼早餐,两人双双自杀。随后的尸体处理极为仓促,最后,两人的尸体连同一条大狗和几条小狗一起被草草地装进了几只箱子。这些狗是用来试验毒药的药效的,因为没有人相信纳粹党卫军医生所提供的氰化物是有效的(狗的训练师不久后发疯了)。得知希特勒死后,总理府里的办公人员开始播放爵士乐,点燃香烟,这些都是希特勒生前严令禁止的行为。几十万德军俘虏开赴苏联,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希特勒藏身地堡里的人直到1955年才被放归,他们遭受了严刑拷打,因为苏联负责安全工作的拉夫连季·贝利亚不确定希特勒是否真的已经自杀)。5月7日,德国在法国兰斯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天在柏林近郊再次向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同盟国成员正式投降。一身疲惫的丘吉尔迅速赶到了希特勒的地堡。但是,与1918年的停战一样,第三帝国的末日并不是一个能够狂欢的时刻。在战争当中,多达7000万人丧生,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到了全面的破坏。奇怪的是,德国人虽然疯狂地奋战到了最后一刻,战后却几乎没有了反抗的意识。德国人已经从心底里认输了,当反映集中营的新闻影片在影院里向他们(强制)放映时,他们甚至少有辩解,仅有的几次看似严肃的辩护反而出自同盟国阵营的国家。在战后的几年当中,1200万德语居民逃到了德国西部,其中约有1/4因体力不支、饥饿、疾病或暴力伤害而死亡。他们当中有来自捷克和西里西亚的农场主家庭,这些民众甚至没有投过纳粹党的票,却被驱逐出自己的农场。因为,公共场所已经张贴了驱逐他们的招贴画,上面写着纳粹曾经用来驱逐犹太人的话语:“所有日耳曼人,不论年龄和性别,都到广场集合。”每人只许提一只箱子,然后被驱逐到某个已经成为废墟的德国城镇。当时,这就是“回到家乡德国”的悲伤之旅,而此时的德国已经缩小了很多。此后,联邦德国踏上了漫长的和解之旅,并最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让盟国感到异常恼怒的是,看到希特勒的末日,日本人并没有吸取教训、放弃挣扎。尽管在塞班岛的争夺中,日本让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美国的飞机现在已经能飞临日本本土的上空。在南面,麦克阿瑟也再次向菲律宾群岛挺近。在1944年下半年,美军已经推进到了可以起飞轰炸机轰炸日本城市的地域。在10月的莱特湾a海战中,日军和美军投入了众多的巨型舰只,日本也开始使用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新式武器—神风特攻队的自杀式攻击。罗斯福已经授权麦克阿瑟全力夺取菲律宾群岛,斩断日军的补给线,但是美国海军的指挥官切斯特·尼米兹有自己的见解。他派航空母舰攻打中国台湾,吸引了日军飞机前去作战,在3天的战斗里,美军击落了600架日机,导致日本空军对莱特湾的掩护减弱。在莱特湾海战中,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损失惨重。10月20日,美军在莱特岛登陆,大致清除了上面的日军,然后进逼菲律宾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吕宋岛。1945年1月,美军进一步向菲律宾城市马尼拉进发。美军在菲律宾投入的兵力超过了它在北非或意大利所投入的兵力,战况极为惨烈。吕宋岛的25万日本守军几乎全部阵亡,直到战争结束,其残部仍然不愿停止已经毫无意义的战斗。在菲律宾群岛的主要岛屿棉兰老岛,日军的抵抗一直持续到了8月15日。1945年上半年,英国和印度军队展开“吸血鬼”计划,在夜间突然实施两栖登陆,解放了缅甸。但实际上,日军只是撤离了那里。在缅甸战役中,日军阵亡约15万人。在不到2000人的日军俘虏当中,仍然具有作战能力的只有400人。如果日本士兵这样战斗下去,战争就无望以理性的方式结束。

此时,美军已经看得到日本本土的南部岛屿。2月,美军攻克硫黄岛,随后在5月到6月间攻下了冲绳群岛。在冲绳岛战役的一次战斗中,日军神风特攻队的飞行员实施自杀性攻击,使美国海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美军阵亡5000人,数十艘舰船沉没或受损。在冲绳岛的防御战当中,日军的准备极为充分,11.7万名日军死守阵地,最后几乎全部阵亡。这是一种集体的疯狂,结果只能让美国人结束战争的决心更加坚定。与此同时,日本的战时经济也濒临崩溃。美军潜艇击沉大量日本商船,对日本的工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1944年10月,日本的石油已经几乎耗尽,日本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奔赴冲绳海域时,它所装载的油料仅有400吨,只填满了油箱的1/10。美国海军的海上封锁本来可以继续进行,这样就可以在不需侵入日本本土的前提下摧毁这个国家。然而,美国陆军航空兵却一心想通过轰炸行动来使日本屈服。但是,美军的B—29轰炸机起初无法全面发挥威力。这种飞机极为复杂,而且装备了机枪无法穿透的装甲,但是,在历经了一年左右的事故和战术错误后(同时,关岛机场也已建成),它们的威力才得以在李梅将军的指挥下发挥出来。

当日军所俘虏的战俘得到释放时,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便更加清晰地显现了出来。这些战俘的死亡率高达1/3,而落入德国人之手的美军和英军俘虏的死亡率只有5%。在菲律宾获得解放之际,日军对他们所轻视的当地居民进行了大屠杀。在新加坡和印度尼亚西,当地的居民(尤其是华人)也遭受了日军的残酷对待。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得到了详细的记录。鉴于当时的情形,中国军民的死亡数字无法精确统计,据估计为1600万至2000万人,几乎与苏联等同。但是这一数字并不包含20世纪30年代的死亡数字,20世纪30年代,中国几乎总是处于战乱之中。美军占领冲绳群岛后,日本仍然没有显示出正视现实、放弃挣扎的迹象。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苏联、美国和英国在波茨坦开会,其间敦促日本早日投降。欧战结束后,盟军开始把视线转移到太平洋地区。在2月份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曾经承诺在欧战结束后对日宣战。作为回报,斯大林被允许控制易北河以东的欧洲地区。当然,美国人不希望苏联人的势力进入中国,更何况日本,但是他们不愿意独自与日本交战。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斯大林承诺于欧战结束后3个月对日宣战。果然,在整整3个月之后的8月9日,苏联军队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日军发起攻击。在100万苏军的进攻下,日军的抵抗迅速瓦解。在混乱中,感染瘟疫的老鼠四处逃窜,导致疫病流行。当月,日本还遭受了更为猛烈的攻击,这就是李梅将军所指挥的对日战略轰炸。为了减缓地震的冲击,日本的房屋既轻且小,常以木材和纸张为建筑材料。于是,基于对日本人的普遍仇恨,这些房屋就成了盟军的攻击目标。而且,一旦B—29轰炸机具有了可靠的机场和加油、修理基地(位于硫黄岛和冲绳群岛),日本城市就首当其冲地成了美军攻击的目标。而且,与德国不同的是,日本城市没有战斗机和高射炮来提供保护,所以B—29轰炸机极少被日军火力击落,大部分损失都源自机械故障、天气和人为原因。在盟军的海运封锁下,日本的工业生产每况愈下。仅在1945年3月9日和10日对东京的轰炸中,日本就有约10万人死于轰炸所引发的大火。此外,在“饥饿”行动中,美国从空中对日本的运河和河流施放了大量水雷,导致日本家庭无法获得食物。同样的一幕也曾在德国上演。

现在,日本帝国的末日来临了。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说来话长,原子弹与中欧地区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也是对轴心国势力的惩罚,因为纳粹反犹运动的几位受害者恰恰就是研制原子弹的关键人物。同时,原子弹也是英国的创新力和美国的工业实力所结出的丰硕果实。此时的日本仍然与苏联保持着联系,日本希望苏联能从中斡旋,提出体面的和平协议。然而,日本仍然认为自己处于强势的地位,对于这一点,就连日本派驻苏联的大使都怒不可遏。与此同时,东京的日军指挥官仍然平静地表示,日本要抵抗到底。7月中旬,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沙漠地带成功地试验了原子弹。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罗斯福总统已于4月突然逝世)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认真地考虑了施放原子弹是否完全符合道德标准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他还是下定了决心,授权美国陆军航空兵执行投放原子弹任务。此前,日本的广岛市尚未遭到美军轰炸,于是在8月6日,广岛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成为一片废墟,万人死亡。在这之后,日本人仍然在争吵是否投降,于是,第二颗原子弹投在了长崎市,造成3万人死亡。这时,日本的顽抗分子仍然实施政变,意图阻止日本向盟军投降,但是没有成功,随后全部自杀。8月15日,作为日本的象征性人物,日本天皇向盟军投降,条件是天皇的地位予以保留。美国人同意了,他们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对待战败后的日本。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上,日本代表签署了投降文书,麦克阿瑟流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帝国行将覆灭时 | 战胜德国法西斯75周年

书摘部分整理自《二战简史:黑暗时代》一书第九章,较原文有删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上一篇新闻

公认的建筑设计强国?盘点德国10大事务所及作品,你服不服

下一篇新闻

中国依靠科学战“疫”赢得海外舆论高度评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