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谱牒数字化

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谱牒数字化、融入3D场景

让海内外乡亲“一键”找到乡愁记忆

泉州网3月11日讯(记者 陈凌鹭 文/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福建代表团以全团名义提交建议,建议支持福建建设闽籍华侨华人“寻根”工程,其中包括建议把泉州市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升级为全国性平台。

作为全国第一个官方综合性寻根服务平台,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有何进展、成效如何?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

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谱牒数字化

工作人员正在将征集来的族谱扫描入库

充实谱牒数据

已扫描100多个姓氏族谱近9000册

攀龙李氏、梅岭张氏、岭头吕氏、桥头许氏、武城曾氏……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五楼的资料室里,分门别类摆放着从全市各地征集来的族谱。在资料室外的办公区,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对族谱进行扫描入库。

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项目管理小组综合组副组长、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吴凯东表示,目前平台已经征集、扫描了100多个姓氏的族谱近9000册。这些族谱有的是征集来的,有的是群众捐赠的,其中不仅有泉州本地的族谱,也有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族谱。

在办公区的凳子上放着一箱泛黄的古式线装族谱,上面写着“南安诗山坊前黄氏族谱”。“这套民国版的族谱是我们刚刚征集来的,是著名侨领黄正泉先生家族的族谱,一共有24册,保存得很好,非常珍贵,扫描后我们会归还给族亲。”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员梁春光说,“从族谱看,诗山坊前黄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天顺年间。”

而位于市区刺桐路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分别将扫描后的族谱信息录入电脑。“录入后,我们要对信息进行两次校对和一次抽校,确保族谱信息的准确,最终实现族谱数字化。”吴凯东说,“目前,项目已经完成40万页族谱的数字化,约占总量的25%。”

上线乡愁记忆

拟完成3200个涉侨标志性建筑3D展示

泉籍海外华人华侨十分关注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进展,据统计,每个月都有近5000人次访问官方网页,其中来自海外的点击量占了三分之二。

去年项目亮相第四届中国数字峰会当天,就有一位侨胞通过系统寻根,成功找到祖籍地。据统计,目前已有50多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通过谱牒数据资源找到了家乡的亲人。

除了族谱信息的数字化,平台还完成了侨情与港澳乡情普查工作,正组织数据录入,同时全面开展重点侨村和涉侨标志性建筑3D影像采集工作。“我们已经组织人员踩点了90个重点侨村,经摸排、筛选,采集了190多栋涉侨标志性建筑的3D影像。”

“今年我们计划完成400个重点侨村3200个涉侨标志性建筑的影像采集,让海内外乡亲通过线上平台可以‘一键’找到乡愁记忆,为下一步寻根谒祖、招商引资做好铺垫。”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项目管理小组组长、泉州市侨联副主席钟文玲说。

规划项目二期

升级功能架构适应全省、全国范围需求

此次福建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建议升级泉州市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全国性“寻根”平台,对于项目工作人员而言是肯定,也是鼓励。

钟文玲表示,下一步,将启动项目二期前期调研工作,完善平台架构和功能设置,将平台提升为全省、全国性架构,扩大数据库建设范围和规模,适应全省、全国范围需求;按“公益+商业”思路进行市场化拓展、云服务拓展等,规划建设寻根文化园;计划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建设寻根体验馆,直观展示侨胞海外播迁史和项目规划及建设成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寻根体验馆建设计划于今年启动,建成后,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一键寻根”功能,探寻家族历史,还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简易族谱,打印带回与亲人分享根脉故事。

上一篇新闻

五月天终于要去新加坡了 歌迷的票买了九个月都要黄了

下一篇新闻

比性更让人难以启齿的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