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这一年,常爸带娃在美留学,在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对于美国幼儿园以及学校如何引导孩子学习也是超级有兴趣。常爸看过几次小学学生的各种作品展,可以说是相当的震惊和服气了!

随便放几张,也带大家来感受下!

这是小学3年级学生自主命题的科学展,关于猫眼与人眼视觉对比的异同: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关于不同饮料对牙齿的影响,还有什么比自己调查并形成结果更印象深刻的吗?!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这位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不同剂量肥料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而想要制作上面这样的展板,很显然,小朋友需要:

a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b 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c 想办法用实际行动去验证自己的假设

d 得出结论

整个过程,需要孩子调用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实操能力,这对孩子的逻辑思维与执行力的要求都是超高的!

问题来了,孩子们的这种超强能力究竟来自何处?

在美国幼儿园的走访中,常爸找到了答案。

这是一个幼儿园的班级工作分布图,通过简单的图标能看出来,有扫地、浇花、收拾文具、物品桌椅归位、擦黑板、收积木等等。

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就写在冰棍棍上,小朋友想要选择什么工作就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冰棍棍放入小口袋中!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形式,大家对于每日需要做的班级工作以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非常清楚了!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上面那个是工作的,下面这个是学习的。

在学习100这个数字的时候,孩子们并不是简单地学习100是“100个1”、“10个10”,1在百位,十位和个位由0来占位……这样的抽象概念。

他们真的就是每个人拿100个东西去到学校,悬挂在一个平面上,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

当孩子们看到这些数量都是100但完全不同的东西时,一定会对其中的共性与个性印象深刻。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这是孩子们在学习世界城市主题的时候的一个Time line,顺着时间线展示城市风貌。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这个是美国幼儿园经常会有的小作业“自我介绍”,让孩子们用各种形式、各种角度介绍自己。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例子,但是从中能够看到老师的巧妙用心:

❶ 这些图形、图像与实物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理解方式;

❷ 通过公开展示的形式给孩子建立了一个整体架构,让孩子在了解整体的同时也能参与细节执行,建立全局观

❸ 促使孩子,自发地从多角度了解同一事物。

总之,就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整体与局部、细节与执行的思考与行为模式。

当孩子们习得这种理性且更有条理的思考方式时,再完成上面那些让人惊艳的展板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不由得让常爸想到了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同时也备受哈佛、剑桥等知名高校教授欢迎,还被新加坡、英国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的“思维导图(Mind Map)”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我自己也经常在学习、工作和文章中用思维导图来做说明和分析,一目了然,甚是清晰。下面是我两年前在一个TED演讲时用的思维导图: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以上图片出自文章《去美国留学,到底学什么》


思维导图,学霸必备学习工具

说到“思维导图”现在大家都懂,若严格抠定义的话,它是借助可视化的呈现,把关键词、想法联系起来,帮助整理思维的工具。

而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和发明它的,是被称为“大脑先生”的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 )。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他依据的是全脑开发的理论,用“图像”激发右脑参与学习,用“线条”、“关键词”激活更爱“逻辑”的左脑。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图片来自Tony Buzan的采访视频)


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能让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内化到思维过程中去,比起传统的线性思维更有助于巩固记忆。

很多年前,博赞在BBC节目中做了一个记忆实验。

他们让两队学生列出自己知道的动物名称,越多越好。

一组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列出来,另一组用传统记笔记的方式列出来。

结果,用传统方式的学生列出的数量不超过25个,用思维导图的学生列出的数量基本都超过了30个。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除了在记忆力、创新力上的出色表现,思维导图大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简单、好用。

思维导图只有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中心-四周”分布式。不管是记忆某个知识点还是购物计划,只需要划定一个主题,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画出思维导图了。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说到这里,常爸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经常被很多人混为一体的Mind map 和Thinking map。从中文上看,两个词的翻译都是“思维导图”,但他们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第一,创始人不一样。Thinking Map是由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开发出来的。

第二,理论基础不一样。Thinking Map是基于人的思维过程而设计的。

第三,表现形式不一样。Thinking Map有8种视觉模式,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思维过程。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不难看出,与Mind Map 相比,Thinking Map在形式和应用上都更复杂。想要讲清楚各种应用场景,对父母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提前剧透一下,常爸正在开发包含Mind Map和Thinking Map的思维导图课,已经做了小半年了,还在最后打磨中,有可能9月份会推出,敬请关注)。

今天,常爸先讲一点家长更容易上手的Mind Map

那么,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用思维导图呢?国外有个妈妈分享了自己的妙招,常爸觉得很赞,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个步骤,让娃“偷偷”掌握秘密武器


第一步

潜移默化,确定中心主题

为了不让孩子感觉无聊,她不会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现在,我们要学习思维导图了。”她会在读故事、谈话中,发现孩子的好奇点,引导孩子。

有一天,孩子们看到一个农场的视频非常兴奋。她就顺水推舟地问:“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农场好不好啊?”

好奇心爆棚的孩子们,忙不迭地点头。

这下中心形象就确定了,她立即拿出纸和笔,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农场。纸最好能大一点,孩子们也可以有更多创作空间。

对于仅有3岁还没办法熟练作画的女儿,她就让女儿剪下图片,粘在纸中间。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以上图片出自我们的原创“情景英文课”


第二步

从零散的信息中,抓住主线

孩子们建好农场后,妈妈会问:“你们在农场可以看到什么东西啊?”

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妈妈每听到一个答案都会总结一下“这个是动物啊”,“它是一种植物”。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以上图片出自我们的原创“情景英文课”


同时,她会鼓励孩子用通用词(类别词)回答问题,因为这些会成为思维导图的主要分支

接下来,妈妈就会让孩子们把这些关键图像画下来或找图片贴上去。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上面是个正在梳理主线的思维导图(未完成版)的示意。


第三步

沿着主线,深入发散

当妈妈帮孩子归了几个大类后——动物、植物、日常维护工具、机械设备等等,就鼓励孩子沿着主线,继续深入发散。

比如,在动物这一块,妈妈继续问:“我们还可能会在农场看到什么其他动物啊?”孩子们可能会回答鸡、鸭、鹅、狗等,妈妈可以不断地往上面的思维导图的“动物分支”上加新的内容,直到穷尽所有想象,然后接下去沿着其他分支(植物、日常维护工具、机械设备等)继续深入发散。

如果不是沿着主线去深入,而只是任由孩子想到什么说什么,那就是无规则的发散,最后能说出来的东西,往往比沿主线去深入发散要少很多。

在穷尽所有主线内容后,还可以问孩子“除了这几个分类里的东西,你还能想出什么其他东西?”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在这几个分类里的东西,那就可以再加条主线,然后沿着那条主线继续深入分散……

等思维导图画出来时,孩子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一个农场有这么多东西!


第四步

重新讲述,建立全局观

最后,妈妈会让每个孩子讲讲自己心目中的农场。

虽然孩子们通常会重点讲述自己负责的部分,但也会涉及别人负责的内容,这样一个非常全面和结构化的农场形象就在孩子们的脑子里扎根了。

就这样,孩子们在画画中就偷偷地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秘密,还牢牢地记住了关于农场的知识点。

“对孩子来说,这是捕捉信息最明智、最有趣的方式。”显然,妈妈相当肯定思维导图的作用。

因为,画画真的是最符合孩子思维方式的一种学习方式了。


虽说这个操作过程相当简单,但常爸还得唠叨几句:

❶ 遵循先发散,再集中,再发散的过程。

先发散,是让孩子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这是一个Brain Storm的过程,不必强调逻辑;再集中,就是要把前面发散的想法,捋出几条主线——也就是思维导图中心点(Central Idea)引出来的几个主要分支;再发散,就是沿着这几条分支继续发散思考,但这时已经不是无规则的发散了。

❷ 思维导图的建立,家长在引导时,尽量遵循MECE原则,所谓MECE原则,就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每个分支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有一个分支是“电子设备”,而另一个分支是“家用电器”,这就不符合MECE原则,因为家用电器应该是电子设备概念的一部分,这两个分支不是相互独立的。

完全穷尽,是尽量不要遗漏重要的分支(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做到完全穷尽,所以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但如果在农场的思维导图里,连“动物”都没有的话,可能就是一个重大遗漏了)。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很多,需要家长们开动脑筋去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

比如,去趟动物园,我们可以让孩子比较几种他们最喜欢的动物的不同: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注意,分类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逻辑自洽,言之成理就可以。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把他喜欢的动物分成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有的则分成食肉或食草动物,只要分类合理,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分成“食肉动物”和“哺乳动物”,那就需要家长去引导修正:因为这两个分支不是相互独立的,有很多食肉动物是哺乳动物。

虽然常爸是是在上大学才开始接触思维导图,到工作中才把思维导图应用的得心应手,但这个工具一旦掌握就真的受用终身。

已经有研究表明,掌握思维导图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在学业上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总是会习惯性地把知识或信息和思考的结果与视觉联系起来,能更有效地记忆,提出创意,节省时间。


美国幼儿园/小学都在用的思维导图,怎样在家教给学龄前的孩子?


你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会用到思维导图吗?你打算让娃现在就学起来吗?我在留言区等着你的分享!

上一篇新闻

艺术盒子丨亚洲觉醒30年:艺术变革和社会运动

下一篇新闻

科科斯群岛:距澳大利亚2200公里的海外领地,差点成了新加坡的地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