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T台走出“时尚绣娘”
新华社昆明3月8日电(记者许万虎、张东强)李丽凤年轻时凭借一身绚丽的彝族刺绣衣衫赢得村里一众男子爱慕,可当她与追求者结婚后不久,自己引以为傲的美服却遭到了丈夫的“嫌弃”。
结婚快二十年了,人到中年的李丽凤压抑已久的爱美天性重新释放,不仅穿得花枝招展,而且“理直气壮”,将传统彝绣变成了生意。“彝族女性绣花功夫里的‘变现能力’让丈夫瞠目。”她说。
40岁的李丽凤出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直苴村。在这里,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赛装节”,可以说是中国乡村T台秀的鼻祖。
李丽凤父亲早逝,母亲久病,她很早就辍学去县城餐馆打工。尽管平日衣着朴素,但她晚上时常梦见自己重新穿上盛装走秀。
在外打工的几年间,她有空便拿出针线摸索绣样。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辞去工作,回家拾起针线做嫁衣。那一次,她将山川花鸟密集地秀在身上,“那种感觉像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2000年,李丽凤结婚。回归生活日常,生活还算稳定,但没有经济主动权的她,在家地位不高,“有时我拿出针线,丈夫会说我浪费时间,不如干点别的。”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李丽凤的家乡也迎来机遇。她说,村民们当时虽看不清彝绣产业的“钱景”,但姑娘们兴致却很高,在政府引导下,村村寨寨建起了彝绣作坊。
2006年,县里挂牌成立了彝绣协会,李丽凤从村里搬到县城,并当上了协会秘书长。从此,她走村入户寻找绣娘,带领刺绣带头人培训村民,为开拓彝绣市场储备力量。
投身心仪的事业,李丽凤信心满满,但也时常犹疑,“民族风的刺绣服装外地人喜欢吗?”前些年,她跟着州文产部门工作人员去外地参加文博会,没想到出自大山沟的彝绣服饰被一抢而空。
看到了民族文化带来的商机,李丽凤与朋友合伙成立公司,没有注册和运转资金,就向亲戚借,“几百几百的凑,总算把公司开起来了。”她说,“我相信钢筋水泥里生活久了的人,会喜欢原生态的东西。”
既是公司主力,又是首席技工,如今出自李丽凤之手的贴布绣、平绣、双扣绣样衣、绣片不计其数。有时在半夜,她都会被各地询问订单的电话吵醒。
不仅如此,古老的彝绣技艺还入选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文化扶持项目,收获了一批知名设计师资源。除了合作生产成衣,装饰画、手包、挂帘、杯垫等文创产品,她还将现代潮流服饰融入彝绣元素,“有些在衣服的衣领、袖口上加入彝绣,古老的手艺瞬间时尚起来”。
这几年,李丽凤的彝绣产品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国家,今年她还和新加坡设计师达成合作,一同开拓尼泊尔市场,计划在当地羊绒围巾上融入彝绣元素。去年,李丽凤的公司各类产品产值突破400万元,纯利润70多万元。
随着规模扩大、品牌树立,源于乡村T台的彝绣服饰还登上了时尚秀场。去年,她带着彝绣服饰辗转北京、上海参加时装周,以歌舞形式秀出彝绣之美,几乎场场爆满。
从“绣”到“秀”,在大都市里的时尚秀场,李丽凤家乡的彝族姑娘们将这项延续千年的传统演绎得更加美丽自信,原生态与服饰巧妙融合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彝族支系众多、服饰各异,单套服饰种类数量居全国少数民族前列。”李丽凤说,彝族是万物崇拜的民族,大自然是设计灵感的源泉,通过丰富的绣品呈现,带给人们的是回归自然的感觉。
如今,在楚雄州,绣娘人数超过六万多人,彝绣产业产值过亿。目前,当地政府正计划筹建彝绣创意产业园区,希望打造世界民族服装创新研发中心。
“希望未来有一天,彝族刺绣服饰能登上国际时装周的舞台,让更多人将大自然穿在身上。”她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