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商海 | 华侨银行掌舵人——陈振传的快意人生
2005年11月13日,陈振传先生逝世,享年98岁。“东南亚经济之王”、“银行界不倒翁”,回首这匆匆一生,陈振传与他奉献了半生岁月的华侨银行互相成就。他的故事,要从1908年开始讲起……
1908年,陈振传出生于新加坡,他的父亲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著名侨商——陈福祥。从英华学校毕业后,陈振传想去英国读法律专业,无奈家庭条件不允许。17岁的他便早早开始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尽管如此,陈振传的起点仍与别的孩子不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商银行做初级文员。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第一份工作便奠定了一生的奋斗方向。
由于踏实肯干,工作表现获上司赏识,陈振传在华商银行平步青云。1932年,在华商银行与和丰银行、华侨银行合并之前,他已经做到华商银行助理经理的职务。次年,华侨银行有限公司(OCBC)成立,陈振传以经理的身份正式加入。1942年,这位34岁的青年成为新加坡银行史上最年轻的董事经理。
除了在金融领域一展身手,陈振传在政坛也以另一个身份积极活动着。1939年起,他先后被委任为新加坡市政议会议员、新加坡市政府委员。1941年太平洋战争打响,二战的战火蔓延至新加坡,战乱和逃亡成为日常。陈振传身处要职,一边是银行事业,一边是百姓疾苦。危难关头,必须内外兼顾。
于是,在参与抗战防卫工作的同时,陈振传提前建立起华侨银行的储备金,并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前谨慎地将银行总部迁至印度孟买,使得银行资产受到了良好保护。因此很多人认为,华侨银行能够安稳渡过二战,陈振传功不可没。
华侨银行董事经理的位置,他一坐就是30年,并从1966年起兼任董事长一职。1983年,陈振传以主席的身份离开了这家奋斗了大半辈子的银行,光荣退位,被誉为“Mr. OCBC”。直到2005年辞世前,他都是华侨银行的终身荣誉主席。
时间再转回到二战后。战火将歇,百业待兴。陈振传积极参与新加坡战后复兴的工作,担任新加坡咨询委员会成员,协调英国殖民政府与新加坡政商组织共同重建家园。1951年,陈振传获英国殖民政府任命为殖民地立法议会的副议长,相当于新加坡的副总督,这是亚裔当时在新加坡担任的最高职位。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二战之后,新加坡华人社会进入转型期,华人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国家与身份认同开始转变。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作为当时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带领华侨华商发起争取公民权运动。陈振传时任总商会董事会成员,但他作为土生土长在新加坡的华侨而非移民,对此事持有保留态度。
总商会多数董事认为,新加坡华侨人口众多,对当地贡献大,纳税义务重,但义务与权利却不对等,必须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对此陈振传表示,英国殖民政府已做出让步,取消当地居民归化为英国国籍的语言限制条件,为许多不讲英文的华侨提供了便利。且英国国籍出入许多国家都很方便,利益较大,此时再提设立公民权显得不合时宜。尽管持不同意见,陈振传仍作为总商会内部的小组委员会成员,与其他董事共同研究争取公民权问题。
在商海打拼积累了财富,陈振传也将回馈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1976年,陈振传基金会(Tan Chin Tuan Foundation)正式设立,重点关注教育和医疗领域,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义安理工学院、华侨中学等都曾收到基金会的慷慨捐助。在陈振传的人生信条中,其中一条就是坚信生活必须快乐而有目标,并且要积极与他人分享这份快乐。这也成为了基金会的活动准则。
1992年,已经84岁高龄的陈振传正式退休。卸下所有职务的他将接力棒交给了外孙女——现任新加坡海峡商行(Straits Trading)执行主席的周玉琴女士,使得陈氏家族在商界的一席之地得以延续。
下期狮城商海,我们将为您讲述,周玉琴女士是如何身着旗袍、叱咤风云。
往期回顾:
狮城商海 | 城市如人,规划有情——“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
狮城商海 | 主宰新加坡经济命脉的“第一夫人”
狮城商海 | 橡胶大王创伟业,兴学报国育万家——李光前传奇纪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