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 星期一

文化 | 会馆建筑——新加坡城市更新的资源

ONLab在线 No.85

PART 01 感想

在国大教授的一门课是“亚洲都市与乡村更新”,学城市与建筑历史的人,总在呼吁保护与再利用历史性建筑。然而,搞规划的人声音往往更大:“什么都要保护,哪有空间发展?”尤其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新加坡,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 人类需要多少建筑面积?现存建筑得到充分利用了吗?我常常在想这些问题。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更新,其本质是要积极有效地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什么是资源?该如何辨识与定义资源?该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会馆建筑是否也是一种资源?

早期移民赤手空拳南来,会馆曾是乡亲寻求帮助与慰藉的所在,许多会馆在有远见的头家带领之下,集资购买或是兴建会所,留下丰厚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社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地为政府所接管,百姓与会馆的关系日渐疏离,会馆也面临未来发展的担忧。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会馆建筑的地理位置优越。除了将部分空间出租以收取租金维持会务。一般说来,只有会员才知道会馆设施的存在,即便是会员,去会馆的次数也是有限。虽然会馆偶尔会举办对外公开活动,一般民众鲜少有机会进入会馆。

若不是有人带领,即便经过会馆建筑多少回,都不会知道里面是别有洞天。会馆通常设有活动大厅、会议室、办公室等。令人惊叹的是,很多会馆收藏着大量名家字画匾额,大多是所属会员捐赠或是历届庆典收到的馈赠,例如,南安会馆的潘受书法、安溪会馆的林子平画作、惠安公会的石雕。。。

若是想要体验新加坡华族文化,除了去宗教场所,会馆也是宝藏所在。农历新年、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甚至各地、姓氏、行业的特殊仪式庆典,都能在会馆见到,传统仪式的热闹与主办者的热情,比起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周日参加林志强先生的牛车水义务导览,途经各处华人社团建筑,一班人马只能仰望门外名家题写的匾额。到了水车路的鹤山会馆,透过趟栊门,隐约可见会馆内部陈设,多亏李国梁先生带领入内,谈起鹤山会馆与醒狮团的历史,才知道厅堂高处玻璃柜里珍藏着舞狮头,都是额头绣著王字的狮王。 会馆建筑与历史文化,目前仅仅被视为各家社团的资源,在宣传普及新加坡历史的时候,会馆能否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展示与利用?不仅是教育年轻一代的国人,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想要体会新加坡在地文化,走进组屋区,走进小贩中心,也可以走进会馆吗?

当政府为推广新加坡华族文化兴建场馆设施时,能否协助会馆敞开门户秀出历史?让民众走进会馆感受筚路蓝缕的过去?让会馆成为所在街区的独特公共空间?我的自言自语,成了今年这门课的第一个作业,让学生走进会馆,记录他们眼中的会馆建筑,期待他们的观察结果,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种乐趣。

PART 02 2019年8月25日牛车水导览感触

“扛着墓碑讲历史:百年牛车水”是林志强先生义务组织的活动,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介绍新加坡历史,论及众多归葬于武吉布朗的华族先驱。这个导览不定期举办,第一次参加,受益良多,写下自己的一些感触。

林志强先生的导览装备,负重前行,在热带艳阳下讲解。

为了现场讲解,林先生准备了几本A3册子,收录大量历史图片。

大坡保留着众多会馆,可惜大多关门闭户

周日上午十点的武吉巴梳,人影寥寥

看着潘受题写的牌匾,一般人不会知道楼上的湘灵世界

偶遇精武会的晨间活动,多么亲切的广场行为

金兰庙旧址,如今成了金兰公园

大坡不大,遗憾的是我们了解的太少

车务差馆,经过多少次?

新加坡店屋

多少学建筑的跑来参观Duxton Hill,多少人知道这风水宝地的故事?

联排式住宅还是店屋?

鹤山会馆的趟栊门

在李国梁先生的带领下,得以进入鹤山会馆

玻璃柜里的新加坡狮王

牛车水民众俱乐部,要了解新加坡人的生活,去CC看看

新近开设的牛车水文物馆

介绍新加坡华族戏曲文化

介绍南音,去湘灵音乐社看看吧!

介绍潘受,去南安会馆看看吧!

牛车水挤满卖义乌小商品的店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却被忽略

每年中秋节的灯饰,不说嫦娥了,看看这些。。。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国宝级女星”晒照,穿男朋友衬衫,48岁仍俏皮可人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号称毒虾军力不弱,跟哪个国家关系最好?两枚勋章说明问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