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高质量发展丨百亿规模产值!AI创新中心二期今年12月将部分完工
3月17日下午两点半,烈日当空,气温逼近30度,与春日升温的炎热天气类似,成都市新程大道一侧的成都高新区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简称“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约1200名工人每天奋战在各自的工位上。在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的三个施工地块,10余栋建筑拔地而起,有的已经主体结构完工,有的还在“生长”。
AI创新中心占地面积约366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是支撑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重要产业功能板块的高品质科创空间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AI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目前在建的二期项目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米,预计今年12月部分完工。届时,该项目将融入到成都“建圈强链”行动中,重点引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产业领域的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预计形成百亿规模的产值。
项目效果图
二期项目建筑面积超50万平米
在建建筑平均每7天“长高”一层
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共分3个施工地块,3月17日下午,在项目办公区斜对面的一处施工工地上,现场工作人员张万贵正顶着烈日在作业区查看工程进展,并和工人沟通施工细节。就在他所在的这块工地上,根据规划,这里将有7栋办公大楼拔地而起。而其余两块工地上,8栋办公大楼也处于施工状态。
“你看,这栋大楼已经在去年底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对玻璃外墙进行外立面材料选样。”张万贵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考虑到建筑美感和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匹配度,已经选择几款颜色不同的玻璃进行对比,最终敲定最适合的产品进行大面安装施工。除了考虑到建筑美观度外,节能环保也成为施工方的一大考量。“整个二期项目的装配式建筑率达50%左右,能满足相关节能环保的要求。”张万贵说。
就在这栋主体结构封顶的建筑旁,其余三栋大楼正处于施工状态。现场的空地上堆满了成捆的钢筋和钢架,一旁的塔吊正在将建材调运至作业区。“在建的办公大楼每层楼建筑面积约1600平米,根据施工进度,平均每7天可浇筑一层。”张万贵说,预计今年7月,AI创新中心二期所有在建的办公大楼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而其中一栋2层建筑将于月底完成装修,作为AI二期项目营销展示中心区。
在施工现场,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了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规划蓝图展板。据介绍,二期项目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米。建成后,整个项目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园区,办公楼宇紧邻城市街区,每栋建筑楼下都有相应的商业配套项目。而在园区内,还会配备科技体验、健身中心、园区食堂、金融服务、文化展廊等空间。
“AI创新中心二期建筑载体除了满足科创企业办公需求外,还会考虑将生产、生活、生态元素进行融合,精准定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园区载体需求,打造一个定位更精准、功能更突出、分工更专业、配套更完善的现代产业社区,加速优质企业与人才聚集。”成都高投置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施工现场
参与城市 “建圈强链”
未来预计形成百亿规模产值
在功能定位上,这个总投资额近40亿元的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是一个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主题的高品质科创空间,而项目运营方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西部地区AI产业的策源地。
“AI创新中心二期是一期的延伸和扩大,建成后将与一期共同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充分做强新川创新科技园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功能片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引领作用。”AI创新中心项目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说。
这里的产业培育逻辑是,整个AI创新中心聚焦5G、AI、大数据、网络安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多元化、创新性、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地、聚集地和产业生态圈,涉及智能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生活等多领域的行业应用。
AI创新中心一期项目于2019年3月投运,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AI创新中心一期已聚集百度Apollo西部智能驾驶创新中心、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新华三成都研究院、快手直播电商全国总部等重点项目和新加坡创新中心、“芯火”双创基地、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等孵化器平台。
“目前一期入驻人员超10000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未来二期项目投运,预计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除了为科创企业提供办公载体外,相关负责人透露,将会在产业培育上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进行差异化的帮助举措,“比如,针对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给予梯度培育、金融支撑、人才赋能、专业服务等政策措施,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实际上,在成都市当前的城市“建圈强链”行动中,人工智能产业是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随着高品质科创空间建成投用,优质项目也会纷至沓来,对城市产业发展带来增量效应。
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投运后,如何参与城市“建圈强链”行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二期的项目招引中,会实施强链补链计划,聚焦头部企业,同时精准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共同形成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根据前期推测,二期项目将形成百亿规模的产值。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评论